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花的栽培技術
罌粟花的栽培技術
罌粟是一種美麗的植物,葉片碧綠,花朵五彩繽紛,莖株婷婷玉立。下面Sara小編給大家分享了罌粟花的栽培技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罌粟花的栽培技術
選地
喜歡光照充足和通風良好的地方;耐寒,不耐濕、熱,不宜在過肥的土壤上栽植,不宜重茬種植。不宜在低洼、潮濕,水肥大,光線差的地方育苗和栽植;否者生長不良,還易出病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沙壤土最好,行距20厘米,播后用地膜覆蓋,或于早春地表剛解凍時播種,出苗后逐步揭去地膜。
盆栽
1月間用內徑20厘米的花盆裝多半盆疏松的舊盆土,壓平,撒種20至30粒,覆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播后浸盆洇水。幼苗出土,分幾次間苗,去弱留強,最后留3至5株定植。當苗高30厘米時,逐漸填上種植土至沿口,以防植株莖細倒伏。保持光照充足,環(huán)境空氣清新,夜間不低于5℃,避免干旱水澇,3月份即可開花,直到“五一”節(jié)。
間苗
通常作為二年生栽培。當幼苗有5-6片葉子時,進行間苗,株行距一般為30×30厘米。虞美人不耐移植,因此最好園地直播。
施肥
花前追施2-3次稀薄液肥,但施肥不可過多,否則易發(fā)生病蟲害。地栽在越冬前施兩次薄肥,到開花前在施一次液肥。開花前最后施用一次追肥,以促使花大色艷、開放有力。
澆水
幼苗生長期,澆水不能過多,但需保持濕潤。地栽的一般情況下不必經常澆水,盆栽視天氣和盆土情況3~5天澆水一次,以田間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對虞美人的發(fā)育較好。越冬時少澆,開春生長時應多澆。
管理
移植后維持溫度20℃左右,7-10天即可出芽。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進行治,并注意田間衛(wèi)生。勿使圃地濕熱或通風不暢。忌連作。若及剪去開過花的枯梗,可以延長花期,并使花大而美麗。種子成熟一致,因此可以一次采收。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苗期枯萎病,用25%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通常子葉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托噴施,連續(xù)2-3 次。
常見蟲害有蚜蟲危害,成蟲若蟲密集于嫩梢,吮吸葉上汁液。常采用35% 卵蟲凈乳油1000-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50%滅蚜靈乳油1000-1500倍液,10%氯氫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倍液,2.5%魚藤精乳油1500倍噴殺。
罌粟花的藥用信息
【中文名稱】 罌粟,阿芙蓉
【漢語拼音】 Yingsu
【英文名稱】 Opium Poppy, Garden Poppy
【拉丁學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科屬歸類】 罌粟科 Papaveraceae, 罌粟屬 Papaver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莖直立,高60-150厘米。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葉片狹長橢圓形,長6-30厘米,寬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粗齒,或羽狀淺裂,兩面均被白粉?;斏?,具長梗,花莖長12-14厘米;萼片2,長橢圓形;花瓣4,有時為重瓣,圓形或廣卵形,長與寬均為5-7厘米,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雄蕊多數(shù),花藥長圓形,黃色;雌蕊1,子房長方卵圓形,無花柱,柱頭7-15枚,放射狀排列。蒴果卵狀球形或橢圓形,熟時黃褐色,孔裂。種子多數(shù),呈腎形,表面網(wǎng)紋明顯,棕褐色?;ㄆ?-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于生于山地林緣、草甸、草甸草原和溝谷地帶。 分布于歐洲中南部及亞洲溫帶地區(qū)。 藥材主產印度與土耳其等地。
【藥用部位】 以成熟果殼入藥。中藥名: 罌粟売。
【采收加工】 4-6月采摘果實,破開,除去種子,曬干。
【主要成份】 主要含含多種生物堿、嗎啡、可待因等成分。
【藥理作用】 麻醉止痛、催眠鎮(zhèn)痙、止瀉、止咳等功效。
【性味功能】 酸澀,平。有毒。斂肺、澀腸、止痛。
【主治用法】 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心腹筋骨諸痛,滑精,多尿,白帶。內服: 煎湯,0.8-2錢;或入丸、散。
1. 治久嗽不止: 粟殼去筋,蜜炙為末,每服五分,蜜湯下。(世醫(yī)得效方)
2. 治勞喘嗽不巳,自汗者: 御米殼不拘多少,炒,為末,每服二錢,入烏梅同煎,水一盞,溫服;食后有汗,加小麥三十粒,同煎溫服。(宣明論方)
3. 治水泄不止: 罌粟殼一枚(去蒂膜),烏梅肉、大棗肉各十枚。水一杯,煎七分,溫服。(經驗方)
猜你感興趣:
1.罌粟花的種植方法
4.罌粟花的花語
5.罌粟花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