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魚
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魚嗎?如果不知道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世界上最小的魚
世界上最小的魚叫胖嬰魚,它只有8毫米,體重1毫克,需要100萬條胖嬰魚才能湊夠1公斤!
澳大利亞博物館7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研究雜志》報道說,澳科學家最近宣布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取名為胖嬰魚。
《研究雜志》說,成年胖嬰魚體長近8毫米,體重1毫克,需要100萬條胖嬰魚才能湊夠1公斤,是已知最小的脊椎動物。成年魚具幼蟲特征,成熟期為一個月,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在2-4周大的時候產卵。魚的壽命在兩個月左右。
這種魚的標本早在1979年就采集到了,但直到現(xiàn)在科學家們才正式把它認定為一個新的種類。澳大利亞博物館共采集到6個標本,都是從大堡礁北部的一個瀉湖附近找到的。有關研究人員已將這種魚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
此前認定的世界上最小的魚是鰕虎魚,產于菲律賓群島周圍的海洋中。
魚的分類
魚的分類 世界上魚的種類共約2萬余種。其中圓口綱約73種,軟骨魚綱約800種,硬骨魚綱約2萬種左右。 我國魚的種類3000種左右。其中海水魚類約2100余種。淡水魚類1010種左右 常見的淡水魚種類3000種左右。
世界上魚的種類共約2萬余種。其中圓口綱約73種,軟骨魚綱約800種,硬骨魚綱約2萬種左右。 我國魚的種類3000種左右。其中海水魚類約2100余種。淡水魚類1010種左右。[1] 對不同水體增養(yǎng)殖什么種類是直接關系到經濟效益的。為了養(yǎng)殖富于經濟價值的魚類,正確鑒定種類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該工作解放前做得很少,解放后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各主要海區(qū)及江河湖庫的魚類區(qū)系情況,并出版了各海區(qū)魚類志。一些省區(qū)的魚類志、《鯉科魚類志》、《中國軟骨魚類志》等專著也相繼出版。第一節(jié) 魚類分類的階元和范疇 魚類分類的階元與其他生物的分類方法相同,在脊索動物門下,分為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屬、亞屬、種及亞種。其基本單位是物種,由相近的種合成一級比一級大的階元。一、種(species)的定義 形態(tài)學:同一物種在形態(tài)構造上應有相同的特征。 生物學:生理上的相似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在自然狀態(tài)下,種是能夠相互配育的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它這樣的類群在生殖上相互隔離。 鑒定物種有兩個基本要求:(1)特征分明(間斷性),沒有中間類型;(2)特征穩(wěn)定(不變性)。 物種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元,因而也是分類的基本階元,通過種間間斷而隔離發(fā)展,間斷性是相對的,有種間的基本間斷,還有屬級、科級、目級等較大間斷。綜上所述,物種的定義是: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xù)又間斷的種群所組成;物種是進化單元,又是分類單元。亞種是種以下僅有的分類階元,又是種類繁殖單元,亞種有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地理分布,是種內個體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離后所形成的種群。亞種間可交配。一、 屬的概念Genus屬是一個聚合的分類學階元,包括一個或一群推測起來在系統(tǒng)發(fā)育上具有共同的形 態(tài)特征相區(qū)別??婆c科之間有確定的間斷、科的分布不少是泛世界性的。受模式屬限制,如模式屬名變動,則科名也要變動,根據國際命名法規(guī),科這一級是各階元中在命名法上受到實際的屬、種和模式標本所限制的最高一級階元。二、 目、綱、門的概念 order class phylum 目、綱、門已被證實為分類體系中最穩(wěn)定的階元,象屬、科那樣,它們之間也有間斷。不受模式屬、種的限制。 綜上所述,屬是一群相關的種,科是一群相關的屬,目是一群相關的科,每一個這樣的類群是由下一級較低的單元所組成。這些單元具有一系列生物學和結構上的性狀使有別于其他類群。 根據一般慣例,目、科等學名均用一定字尾來表示,一般采用貝爾格的意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