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后感800字
圍城讀后感800字5篇
《圍城》是錢鐘書的一部長篇作品,該作品凝聚了他對社會陳腐、學術(shù)墮落的感嘆,堪稱一部現(xiàn)代版的《儒林外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圍城讀后感800字,歡迎大家來閱讀。
圍城讀后感800字1
說句實話,看完《圍城》后心里空蕩蕩的,還想有什么東西切實存在過,現(xiàn)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片空白。我努力去尋找那些空白處透明腳印的主人,可是怎么也沒有結(jié)果。我并不是讀每一本名著都這樣,只知道在合上《圍城》的那一剎那,內(nèi)心充滿了讀完后的成就感和悵然若失的寂寞。
在讀《圍城》時,我總是覺得我和方鴻漸很像,明明只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卻時刻受到時代和社會的束縛;明明不想傷害周圍的人,卻在無形中傷害了每一個;明明在時代背景下只想混混日子卻有時還存在一點點的正義感和良知。常常因為做錯事想要懺悔和道歉,卻在后來默默騙自己,事情過去了就算了。唐小姐是小說中沒有染上被嘲諷調(diào)侃意味的人物,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摻雜任何的世俗的東西,可以說是給人新鮮純真的感覺,好像讓人們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原以為他們可以經(jīng)歷種種挫折然后在一起,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如此輕松的就放棄了對方,就好像我也不能堅持我的所愛一樣,很難將自己喜歡的東西進行到底,最后被別人說成半途而廢的人。
我很喜歡錢鐘書的語言,從不吊書袋子,沒有半點浮夸風。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寫出最貼近我們內(nèi)心的東西,用最溫柔的話語批判周圍的人和社會上的事,有可能他經(jīng)歷的比我們多,所以想到的比我們深刻。方鴻漸的一生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有些東西是注定的,有些東西是我們錯過的,肯能我們最后得到的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太多太多的人,而大部分都是過客,我們想留都留不住。就像是船只,別人在我們的`港口停留過,我們也在別人的港口停留過,可是這只是時間長多的問題,船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港口,我們終將離去,駛向遠方,雖然沒有人知道終點是什么,但我還是前進了。
有可能你會認為我這樣看待方和唐的愛情太過于庸俗、膚淺和幼稚,可能有些人說作者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氣氛,讓人們感覺得不到的才是的。但是我真的希望他們在一起,我不明白,為什么美好永遠只屬于片刻,而圍繞我們周圍更多的卻是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也許會有人說這就是生活,但是我覺得這話只是一個世俗的人長期被生活壓迫所發(fā)出的嘆息。至于,為什么美好的東西總是留不住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
圍城讀后感800字2
作為一個人,在上學的時候,不學無術(shù);工作的時候,想法應付;婚戀的時候,行為輕浮,結(jié)果只能有一個:陷入圍城,四處碰壁。
20多年前讀過《圍城》,隨著時光流逝,其中的內(nèi)容差不多都忘記了,留在記憶里的幾乎只剩下一句話:婚姻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來,城內(nèi)的人拼命想沖出去。20多年后,再讀《圍城》,最關(guān)注的仍然是這句話。同時也在想,錢鐘書老先生寫這部書,有控訴婚姻的意思嗎?我想不是的,錢鐘書和楊絳的婚姻是幸福美滿的,他只會感嘆婚姻的美好,而不會控訴婚姻的不幸。
