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800字以上
《穆斯林的葬禮》曾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大地上家喻戶曉,冰心老人在1990年為這本書的外文版作序稱之為“一本奇書”。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800字以上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穆斯林葬禮讀后感
曾幾何時,懵懂的我以為只有聲情并茂的電視劇才能夠讓我哭泣,只是用文字鋪陳的情節(jié)并不是催淚彈,讀完《穆斯林的葬禮》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觀點是那樣的浮淺。每一個跳動的旋律,每一個曲折的情節(jié),每一個引起共鳴的描寫,都深深地讓我的心溶化了。
霍達(dá)用她那細(xì)膩的手法,豐富的情感世界勾畫出了兩代人對于親情、友情、愛情的詮釋。天星對新月的手足之情是那么地令人羨慕,他想時時刻刻地保護(hù)著新月,不想讓她再受苦了……韓子奇的愛女情結(jié)更是別提,新月就好像是他的精神寄托,為了她,不惜拿出了他一生的至愛——玉,去交換女兒的未來。淑彥和新月的友情也是那么的讓人感動,雖然她們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她們的友誼之果卻沒有變質(zhì),這正是我最最欣慰的,也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也許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老的話題吧!新月和雁潮的愛是那么的悲壯,那么的震撼人心,也許新月是苦命的,十九歲就結(jié)束了她的美妙人生。但她卻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得到了真愛,雁潮的愛,像火,給了她生的動力;像風(fēng),給了她無限的憧憬;像海,給了她依靠和寄托。她們兩個人“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真是太美好了?,F(xiàn)在想來,也不能完全地責(zé)怪韓太太,雖然她很可惡,盡力地想要拆散他們,正如她拆散天星和小容子一樣,可是也就是由于她這樣,我才更加地能夠感受到新月和雁潮的愛的真切,愛的偉大??墒?,“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雁歸有時,潮來有訊,唯有明月不再升起”太令人傷感了,太令人心碎了,唉,新月,雁潮。
另一個詮釋著愛的意義的就是韓子奇和梁冰玉的愛情。他們的愛沖破了世俗的枷鎖,打破了世俗的眼光,讓我更加地領(lǐng)悟到愛的力量的偉大。但是稍有瑕疵的就是韓子奇最后的退縮,也許這樣的形容他不夠準(zhǔn)確,因為他肩上的負(fù)擔(dān)太重了,超過了他的負(fù)荷吧!唉,渺小的人呀!
我的字真是太齷齪了,我表達(dá)不出內(nèi)心的感受,我表達(dá)不出內(nèi)心的沖動,我表達(dá)不出內(nèi)心的激動。唉,我的《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再細(xì)細(xì)地品讀你吧!歌頌?zāi)惆?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
讀完這本《穆斯林的葬禮》,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在這一本書里,你能看到人性的弱點,你能看到人生的無奈,你更能看到生命的價值。
《穆斯林的葬禮》卻曾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大地上家喻戶曉,冰心老人在1990年為這本書的外文版作序稱之為“一本奇書”。
作者文筆的傾訴,讓我這個一向?qū)σ了固m教淡漠的人,對宗教有了一種信仰----我學(xué)會了許多回民在生活中的傳統(tǒng)禮節(jié)和常用的阿拉伯語,因為文中的回族人對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
讀完后,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xiàn)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為,霍達(dá)以她深刻的內(nèi)涵塑造出的任務(wù)形象都是讓人蕩氣回腸的。我為成熟漂亮,處處透漏出現(xiàn)代女孩兒特點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富有職責(zé)感的楚燕潮的感情杯具而深深的惋惜,為梁君子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為而遺憾。但一方面,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quán)利為所欲為。梁冰玉呢?我覺得他因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為那個以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為一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xiāng)。
《穆斯林的葬禮》展現(xiàn)起義而又古老的民族風(fēng)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大家共同鑒賞的一本好書。
在這本書里,你會找到兩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雖然他們最終歸結(jié)到了一齊,命運卻是如此的相似。我真的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白紙黑字里的主人公,正義,你為何而生,為何而滅?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公平不在正義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禮》里的正義就在主人公的身邊,可它是那樣地微弱,以至于產(chǎn)生了誰也不想看見的結(jié)局。復(fù)仇使人性失去理智,在遙遠(yuǎn)的未來,宿命同樣落在下一代的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理解這樣的家庭。
穆斯林,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詞。而在這個詞的背后,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更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起那奇怪的儀式。于是,人們對它的葬禮似乎更會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于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把我引入了他的圈套,我在這穆斯林葬禮的描述中一步步領(lǐng)略了人生的哀歌。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別在一段動人的感情故事里;新月的母親也在結(jié)束流浪之后,才找尋到一點往昔的生活痕跡。而對于任何人來說,流浪本來就意味著哀愁。流浪,在書里最終以葬禮為終點?;蛟S誰也不明白,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唱,為誰而息?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胡同。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韓子奇就注定要為此而演繹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恨與國寶聯(lián)系在一齊,即使在那些寶玉漂流國外,遭受二戰(zhàn)洗禮的時候,家,仍在積聚起更多的恨來。我是十分同情新月的,但我也同情韓子奇。有些東西是無法預(yù)料的,新月的誕生就像我們的某些時代一樣,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然而,新月卻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是一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有些微不足道,而哀歌卻由此而來。我在韓子奇說要投向仇人的時候就聞見了哀歌的味道;而在新月臨死的時候,我已經(jīng)為這生命的哀歌而流淚了。從頭到尾,我捧著書,我一向有一種想哭的沖動,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這樣被一本書感動了。
我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讓新月的母親做一個逃避者,因為在我看來她既然有勇氣打破世俗的常規(guī),又為何會沒有勇氣應(yīng)對女兒與現(xiàn)實?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我發(fā)現(xiàn)我讀完之后絕對做不到豁然放開。這樣的一本書,以一段很冷清的描述讓新月的母親再次出場,這但是是讓我們的心中更添幾分哀愁的陰云而已。我一向記著那段描述,有時我在許多地方找到類似的語段,就如余華的《祖先》:“如今一切早已不復(fù)存在,就像一位禿頂老人的荒涼,昔日散發(fā)著蓬勃綠色的山村和鳥鳴一齊銷聲匿跡了,粗糙的泥土,在陽光下閃耀著粗糙的光芒,天空倒是寬闊起來,一望無際的遠(yuǎn)處讓我的父輩們看得心里發(fā)虛。”是啊,許多事情已經(jīng)過去,再找回來的但是是早已失去的那部分生命所鳴出的絕唱罷了。《穆斯林的葬禮》給我留下的,是想哭的沖動和無限的感動。讀罷之余,我在日記里寫下了一段話:如果有人不明白人生的好處,就能夠看一看《穆斯林的葬禮》,它唯一能夠教會我們的,就是那一份純真的感動。
哀歌為誰而唱?哀歌為你我而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