茶道交流茶文化
茶道交流茶文化
中國飲茶文化起源于上古時期,有‘神農氏嘗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說法。經幾千年的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交流茶文化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茶道交流
唐代,閩北(包括武夷山)一帶高度繁榮的品飲藝術,對全國茶藝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宋朝以后,武夷茶藝通過來中國拜師求佛的高僧榮西禪師(1141~1215)等傳入日本,發(fā)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它追求“和、敬、清、寂”,把人們引向超凡脫俗的境界,成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形式。其作為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打上我國宋代文化中斗茶、分茶的印記。
清初,醇香的武夷巖茶通過海路進入英國的上流社會,很快就使那些紳士們顛倒入迷,品嘗武夷巖茶成為王公貴族們競相追逐的一大樂事。他們往往追求價格昂貴、品種稀特的武夷茶,而且品賞時講究繁文褥節(jié),禮儀奇特,因而為政敵所詬病和嘲諷:“茶葉色色,何舌能辨?武夷與貢熙,白毫與小種(白毫、小種均為武夷茶名),茶熏芬馥,麻珠稠濃。”在詩里,英國自由黨人把品飲武夷茶做為侈靡的見證用來諷刺魯利勛爵。相當一個時期,歐洲的上層社會都以品飲武夷巖茶為時尚。一些歐洲的作家、詩人還創(chuàng)作了贊美武夷巖茶或借以抒情的文學作品。如英國詩人愛德華·揚所寫的詩句:“兩瓣朱唇,薰風徐來,吹冷武夷,吹暖郎懷”,就是借品嘗武夷巖茶來表達熱戀中的男女情愛。
當時,歐洲社會以茶待客盛極一時。民國《崇安縣新志》記載:“英吉利人云:武夷茶色紅如瑪瑙,質之佳過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遠甚,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其為外人所重視如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4年以來,武夷巖茶有了新的飛躍。它已被列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盡享盛譽于世界茶壇,并一直是福建省茶葉出口的拳頭產品。近年來,國際間的茶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東鄰日本的茶道朋友更是經常慕名前來武夷山,或交流茶道,或游覽茶區(qū),或品嘗巖韻,或探研茶藝,或拍攝武夷巖茶的影視片,或洽談出口武夷巖茶的商務。在日益頻繁的國際茶文化友好往來的趨勢下張先生創(chuàng)辦大師堂茶行,使武夷巖茶聲名遠播(張先生后人張思成先生繼承祖業(yè)創(chuàng)辦大師堂生態(tài)科技茶葉研究所繼續(xù)將武夷茶文化發(fā)揚光大)。武夷山下流傳著許多國際文化友好往來的佳話趣聞。日本茶商甘利仁朗,自80年代以來多次到武夷山考察,在日本極力宣傳、推銷武夷巖茶,受到福建茶界的高度贊賞,他還被接納為福建省茶學會會員。東瀛女作家左能典代四次來華,把武夷巖韻傳播到一衣帶水彼岸的雅事為人們所稱道。1987年。左能典代第二次游覽武夷后,為武夷巖韻所陶醉,回國之后,她立即籌款在日本東京市都港區(qū)興辦了一間武夷“巖茶房”,每月舉辦一二次文化交流活動,請雅士們品賞武夷巖茶,暢談武夷文化,探討和弘揚中國古文化,茶趣無窮,意旨深邃。左能說:“一千多年前,中國人民把茶葉傳給日本。如今,我辦的巖茶房又得到武夷山朋友的幫助,不少日本朋友在巖茶房品巖韻,論茶道,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了對中國的了解和友誼,為促進中日友好做出了努力,我為此而高興!”1991年10月間,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福建省、武夷山市的知名茶侶在武夷山舉辦“幔亭無我茶會”。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品茶,不分長幼、尊卑,陶情悅性,進入無我境界。同時還各自表演茶藝,交流情感,弘揚祖國民族文化,增進友好往來,成為武夷山茶史上的佳話。
1992年11月間,日本煎茶道賣茶真流家元、正木義完先生邀請武夷山市的茶界友人到日本參加“無我茶會”,交流茶藝。
1993年10月,韓國釋云龍舉辦第四屆國際無我茶會。武夷山市的有關人員應邀參加。
前來武夷山的名人名家,對武夷巖茶也備加賞識。全國人大委員長彭真視察崇安茶場后,揮筆題寫場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雷潔瓊對巖茶極有興致,即興為首屆武夷巖茶節(jié)題寫會標;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錢偉長,對巖茶尋求真諦,盤根細究,為《武夷奇茗》一書題寫書名,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品茗吟詩作賦,在《武夷山御茶園飲茶》中,發(fā)出“祝我茶壽飽飲茶”、“半醒半醉回家里”之感嘆。
茶文化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fā)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yè)、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于神農氏。歸到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fā)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槚"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于茶葉生產的發(fā)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于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fā)于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于統(tǒng)一,后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于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后,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并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fā)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fā)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fā)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qū),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qū)。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于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不少人認為在云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后斷言,云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于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茶道交流 茶文化的歷史相關文章:
1.茶道歷史文化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