那么,《圍城》要表達的思想是什么呢?作者自序中提到這樣一句話:“寫這類人,我沒有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庇纱宋蚁?,這部小說要表達的思想應該有這樣一種含義:人之所以會陷入圍城之困,是因為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動物性,就如本書主人公方鴻漸那樣。
1、學習不努力,陷入學業(yè)之困
方鴻漸在學習上是個無用之人。在國內(nèi)上大學的時候,他學不了當時年輕人選擇最多的土木工程,而是選擇了社會學系。社會學系他也學不了,又轉(zhuǎn)入了哲學系。哲學系他也學不了,最后轉(zhuǎn)入文學系畢業(yè)。
很難想象,一個大學生上個大學轉(zhuǎn)了三個系,才得以畢業(yè),該有多滑稽!土木工程,技術(shù)性比較高,學起來難度大,學不了的話還有情可原。社會系和哲學系也很難嗎?是啊,對于不學無術(shù)的人來說,那一定是很難的。
方鴻漸是一個學習國文的人,他也要出洋歐洲進行“深造”。在歐洲的四年中,他先后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倒換了三所大學。他隨便聽幾門課程,很有興趣,但是心得全無,恐怕就是聽課聽個熱鬧,全然進不了心。到畢業(yè)的時候,沒辦法給父親和供自己出國“深造”的丈人交待,只好通過郵寄從美國紐約花費30美金,辦了一個假哲學文憑。
在求學的道路上,方鴻漸陷入了圍城。上了大學、出了國求學,卻完不成學業(yè),無法順利畢業(yè),只有辦個假畢業(yè)證去糊弄家人。
方鴻漸智商有問題嗎?他的國學中學會考考過第二名,可見智商不存在問題。為什么學無所成?原因只有一個:懶惰,學習不努力。別說學習努不努力,哪怕拿出一半或者更少的精力去學習,還能混不到畢業(yè)證嗎?方鴻漸大概在學校是一點兒都不學吧。
動物沒有學習意識,個別動物至多有模仿意識。方鴻漸有學習意識,卻不學習。
2、工作不勤奮,陷入事業(yè)之困
方鴻漸在三閭大學授教倫理學。他在學校圖書館找到一本參考書——倫理學綱要,原本想把這本書復印發(fā)給學生的,但轉(zhuǎn)念一想,又不發(fā)了,原因是要把這本書作為“枕秘寶”,萬不可公諸大眾,還是讓學生高深莫測的好。
課還沒有開始上,他就給自己定了調(diào)子“自己大不了是個副教授,犯不著太賣力氣的?!?/p>
作為副教授,他不去考慮如何把課教好,反而向?qū)W生灌輸這樣的思想“大家有書可看,照道理不必在課堂上浪費彼此的時間?!辈⑶易哉J為這話說出去很動聽,還以有這樣的想法而高興得坐不定。
他認為有名氣的教授從不點名、從不報告學生缺課。他覺得這就是堂堂大學者的風度。在羨慕之余,他就模仿教授的做法:不點名,連點名簿也不帶。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很多學生缺課,要是再不點名,就只剩有腳而跑不了的椅和桌聽課了。即使這樣,他也不管,要是管的話,他認為“從大學者的放任忽變而為小學教師的瑣碎”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方鴻漸能給學生講多少知識,暫且不論,單是就講課的時間來說,就非常不稱職。課堂上,他講得收縮不住地快,筆記上的東西講完了,距離下課的鈴聲還早著呢。怎么辦?他有三種應對方法:一是找話應付。有時說不上幾句,就又無話可講了。二是提前退課。實在無話可講,就提前退課。三是板書。動不動在黑板上板書,寫一個字要花費嘴里講十個字的時間。
學生們終于忍耐不住方鴻漸的教學,學生們聯(lián)合向?qū)W校遞交公呈“呈為另換良師以重學業(yè)事”,從頭到底說方鴻漸沒資格教英語,請求學校把他換掉。
一個學期結(jié)束了,方鴻漸沒有得到下學期的聘書——他被解聘了。
方鴻漸何以從學業(yè)的圍城剛出來,又陷入了事業(yè)的圍城?因為他沒有所從事職業(yè)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也不努力、不用功去改變,對工作很散漫,還裝模作樣冒充名教授不點名,變著花樣讓自己的課拖延到下課的時間。這樣的老師,有多少都得被解聘。
