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膾炙人口的典故: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dāng)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zhàn)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dāng)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么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么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膾炙人口的漢語詞典解釋:
美味人人喜愛。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為眾所稱。
●五代王定?!短妻?bull;載應(yīng)不捷聲價日振》:「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宋周輝《清波雜志》卷八:「賀方回、柳耆卿為文甚多,皆不傳于世,獨以樂章膾炙人口。」
●元劉塤《隱居通議•詩歌三》:「集中詩如此者尚多,今姑采其膾炙人口者錄之。」
●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五:「鄒容以無比的熱情歌頌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時膾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p>
●秦牧《花城》:「一年一度的廣州年宵花市,素來膾炙人口?!挂嘤米鞣凑Z,諷刺壞事傳于眾口,深受斥責(zé)。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問題之由來》:「日本駐北京公使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中國大總統(tǒng)提出二十一款之要求,頗令中國寒心。此項要求,現(xiàn)已膾炙人口?!?/p>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三》:「清朝有滅族,有凌遲,卻沒有剝皮之刑,這是漢人應(yīng)該慚愧的,但后來膾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獄。」
膾炙人口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到處頌揚 流膾人口 交口稱譽 愛不釋手 頌聲遍野 口碑載道 喜聞樂見
反義詞:鮮為人知 平淡無味
用膾炙人口造句:
1 在這美不勝收的地方,流傳著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
2 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總是深受人們的喜愛,連我們小學(xué)生也能哼上幾句。
3 音樂會上,既有雅俗共賞的流行音樂,又有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4 這位老作家寶刀不老,寫出來的打油詩依然膾炙人口,人人欣賞。
5 這部膾炙人口的古代長篇小說是作者手寫的,其筆跡筆走龍蛇,真是世間少有。
6 一年一度的阿里山櫻花季,素來膾炙人口。
7 他秒筆生花,寫出不少膾炙人口的抒情詩。
8 他的生花妙筆與政治分析相得益彰,使他的文章膾炙人口。
9 李白的詩歌膾炙人口,婦孺皆知。
10 李白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好詩、好詞。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