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活著的讀后感1500字
《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你們閱讀過了《活著》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著》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活著》讀后感1500字范文
《活著》是一部講述從解放戰(zhàn)爭后期到七十年代末期是一位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生活,書中的故事告訴我們?nèi)绾稳コ惺芫薮蟮耐纯?其中也折射出眼淚的內(nèi)涵和親情友情的可貴。作為讀者,我卻灑下了數(shù)不清的淚水,有感動,有憤恨,有同情,更多的是觸動我心靈的人生真諦。從此我知道了, 活著 如此一個簡單的字眼,卻承載著太多太多,更多的是滿滿的幸福感。
主人公福貴年輕時頑劣不羈,嗜賭成性,十年如一覺,他享受到了世間的溫柔與富貴,棄家人的苦心勸說于不顧,終于將將家產(chǎn)全部敗光,隨之而來是父親去世,母親病重的噩耗。生活的殘酷與窘迫讓他徹底從虛無縹緲的夢境中驚醒過來,卻又被國民黨抓了當壯丁,經(jīng)受過槍飛彈打的痛苦,在福貴心中,家鄉(xiāng)的月亮才是最圓最亮的。
有幸他于戰(zhàn)場上茍全了性命,正想回家好好生活,而破敗不堪的生活卻讓苦難繼續(xù)上演,親人們的相繼離世成為他心中永遠流血的傷口。
我無法想象他是怎樣用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撥開一片黃土地,將親人連同自己的絕望埋葬在地下。暮年之時,與一頭老牛相守,在一抹燦爛的夕陽中引吭高歌,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這正是對福貴一生的最佳詮釋,聽起來是多么的凄涼與不堪。世間的溫暖多情,冷漠與凄苦讓他留戀忘懷;動蕩和苦難,平靜和快樂的一生正是我們每個人走過的一生,無需過多的解釋,只要好好的活著。
書中還有許多觸動心靈深處的情景,想起年僅12歲的鳳霞被父親送到富人家做傭人時,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也許是因為同情鳳霞坎坷的命運,也許是感激我們現(xiàn)在擁有美好陽光的生活;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忍受過 面朝黃土背朝天 的艱辛生活,更不知道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拼搏的辛酸。
我們應該慶幸,活在了這個嶄新的時代,在新的時代里,我們展現(xiàn)給他人更多的應是積極與不解的奮斗。眼淚只會增加我們前行的重量,而豁達坦然的接受才是人生快樂的信條。
羅曼、羅蘭曾說過: 人生應該有兩盞燈,一盞是勇氣的燈,另一盞是希望的燈我真心覺得福貴是苦難中的幸存者,他心懷這兩盞明燈,指引著他堅定的走下去。無論是有慶輸血時蒼白的面龐,還是鳳霞被迫送走時簌簌的淚水,一切的不幸都被放下,埋藏在心靈最深最靜的角落里。
福貴經(jīng)歷過的苦與痛猶如一杯苦不堪言的苦丁茶,入口時是掩蓋不了的苦澀彌漫在嘴角;當回首滄桑年月時,會感覺到清香與甘甜,就像剎那間盛開的花朵,散發(fā)出香氣。就是這樣美妙,福貴用行動向我們闡釋了生活的真理:人生的道路,即使坎坷難行,你也只有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終無悔而去。
余華用一位農(nóng)民凄涼的一生告訴我們?nèi)耸篱g的可貴,生命的窘迫絲毫不會降低親情友情愛情的濃度,最重要的是擁有了快樂,多快樂一分鐘,生命就少了一分遺憾。
《活著讀后感1500字》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jīng)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赐旰笱诰沓了?,內(nèi)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jīng)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jīng)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jīng)生死,成了俘虜后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jīng)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經(jīng)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钪痪褪且患胰似狡桨舶苍谝黄?。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jīng)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yī)生也沒怎么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chǎn)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么會如此荒.唐怎么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jīng)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jié)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喔?,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著他外公到了七歲,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著》并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jīng)努力過。
《活著》讀后感1500字