有的動物會工作,還很勤奮,比如蜜蜂、螞蟻等。方鴻漸對待工作還不如動物,把僅有的那點兒能動性用在了應付上。
3、作風不端正,陷入婚戀之困
方鴻漸在留洋回國途中的船上,認識了鮑小姐。這位鮑小姐衣著暴露,有人叫她“熟肉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肉公開陳列;也有人叫她“真理”,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方鴻漸和她認識沒幾天,就發(fā)生了一夜情。
鮑小姐下船后,方鴻漸又開始和蘇文紈小姐親近??上Х进櫇u對蘇小姐并不感興趣,又不忍心拒絕人家,兩人產(chǎn)生了很曖昧的關(guān)系,也發(fā)生了非常親密的接觸。
在和蘇小姐交往的過程中,他又看上了唐曉芙小姐。當方鴻漸拒絕蘇小姐的求愛時,蘇小姐將方鴻漸歸國途中的風流史告訴了他心儀的唐小姐。唐小姐本來對方鴻漸是接納和認可的,但聽到方鴻漸的不端行為后,氣憤地退回了方鴻漸給她的信,宣布二人各奔西東。
對于孫柔嘉小姐,方鴻漸也是看不上眼的,然而卻在造謠聲中,如在云里,失掉自主,稀里糊涂承認了和孫柔嘉的戀愛關(guān)系,并很快舉行了訂婚和結(jié)婚儀式。從此二人開始了互撕的生活模式。
訂婚和結(jié)婚,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是天大的事。如此重要的事,在方鴻漸的眼里卻都是兒戲。方鴻漸行為不檢點,為人輕浮,結(jié)交女友不辯人品是非,糊里糊涂跟自己看不上的人訂婚結(jié)婚,這都是他遭遇婚戀圍城的主要原因。
文章末尾,方鴻漸正和妻子孫柔嘉鬧第N次矛盾;第二次失去工作后,他準備南下重慶找朋友趙辛梅謀取新的工作。
就方鴻漸表現(xiàn)出太多的“動物的基本根性”來說,他今后的婚姻不會幸福,也可能不會持久;到重慶謀取新的工作后,再次被炒魷魚,仍是大概率事件,除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人一生本來就面臨著諸多圍城,如果再表現(xiàn)出更多的動物性,那就一定會陷入這樣那樣的圍城之困。相反,如果學習努力、工作勤奮、作風端正,就不大可能陷入圍城;即使偶入圍城,也能順利沖破圍城的束縛。
圍城讀后感800字3
讀罷《圍城》,最愛的自然是唐曉芙,她猶如夏日池塘里的青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钤谀菢右粋€時代,那樣一個社會,她潔身自愛,不攀高比富,也不愿稍稍俯首,屈低自己的愛情。仿佛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舉世皆濁而其獨清,舉世皆睡而其獨醒。
喜歡唐曉芙,那么自然會喜歡她在書中的一句話。她在拒絕方鴻漸時說:“我愛的人,他在遇到我之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我!”她不能忍受自己去喜歡一個有過去的人,即使她就喜歡著這個人!不喜歡當下很多人宣揚“一生只談一次戀愛會遺憾”;也無法理解那些幾個星期換一次男女朋友的人;愛情不該是奢侈品,而應該是必需品。但是這里所說的愛情,絕不會是那些頻繁換男女朋友的人所認為的庸俗的愛情,而是絕無僅有的真愛!
從小到大,未曾接觸過愛情,并不僅僅是因為父母親的反對,也是因為從未遇到過一個人,讓自己覺得可以一直就這樣走下去。我信奉一生一次的愛戀,信奉唐曉芙的從空白開始,信奉那個對的人會在對的時間來到,無需刻意尋找,刻意制造任何機會。而那個人,只要一牽手,你就知道,那是幸福!
方鴻漸自詡深愛著唐曉芙,后來跟其妻結(jié)婚時,不也是一樣的義無反顧,那算得上什么愛情,唐曉芙愛錯了人,幸而并沒有屈低自己的愛情!
配得上唐曉芙的,應該是這樣一個人,他不一定要多英俊,多富有,多有權(quán)勢,但是他一定必須沒有過去,甚至在被拒絕之后,他也應該為其終身不娶;他必須在思想和行動上一起愛她,甚至愿意為了她放棄一切;他必須保證自己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他不只應該讓她相信自己,更應該讓他相信未來!
