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cpu每秒多少次
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縮寫,即CPU,CPU是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幾十張紙那么厚,但它卻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最快的cpu每秒多少次的內容,歡迎閱讀!
最快的cpu每秒多少次?
可以用以下計算方法:
例如:微機Z_80CPU的時鐘頻率為f=2.5MHz,則其時鐘周期T=1/f=1/2.5MHz=400毫微秒(T是計算機操作的基本節(jié)拍),其最短的指令執(zhí)行時間為4T=4×400毫微秒=1.6微秒,則其運算速度為:
V=1/4T=1/1.6×10-6秒=0.625×106次/秒=62.5萬次/秒。
又如:Z_80A機,其時鐘頻率為f=4MHz,則時鐘周期T=1/f=1/4×106Hz=0.25微秒。
而其最短的指令執(zhí)行時間為4T=4×0.25微秒=1微秒。則其運算速度為:V=1/1微秒=100萬次/秒。
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平均運算速度),單字長定點指令平均執(zhí)行速度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縮寫,每秒處理的百萬級的機器語言指令數。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個指標。像是一個Intel80386 電腦可以每秒處理3百萬到5百萬機器語言指令,即我們可以說80386是3到5MIPS的CPU。MIPS只是衡量CPU性能的指標。是指每秒鐘所能執(zhí)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 秒”來描述。微機一般采用主頻來描述運算速度,主頻越高,運算速度就越快。
電腦CPU頻率,這個一般就是說CPU主頻,把它當成一臺汽車的發(fā)動機。
計算速度,相當于說這臺電腦的性能,把它當成一臺汽車的能跑多快的指標;汽車能跑多快,跟路面,輪胎,車架等都有點關系。
計算速度是一個多單元配合后的結果,跟緩存,數據寬度,指令結構等
計算機運行速度和架構及主頻都有關系,架構優(yōu)化越好,主頻越高性能就越好;主頻要受架構和工藝及材料的限制。這些相互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復雜的,比如奔4的主頻很輕易就超過了3GHz,沖擊4GHz失敗了,但是最高頻的奔4在不到2GHz的一代酷睿面前也是渣,實際運行速度差遠了。
所以說CPU主頻與速度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基本成正相關,即主頻越大,運算速度越快,因為主頻是時鐘每秒跳動的次數,就像心臟一樣,只有在高電平的時候,cpu才會工作,所以某種程度講,主頻越大,運算速度越快 。
相關閱讀推薦:
單內核的思想是大量政府部門都工作在特權級別,這樣的好處是政府內部效率比較高,像我們用的windows系列,從win95到vista都是如此,當然,windows也說了,他們已經把大量操作系統(tǒng)服務歸入了用戶級別,或者讓用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加載:我們可以通過控制面板來配置很多服務,比如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還有微軟自帶的防火墻等。Unix/linux也是單內核系統(tǒng),不過由于一發(fā)明就是根紅苗正的32位科研性操作系統(tǒng),(不像windows從可憐兮兮的DOS一朝暴富)所以人家連普通用戶最常使用的圖形界面也都不從屬于系統(tǒng)內核,而是使用了Xwindows一類的程序,而且也不見得就比windows的效率差,因為SGI等圖形工作站使用的就是unix。
微內核的思想是只在特權級別保留最基本的操作系統(tǒng)功能模塊,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大量服務都跑在用戶模式,原則是越精簡越好,所以稱之為“micro kernal”,現在多用于嵌入式設備。操作系統(tǒng)只提供存儲空間管理和進程調度、進程間通訊這類和CPU硬件關聯的系統(tǒng)調用。微內核的想法很好,但因為效率問題而被詬病,一直也沒有大規(guī)模的應用。
簡單說,微內核是對占用過多資源的臃腫機構不滿,是讓利于民,政府小型化思想的產物;而單核系統(tǒng)更強調政府執(zhí)行效率,但也占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
看了最快的cpu每秒多少次文章內容的人還看:
2.cpu的運算
5.cpu有多重要
9.綜合整理的CPU相關理論知識大全
10.什么是cpu核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