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作家胡賽尼的處女作,沒有華麗的文筆,沒有無病呻吟。它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嘩眾取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1
臨近年末。舊的東西已經(jīng)做完,新的項目還沒開始,可以稍稍有幾天空閑,能夠準時回家。吃過晚飯,我一個人躺在沙發(fā)上。岳父岳母在房間里給小兒子講故事。大兒子在寫他的作業(yè)。老婆在收拾房間。好一個安靜的夜晚。
今天又讀完了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本書雖然很久以前就看到過,卻一直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這次不小心翻開,就一下都停不下來。
讀完以后,感想頗多。首先是感到,我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安定團結(jié),沒有戰(zhàn)亂。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劃分。書中描寫道,在俄國入侵之前,人們的生活,還是很安定,很幸福的。突然的戰(zhàn)亂,使得人們流離失所。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
書中還寫到了,他父親的一個觀點,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種罪行,那就是盜竊。如果你殺了人,你就盜走了別人的,丈夫妻子,或者父親母親。如果你撒了謊,你就盜走了別人對你的信任。他父親也是曾經(jīng)盜竊過的人,他盜走了他仆人的老婆,盜走了仆人對他的信任。他對作者還有其他人,都隱瞞了事實的真相。盜走了大家知道真相的權利。
盜竊確實是一種,很嚴重的罪行。但人都是有罪的。那人是不是都或多或少盜竊過什么呢?
作者在目睹他的好朋友被施以暴行的時候,沒有挺身而出,而是落荒而逃。他也因此背負了一生的罪名。他盜走了哈桑對他的信任。他也因此心里一直不得安寧。不過正如書里的一位老者說的,只有有良心的人才會覺得痛苦和不安。也正因為作者良心未泯,他才堅持在許多年以后,回去贖罪。把哈桑的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兒,帶到了美國。
想起來,自己小時候有很多快樂的時光。無憂無慮,每天想的就是玩兒。我也放過風箏。幾根竹簽,一塊布,一根長長的線,一塊平地,一陣風,還有幾個小伙伴,就能有無窮的快樂。
我也曾經(jīng)是個追風箏的人。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2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它給我的感覺是深沉的,懊悔的。我能感覺得到作家寫它時的沉重,懺悔和渴望贖罪。
這本書和其他的小說不同。這本書全文的感情一直很平穩(wěn),沒有刻意加工的大起大落,全文像流水一般流暢,以平淡的字句反映出了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給我,給讀者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撼動。一般講人性的書都會以一種黑暗的角度來描述,其實這種書我一點不喜歡,因為它們大多都很壓抑,我亦不喜歡那些書的作者,因為他們給人一種賣弄學識以及閱歷的感覺。而追風箏的人 的作者卻真實的讓人感覺到他心中的情感,絲毫不做作。
我喜歡文中的哈桑,因為他忠誠,真誠。他不僅一次的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 每當我看見這句話,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和震撼。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絕對是絕無僅有的`,我想他真的拿阿米爾當朋友,而且是可以獻出生命的那種。但阿米爾不那么想,他從不把哈桑當朋友,他嘲笑他昧,甚至于在看到哈桑被欺負時,選擇獨善其身。盡管他事后很懊悔和羞愧,但正因這份懊悔和羞愧,他犯下了更嚴重的錯誤。他陷害了哈桑,陷害他偷東西。哈桑和他的父親離開了,但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還未終止。
當阿米爾和父親到了美國時,他對在阿富汗的哈桑感到非常抱歉,當他回到阿富汗想要贖罪時,卻被告知身為他弟弟的哈桑已經(jīng)死了,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還在繼續(xù)受苦。阿米爾費盡千辛萬苦把他從自己的老敵人手里救出來,并帶到自己身邊撫養(yǎng)。當他和侄子一起放風箏的時候,他仿佛又看見了兒時快樂的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或是贖罪,或是追夢,其實這并沒有什么條件,但我們一定要去追,要有追的勇氣。
放風箏的人在前面跑,而追風箏的人一心一意的在后面追,或許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3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說。書中的主人公阿米爾出生在一個福裕的家庭。雖然他的媽媽在他出生時去世了、但他的爸爸十分寵愛他。阿米爾還有一個忠實的仆人,同時也是他的玩伴架哈桑,故事就是繞著阿米爾和哈桑懸展開了關于人性的背叛和救贖。
看完這部小說,我的心不能久久平靜下來首先主人公阿來爾的懦弱讓我感到憤怒。他親眼目睹他的仆人被欺負卻沒有挺身而出,有到這一幕我的心都哪寒了,哈桑不僅是他的仆人,也是他的玩伴。他不僅沒有在哈桑遭到強敵時挺身而出還因為無法再面對哈桑而請求爸爸把哈桑和哈桑爸爸解雇。
因為無理的要求而被爸爸拒絕后,他以哈桑偷竊了他的生日禮物來陷害他,哈桑也知道是阿爾米要陷害他但是他沒有解釋,而是承認偷竊。哈桑受到了肉體上的傷害,他不僅沒有安慰哈桑,還讓哈桑失去了工作,簡直是雪上加霜。
后來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阿米爾的爸爸帶著阿米爾逃到了巴基斯坦,把家留給拉辛汗管理,再之后阿米爾去了美國并和一個女生組成家庭,在這時拉辛汗打電話給阿米爾,希望他回到巴基斯坦,因為哈桑和他的妻子在照看阿米爾的房子時,被入侵者槍斃,而他們的兒子也因此進了孫孤兒院,但阿米爾仍不想回去。
拉辛汗沒有辦法只好告速阿米爾,哈桑就是他爸爸的私生子,阿米爾才回去。對阿來爾來說,仆人身份的哈桑就不值得他去珍惜、同情嗎?先不說哈桑在他小時候盡心盡力,把哈桑解雇后,哈桑一家還在不求回報的幫他照看房子,在得知哈桑被槍殺后,他依然無動于衷。但他知道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后態(tài)度才有所轉(zhuǎn)變。
當我知道哈桑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兄妹后,我就更加同情起這個一生坎坷的悲催人物。明明都是同一個父親,他的兄弟是光鮮亮麗的少爺,而自己卻是見不得光的私生子,雖更諷刺的是還要當自己兄弟的仆人。