原創(chuàng): 楊文霞 四川誠謹和律師事務所
高中語文老師每周安排我們兩節(jié)課時的閱讀課,于是第一次拜讀了余華的《活著》。大二閑來無事,再一次翻閱了這本書,后又看了張藝謀拍的電影版《活著》,這樣下來,多多少少有了自身對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自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活著》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描繪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
福貴因為癡迷賭博,在賭場上輸光了家產(chǎn),于是從一個敗家地主兒子一夜之間變成了窮光蛋。然而正是因為如此,從以前的奢靡生活到切實面對人間疾苦,他才真正成為一個有色彩,有血有肉的人。就在從老屋搬到茅草屋的當天,他那個年輕時同樣好賭的父親,死在了村口的糞崗上;禍不單行,母親病重,福貴在進城請郎中時被抓了壯丁;時隔一年多輾轉(zhuǎn)回到家鄉(xiāng),母親已經(jīng)去世,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女兒鳳霞也因為高燒變成啞巴;在后續(xù)的生活中,小兒子有慶因為和女校長血型相同,在女校長分娩時被過度抽血死亡;后女兒鳳霞嫁給了偏頭搬運工二喜,好像生活快有了好轉(zhuǎn)的時候,鳳霞因難產(chǎn)死亡,過后不久,妻子家珍也因病死亡,二喜在一次搬運過程中被水泥板砸死;鳳霞生下的孩子苦根和福貴相依為命,不幸的是,苦根七歲時一次高燒,吃豆子撐死了。
從一場又一場的死亡和變故中,福貴明白了生活中的一切經(jīng)歷,無論你覺得是輕是重,是大是小,是快樂還是悲傷,其實最終將趨于平靜。有人說,余華這本書有刻意堆砌悲傷之嫌疑。在我看來,有時候,生存比死亡更加需要勇氣,人類從來不缺比慘文學,也不缺對這個無情世界的控訴。作為小說家,折磨人的方式千千萬萬,死亡是最不稀奇的一個。在這樣強大的苦難之下,本來一死了之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但人卻生來,有一個名為希望的生存本能。希望有很多副產(chǎn)品,比如它會讓人相信苦難的價值,因為如若苦難沒有價值,那么為何我們要承受?但真相是,我們不得不承受。所以,在我看來,《活著》這本書并沒有刻意堆砌悲傷,只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最底層的農(nóng)民生活本是如此。這本書描述的,也正是那個時代背景下底層人民的生活剪影。只是可能是時代間隔太遠,加之作者在文章中對死亡的描寫太過于冷淡和平靜,(m.fwsir.com)總給人一種驚訝之感:原來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可以如此淡定從容。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那么一定是死亡。借用余華文章中的原句:"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幸運和奇妙的事情,即使痛苦的時候很多,但可能多多少少,生活會給我們一種寄托或者是希望,讓生活總有個盼頭。
摘抄這本書文末的幾段話:
"苦根死后第二年,我買牛的錢湊夠了,看看自己還得活幾年,我覺得牛還是要買的。牛是半個人,它能替我干活,閑下來時我也有個伴,心里悶了就和它說說話。牽著它去水邊吃草,就跟拉著個孩子似的。
買牛那天,我把錢揣在懷里走著去新豐,那里是個很大的牛市場。路過鄰近一個村莊時,看到曬場上轉(zhuǎn)著一群人,走過去看看,就看到了這頭牛,它趴在地上,歪著腦袋吧噠吧噠掉眼淚,旁邊一個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著牛刀,圍著的人在說牛刀從什么地方刺進去最好。我看到這頭老??薜媚敲磦?,心里怪難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憐。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輩子,老了,力氣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離開曬場繼續(xù)往新豐去。走著走著心里總放不下這頭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腦袋底下都有一灘眼淚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來,后來一想,干脆把它買下來。"
后來,福貴與這頭牛相依為命,人總能給自己找到一些活下去的理由,文中福貴在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并沒有多少悲痛,只是描述事實,當所有親人都離開人世,年歲已高的福貴生活得更加平靜和淡然。這個世界,歸根結(jié)底,要經(jīng)歷生離死別都是必然的事情。
有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后,想要探索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這本是一個哲學問題,可是問題在于,即使有人能給出一個客觀上較為滿意的答案,想要得到答案的人估計也只能將信將疑,繼續(xù)思考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探索活著的意義本身可能就是活著的意義,正是在這種不斷思考人生的態(tài)度,才使得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經(jīng)歷與輾轉(zhuǎn),可能是悲傷這種東西使人太難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渴望喜悅,渴望幸福,或者說,幸福是在不幸的襯托下更加耀眼,反之亦然。
故事不一定都是不幸的,但不幸的都會成為故事。
讀后感相關文章:
1.讀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