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古人成語接龍及解析
前無古人,成語漢語,拼音是qián wú gǔ rén,用作褒義。用來形容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一般作謂語、定語。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前無古人的成語接龍,供大家參考。
一、前無古人成語解析
指以前的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也指空前的。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二、前無古人成語典故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陳子昂,24歲中進士。他有才學,又有抱負,上書論政,受到武則天的賞識,任命他為麟臺正字(秘書省典司圖籍的官員),不久轉(zhuǎn)為右拾遺(中書省諫官)。后來,他又曾一度從軍。武則天通天元年(696),建安王武攸宜率軍北伐契丹。35歲的陳子昂第二次從軍,擔任隨軍參謀,幫助出謀劃策。武攸宜沒有什么謀略,前鋒打了敗仗。陳子昂幾次向他獻計,甚至自告奮勇,請求率領一支萬人的軍隊為前鋒出擊。武攸宜不僅不允,反而把他降為軍曹。
由于抱負不能實現(xiàn),陳子昂悲憤填膺,惆悵不平。當時,軍隊駐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不禁想起了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歷史往事。
樂毅的祖先是魏國人,后來住在趙國。他從小愛好兵法,成人后在趙國當武將。因趙國發(fā)生內(nèi)亂,便到魏國去當官。公元前308年,魏王派他出使燕國。燕昭王見他很有才能,便請他留下。樂毅早就聽說昭王禮賢下士,便決定留在燕國。后來樂毅率軍擊破齊國,先后攻下70多城,立下赫赫戰(zhàn)功。有人嫉妒他,在昭王面前攻擊他有野心。昭王不聽讒言,殺了搬弄是非的奸臣,從而使樂毅更效忠于他。
陳子昂悼古傷今,不由得悲憤地唱出了《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后來,陳子昂被解職回鄉(xiāng),為一個縣令所誣,投入監(jiān)獄,憂憤而死。死時年僅41歲。
三、前無古人成語接龍
前無古人 --> 人命危淺 --> 淺嘗輒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尋常 --> 常年累月 --> 月暈而風 --> 風風雨雨 --> 雨打風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籌莫展 --> 展翅高飛 --> 飛蛾撲火 --> 火耕流種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豆蔻年華 --> 華冠麗服 -->服低做小 -->小廉大法 --> 法不阿貴 --> 貴在知心 --> 心驚膽戰(zhàn) --> 戰(zhàn)無不勝 --> 勝任愉快 --> 快意當前 --> 前仰后合 --> 合二為一 --> 一錘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 惜玉憐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淺 --> 淺嘗輒止 --> 止暴禁非 -->非池中物 -->物在人亡 --> 亡羊得牛 --> 牛角書生 --> 生搬硬套
前無古人成語接龍及解析相關文章:
★ 成語接龍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