而這個兄弟在自己遭到傷害不僅沒有伸出援手反而還雪上加霜,回憶起阿米爾對哈桑做過的事之后,我的憤怒顯然已到達了頂點。
也難怪當初阿米爾的爸爸那么偏愛哈桑,原來一切早有了鋪墊。明明都是他的兒子,他帶著阿米爾到外國生活卻把另一個兒子置至不理,甚至被人槍殺,他怎么可以這么偏心呢?這讓我不僅想起電影《唐山大地震》的片段,當姐姐和弟弟只能二選一的時,媽媽最終選擇救出了弟弟,這姐姐來說,被媽媽拋棄,那是么殘忍的事。而哈桑的身世和遭遇都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4
阿富汗,一個久經(jīng)戰(zhàn)亂、充滿人性邪惡的地方,也是阿米爾和哈桑的故鄉(xiāng)。他們喝同一個奶媽的奶長大,在同一片草地呼喚出第一個名字,甚至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從小,他們就喜歡追逐風箏。然而,也是風箏改變了阿米爾和哈桑的生活。
小說中風箏既是親情、友情、愛情的象征,也是正直、善良、誠實的代表。對于哈桑而言,風箏就是對主人的忠誠;“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忠貞不渝的誓言。對于阿米爾而言,風箏就是父親的信任;追風箏的人看似哈桑,實質(zhì)上最終追得風箏的人卻是阿米爾。“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作者用這樣詩性的語言在告白主人公的美好心靈。
掩卷沉思,恍然大悟,其實每個人的“風箏”各不相同。對于我而言,“風箏”就是一種需要以心換心的真情。在少年成長的旅途中,或許這種感情是友誼,或許是親情,抑或是其他。我想追求的不是親朋對我的付出對我的好,而是我和朋友親人之間真心相待,彼此信任得到快樂。
在追逐風箏的日子里,阿米爾和哈桑歷經(jīng)了太多的血腥,遭受了太沉的苦痛。最終阿米爾獲得了救贖,追到了勇敢正直責任和良知的人性美。生活中總有一些朋友,不是因為覺得彼此投緣,不是因為有著共同的話題和興趣愛好,不是因為彼此需要才交朋友;而是為了某種利益的維系,結(jié)果朋友成了互相利用的代名詞。讀罷《追風箏的人》,始終縈繞我的耳畔的是哈桑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心靈真誠的感動,久久難以平靜。多么希望我們?nèi)巳四軗碛斜舜苏嫘南啻挠H情友情,若如此,生活會有多幸福啊!
“為你,千千萬萬遍?!币痪湓捵阋姽λ魅藷o比的忠誠,甚至愿意不顧一切幫主人追回一個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被蛟S,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真心、真誠相待每一個人。
“為你,千千萬萬遍。”愿我們都是生活中追逐真誠真心這只“風箏”的人。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5
看了《追風箏的人》這篇文章對我來說是一個沉下心來讀書的開始,一個深入思考的開始。不得不承認,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guī)缀鯇ψx書喪失了興趣。經(jīng)常是拿起一本書--放下。看起來,我與書無緣了。但總會有一個轉(zhuǎn)折點的。當我看到《追風箏的人》這個書名,引發(fā)了我無限的聯(lián)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黃昏的天空。一層層斑斕云彩中有一片蔚藍天空,仿佛把人帶到更深更廣遠的世界。一只拖著長長尾巴的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因為一個書名,因為一個夢境,我買下了它。
故事的開始,在阿富汗。說起這個我們的鄰國,并不是一個太平世界。我們總會把它與戰(zhàn)爭、難民、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讓我們想起的總會是一張張驚恐的臉,沒有輕松,更不會有笑容。這不是什么童話故事,也并非喜劇。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主仆,或者說伙伴。阿米爾少爺會說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會說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那將是他們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爾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愛,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為了自己的主人,受盡恥辱,最終奉獻出生命。
是阿米爾錯了嗎?他膽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負,卻裝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復雜。最終他確定“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使我必須宰割的羔羊......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事實不是這樣的,哈桑還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然而這個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開時,哈桑已經(jīng)死在戰(zhàn)爭的槍下。
是他錯了嗎?當我們讀完這本小說,無不為他的不幸所悲傷,為他的忠誠、純真、善良所感動。但經(jīng)歷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對他的態(tài)度,哈桑還會認為這一切值得嗎?他為什么還要一次次的獻身?難道他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仆人嗎?還是為了朋友阿米爾,他情愿付出一切,我們不得而知。這也許對他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嗎?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無論是阿米爾還是哈桑,都沒有錯,他們原本都是純真善良的孩子。因為種族,使他們有了高低貴賤之分,被逼向世界的兩極。這個故事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向我們再一次發(fā)出最深的吶喊:我們要和平!我們要平等!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相關文章:
閱讀追風箏的人讀后感及啟發(fā)
下一篇:名著追風箏的人讀后感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