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基礎知識_航空科普常識
航空基礎知識_航空科普常識
航空是指載人或不載人的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中的航行活動,譬如飛行,這些活動亦包括與天空有關的組織,如飛機制造、發(fā)展和設計等。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航空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航空歷史介紹
人類的航空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連古人用的石頭和矛、到古希臘阿爾希塔斯所制造的機械鴿、遠至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中國的孔明燈和風箏都有關系。至于真正的飛,早在古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是一個能夠飛的人、中國的元黃頭、歐洲的降落傘和一名穆斯林阿巴斯·卡希姆·伊本·弗納斯的滑翔飛行,都是人類想飛的表現。到了15世紀,達·芬奇的仆人曾用模仿鳥的翅膀制成撲翼機做飛行試驗,但不但飛不起來,還摔斷了一條腿。
(英語:Aviation)狹義上則指的是載人或非載人的飛行器在大氣層中的航行活動,廣義上航空一詞也指進行航空活動所必須的科學,同時也泛指研究開發(fā)航空器所涉及的各種技術。人類自古以來便有像鳥兒一樣翱翔天空的愿望,但直到18世紀后期載人熱氣球在歐洲升空后才首度實現。20世紀初隨著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人類的航空事業(yè)得以迅速發(fā)展。1903年12月17日美國人萊特兄弟成功試飛人類第一架重于空氣、帶有動力、受控并可持續(xù)滯空的飛機,開啟了現代航空的新紀元。航空是21世紀最活躍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技術領域,該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標志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及科學技術的水平。
近代航空史的開端是在1783年11月21日,孟格菲兄弟所設計的熱氣球進行了第一次載人飛行實驗。但當時的熱氣球的實用性很低,因為它只能夠順風飛行,受到風向的限制,于是便需要一款能夠操控的飛艇。讓-皮埃爾·布蘭乍得在1784年將一個手動螺旋槳安裝到了氣球上,在1785年成功利用氣球橫渡英吉利海峽。后來更發(fā)展出不同類型的飛艇,如1852年的亨利·吉法爾制造了首架由動力驅動的飛艇,1896年大衛(wèi)·舒瓦茲所設計的飛艇以及1901年阿爾貝特.桑托斯.杜蒙特駕駛飛艇完成環(huán)繞埃菲爾鐵塔一周。
縱使當時有眾多飛行器能夠飛行,但普遍認為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所制造并成功飛行的飛行器是現代飛機的先驅者,不過他們的飛行器仍有許多問題留下來。飛機經過11年的改良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使飛機的用途改變了,主要負責偵察、轟炸甚至進行地面攻擊。
飛機變得更大更可靠,有些更用來商業(yè)載客。至于飛艇方面,大型的硬式飛艇成為了當時高載客量及載貨量的空中交通工具,它能夠載乘客及貨物進行長途飛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德國的齊柏林公司。齊柏林公司最成功的飛艇是齊柏林伯爵號。它總共飛行超過一百萬英里,包括1929年8月的環(huán)球飛行。不過,齊柏林公司的“黃金時代”在1937年6月6日終結,飛艇被航程只有數百英里的飛機所取代,這是基于興登堡號的墜毀,造成36人死亡??v使飛艇仍有顧客光顧,但屬于它的時代已經終結了。
1920至30年代是航空史上的一大進步,例如1927年查爾斯·林德伯格成功橫渡大西洋。而當時最成功的飛機便是道格拉斯公司的DC-3,它的高載客量令航空公司有利可圖,為航空史寫下新一頁。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不少城市都興建了機場。戰(zhàn)爭令航空科技進步,而世界上首枚火箭和噴射機也是在戰(zhàn)爭時期開發(fā)的。
