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的守望者》讀后感
《麥田的守望者》讀后感
這個時代誘惑太多,心靈的麥田太少。如何守望心靈的麥田,值得我們思考。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準備的《麥田的守望者》讀后感,僅供參考!
《麥田的守望者》讀后感篇一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很好奇它講的是什么,而那守望者又是誰。偶爾在朋友家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便把它借過來了。
本書的主人公霍爾頓四門功課不及格而被學(xué)校開出的15歲少年,他倒扣鴨舌帽,穿大號風(fēng)衣,抽煙、醺酒,滿嘴“他媽的、混賬”。因被開除而又不敢回家而開始了他為時幾日的流浪生活。他厭惡這個世界,他認為大人叫他讀書就是為了以后能買輛“混賬凱迪拉克”,他討厭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這家卻揮霍無度,說自己不是把錢花了就是扔了,是個十足的敗家子。討厭別人談?wù)摼坪团?,自己卻醺酒、戀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幾天里糊里糊涂地找來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無法統(tǒng)一使他痛苦萬分。他所唯一敬愛的老師也竟然是個同性戀。就在這重重矛盾中,他無法自拔,最終躺在了精神病院中。表面上霍爾頓是個玩世不恭的壞孩子,但實際上他卻有顆純凈善良的心。他愛自己的妹妹,就在見她的那晚,霍爾頓說:“只想當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并想象著在一大片麥田里,幾千幾萬個小孩子在游戲,周圍除了他沒有一個大人。他就站在麥田邊上的懸崖旁守望者,看哪個孩子朝懸崖奔過來就捉住他,不讓他掉下懸崖。這是他的一個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靈的見證,他希望生活在充滿物質(zhì)主義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懸崖。相對于他那兩個糊涂的室友,霍爾頓更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所處世界是什么樣子的。而他厭惡這一切,因為厭惡,處于青春期的他就越發(fā)的那樣做,似乎是一種反抗。
很多時候,我們將自己的不滿于叛逆小心地匿藏于心中,為了迎合社會,我們學(xué)會了偽裝,欺騙。為了追名逐利,我們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實的想法漸漸被封存于心底,或許是一種自我保護,畢竟將自己完全袒露于這個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英勇的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卑賤地活著。”一位老師如是教導(dǎo)主人公。這就是理智與成熟嗎,我不敢茍同,可能是我還未涉世,但至少現(xiàn)在,我仍希望自己有一顆火熱的心去面對世界,誰的愿望會是去當一個麥田守望者呢?或許因為霍爾頓身為富家子弟才使他表達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愿望。然而現(xiàn)實總是現(xiàn)實,霍爾頓最終回到了現(xiàn)實世界中,表面上是因為妹妹的挽留,但事實上霍爾頓無法離開自己所處之地,或許他明白,流浪的結(jié)束也預(yù)示著青春期的他蛻變的結(jié)束。“人只是在不斷地逃和回家中艱難的長大,真實的生活就在這過程中出現(xiàn)了意義。”正在成長中的我們是否也體會到了呢?