戰(zhàn)后,航空界出現了巨大轉變,不少飛機用作商業(yè)或私人用途,大量退役戰(zhàn)機機師和軍機投入民航服務,這情況在北美洲最為明顯。飛機制造商如塞斯納等都擴大其生產規(guī)模,生產更多中小型飛機。在50年代,德·哈維蘭公司所制造的彗星飛機成為了首架民航噴射機,而波音707則成為首款被廣泛使用的民航噴射機,而螺旋槳飛機的角色能轉為服務一些低客量的航線。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為首個能夠飛上太空的人,而在1969年7月21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則成為首個登陸月球的人。而在60年代開始,人們發(fā)現用復合材料制造的飛機比傳統(tǒng)的更寧靜、更具燃油效益和更適合,但更富進步性的是飛機儀器及飛控技術的改良,出現了GPS、晶體管、通信衛(wèi)星、電腦和LED顯示器,這些科技使駕駛艙里的儀器得以減少,節(jié)省空間,對較小型的飛機有極大幫助,飛行員除了能夠準確地駕駛飛機,還能夠準確地觀察地形和飛機周圍的環(huán)境。在1969年首款大量投入服務的超音速和諧式客機首航,它的飛行速度高達2馬赫,比一般民航機快一倍,成為當時最快的空中交通具之一。
2004年6月21日,太空船1號成為首架能飛上太空的私人飛機,為航空業(yè)界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同時,飛機燃料亦可由其它新能源取代,如電、乙醇、甚至太陽能,這些新燃料將會被廣泛采用在小型飛機。
航空交通管制
航空交通管制是負責與飛行員溝通和維持飛機間距,確保飛機不會因為太接近而導致相撞。而航管員要得知飛機位置,是要由飛行員提供的,或是在較大型的機場里的雷達中看到飛機位置。航空交通管制的種類有:
中央管制員和控制臺,負責管制機場范圍內的飛機。
海洋管制員,負責管制飛機,大多是國際航班。
終端管制員,負責管制機場范圍外約50-80公里的飛機。
在儀器飛行中,航空交通管制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飛行員可能因天氣問題而看不到其它飛機或機場,縱使在較大型的機場里,飛機能夠目視飛行,但飛行員都是需要聽命于管制員,以維持空中秩序。而管制員會因為飛行員的工作量而提供不同情報去分隔飛機,例如天氣廣播、地形、飛行輔助等資料。然而,管制員是不可能控制所有航班,北美洲所流行的目視飛行是不需要時時刻刻留意管制員的命令,而在某些地區(qū)中,例如加拿大北部,因為沒有航空交通管制服務,因此該地方是不能夠進行低空飛行。
硅橡膠在航空宇航工業(yè)的應用廣泛
對此一般有機橡膠是無法適應的,而硅橡膠在此環(huán)境下卻能保持良好的性能,為此飛機上大部分的外露系統(tǒng),如座艙、炸彈艙、起落架艙及高空攝影艙等的密封件,都使用硅橡膠制品。硅橡膠密封圈還廣泛用在液壓系統(tǒng)及郵箱密封方面。由玻璃布增強的硅橡膠熱空氣導管,是機翼前緣及噴氣發(fā)動機進氣口防結冰裝置及啟動發(fā)動機使渦輪轉動的重要部件。
它取代了傳動的金屬管用于座艙及發(fā)動機加熱保溫,不僅避免了以往因震動而引起管道破裂問題,而且簡化了安裝及降低了飛行噪音。高溫硅橡膠熱空氣導管具有很高的抗疲勞溫度,它能再300℃以上長期工作,國外許多重要的機種均已采用這類熱空氣導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聚酯纖維織物與硅橡膠復合制成的空氣動力平衡密封墊,用作分級機翼后緣和副翼間的密封,它在-55℃仍很柔軟,并能承受較大的空氣動力負載,還兼有良好的抗沖擊強度,抗撕裂強度,抗磨耗性,耐油性及防毒菌性等,因而在運輸裝卸口及發(fā)動機艙門等方面多用其做密封墊。
硅橡膠廣泛用作活塞式發(fā)動機氣缸內散熱片的防震材料。為了提高冷卻效果,應使用長而薄的散熱片,但長而薄的散熱片在受震下,容易產生裂紋及斷裂,還將引起嚴重事故,對此需用硅橡膠減震。
使用高撕裂強度硅橡膠制成的飛行員氧氣面罩,具有柔軟、耐臭氧、不開裂、使用壽命長、不刺激皮膚等優(yōu)點,飛行員長期使用無不舒適感覺。
看過“航空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
1.航空模型基礎知識
3.空管基礎知識
4.航空知識競賽試題
5.航線基礎知識
6.航空物流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