《麥田的守望者》讀后感篇二
大學(xué)之前我一直自詡好孩子,非常非常不喜歡霍爾頓,或者說,不喜歡他滿嘴臟話的樣子。相信一些女生也是討厭這樣壞壞的男孩子的,在校園里遇見了,會躲著走。可是現(xiàn)在不同了,現(xiàn)在我一想起他的樣子,就會會心一笑,雖然我并沒有見過他。但書里說了,霍爾頓頂著一頭亂亂的褐色*的頭發(fā),水兵發(fā)型,短短的像剛被修剪過的草坪,讓人特別想伸出手去摸一摸。他有一點邪邪的樣子,經(jīng)常翹起嘴角,壞笑。很迷人。
也是在霍爾頓那個年齡,還在念中學(xué),我在書店里找到了《麥田里的守望者》。買回來就一直放在床頭,睡覺之前翻上一翻。一遍,兩遍,三遍,書一天天被翻舊,卻也一天天有味道。有的時候,信手一翻就可以翻到有意思的句子,然后就想這句話要怎么說才更有味道。
霍爾頓的學(xué)校叫潘西,一個昂貴的私利學(xué)校,大家都說它很好很強大。然而他自己可不這么看,我也不這么看。蕭伯納說:學(xué)校是一個斯喪性*靈的地方,對愈有天分的人,斯喪得越厲害。在霍爾頓的眼里,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個-陰-森可怕的地方。
滿校園假模假式的裝逼犯,他那有著魁梧肩膀的室友,他那愛擠粉刺的朋友,還有勢利的專門巴結(jié)有錢人的校長,這一切都讓他反感。于是,他反戴著自己的鴨舌帽,手提箱里塞進去他那四門功課不及格的成績單,和被開除的通知,不要命地逃出了潘西,連一句像樣的再見也沒有。
其實這樣多好,他早厭煩了這個空氣里滿是虛偽味道的地方??傻降滓ツ膬耗?他拖著皮箱,在路旁發(fā)呆。
霍爾頓的生活,看上去很美。他富裕的家庭,他拉拉隊員一樣的女朋友薩莉,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他喜歡的是她的身材和容貌。而他平常和她說的話,她從來聽不懂。他真正喜歡的女孩子,是琴。那個和他下象棋的姑娘,那個一講話嘴唇就會向五十個方向動的姑娘。被開除了之后,他想到給琴打電話,但聽到接線的是琴她媽媽的聲音,他就掛了。
他真的想離開這個城市,他真的好難過。他在深夜坐在電話亭的暖氣旁發(fā)抖,哭得脖子一抽一抽的。于是你知道,這個時候,他不再像看上去的那么討厭,他只是一個想找人說話的17歲的孩子。當沒有人在身邊的時候,他和我們一樣寂寞。
戰(zhàn)后的美國,迎來了何等悲觀和無聊的五十年代。大批大批的青年人酗酒、抽煙、吸毒甚至群居。他們被稱為The 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破破爛爛的T恤衫和牛仔褲,開著父母給的昂貴的跑車,抽一支接一支的大麻香煙,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親吻,挑戰(zhàn)社會傳統(tǒng)和道德底線。就連克林頓都承認,年輕的時候也“嘗過幾口”大麻香煙。
那個年代,到處有半大孩子照著書上的霍爾頓打扮自己,學(xué)著他的樣子講話走路,滿臉不屑的笑容,抻著自己尖銳的下巴,張口就是四字經(jīng)。還有兩用風(fēng)衣,紅色*鴨舌帽,一個也不能少。冬天來了,用霍爾頓的話說“天氣冷的像巫婆的奶頭”,但是美國的年輕人們戴著耳罩,卻不戴手套,因為書上寫,霍爾頓的手套被人偷走了。于是,美國年輕人的那個冬天沒有了手套。
霍爾頓和很多“垮掉的一代”一樣,干盡一切離經(jīng)叛道之事,親手將自己的青春涂抹的血跡斑斑,在自虐中尋找自尊。他固執(zhí)地以為大人們都不關(guān)心他,他想讓大人為自己的壞成績和夜不歸宿心疼。當大人們擔心的呼喊他名字的聲音劃過夜空的時候,他心里泛過隱秘的歡樂:他們擔心我,他們在找我。
人有多少青春可以揮霍?不知道現(xiàn)在美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年輕的時候是不是也喜歡披頭士的那首《When I'm Sixty-four》:When i get older losing my hair,many years from now……現(xiàn)在,當這些嬉皮士真的六十四歲的時候,他們還會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么?還會在深夜流連在百花深處么?還會記得他們曾經(jīng)深愛的霍爾頓么?
這些霍爾頓一樣的孩子們,是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巨大差距讓他們逃避么?其實,旁人一眼就可以看穿,那些自以為是的張揚。那沸騰的荷爾蒙,那隱藏的黑暗和乖戾,那些割破的手指,那些吵得要死的音樂。他們真的是看上去那么快樂么?多少年以后,這些已為人父母的嬉皮士會怎樣追憶那似水年華?
我想,他們應(yīng)該不會羞愧,也不會后悔。青春的日子,總是要破壞一些東西,才會收獲另一些東西。也許一個父親年輕的時候比自己的兒子抽過更多的香煙,喝過更多的伏特加,甚至搖頭磕粉一路張揚,但他現(xiàn)在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親愛的兒子不可以碰毒|品。也許一個母親年輕的時候比自己的女兒穿過更短的超短裙,約會過更多的男朋友,但她現(xiàn)在鄭重其事地告訴去參加派對的女兒要小心被男孩子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