圍城里還有一段話,甚是喜歡。
拿到一串葡萄,你會從好的開始吃還是從壞的開始吃?按理說,從好的開始吃的人理所當然應該比較樂觀,因為他所吃到的每個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最好的;而從壞的開始吃的人,理所當然應該比較悲觀,因為他所吃的每個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最壞的。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因為從壞的開始吃的人,他還有希望;而從好的開始吃的人,只有懷念。
現(xiàn)實正像吃葡萄,往往有其兩面性。你所認定的好,或許恰恰就是壞;而你所認定的最糟的境遇,或許就是希望。所以在你身處所謂的幸福時,你要心懷憂患意識;而在你身處險境時,你要學會看到希望。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分清是非好壞!
圍城讀后感800字4
讀《圍城》,跟讀一般的小說感覺很不一樣。總覺得大師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澀,至少是我很難讀懂的,要想讀懂,也要擺上好幾本字典在旁邊,才能有讀下去的勇氣,《圍城》不是這樣,它通俗得可以,從身邊瑣事娓娓道來,總有那么一處是撞擊到你塵世的靈魂。本來覺得40年份的作品,是太公太婆輩的事了,想要找到一絲與現(xiàn)實相關(guān)的東西無異于到秦始皇的墓里挖計算機。誰知道讀的時候,它竟多次引起我的共鳴,很多的事情就象是發(fā)生在身邊,人物的心情,就像是從自己記憶中掏出來的東西,貼切的讓人吃驚!仿佛去看心理病的人被人一下戳中了心事一樣,有幾分不可思議,又有幾分難堪,卻有幾分爽快!
《圍城》是錢鐘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送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悵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diào)侃語調(diào)訴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yè),學習與娛樂,發(fā)展與落后,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功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么這樣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浙也會喜歡。假裝丑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圍城讀后感800字5
《圍城》是錢鐘書先生作品中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錢鐘書先生用一種超然調(diào)侃的語調(diào)述說著人生,在小說妙趣橫生、巧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著令飽經(jīng)風霜者低徊輕嘆的無奈、令少不更事者悵然若失的悲哀。
“圍城”取自書中人物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主人公方鴻漸一直身處幾重“圍城”之中,不得脫身。他胸懷抱負卻才疏學淺,帶些玩世不恭卻常循規(guī)蹈矩,有些投機鉆營卻又良心未泯。自身的矛盾沖突構(gòu)成了他的第一重圍城。
他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想出人頭地,怎奈在國外混混度日,沒有得到真才實學。他買假文憑是希望自己能夠使父親感覺光耀門楣;買了文憑,又覺得有損道德。殊不知,在那個充斥病態(tài)的年代,社會上只有兩種人能夠混得好。一種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有獨特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因為近乎模范的舉止,才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另—種人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用旁門左道,說謊時,能夠令自己都相信。他們深有城府,其行為舉止有時可謂沒有良心。方鴻漸不屬于這兩種人,他只是平凡的多數(shù)人里面的一員。他自己做小人,又不得不處處提防小人,知道世道的艱險,卻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嘗試去改變,卻又無能為力,始終郁郁不得志。
第一重圍城也注定了他被包圍于另外一重又一重迷城之中。事業(yè)是他的另一重圍城。方鴻漸希望在社會稍微上層的地方占據(jù)一席之地,博士學位雖然是買來的,卻想沾沾它的光,但每次的嘗試都不盡人意。開始去周經(jīng)理的銀行,是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暫借地方容身。而后任教三閭大學,那里充滿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方鴻漸也受到了不少的傾軋,本性善良卻怯懦的他不堪忍受,最后選擇了離開。后來在報館資料室上班,也不過是為安身立命、養(yǎng)家糊口罷了。
方鴻漸亦深陷情感與婚姻的圍城而不能自拔。對于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甚至同船的過客鮑小姐,方鴻漸無不一次次地陷入被動。他難以抵擋鮑小姐的不斷誘惑,未能躲開蘇文紈的頻頻示好,愛唐曉芙卻終而放棄,后來又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終與其鬧得不歡而散,自食婚姻苦果。在這些情感中他或虛情假意,或優(yōu)柔寡斷,或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總是把事情搞得有始無終,一塌糊涂。
從小說開始,主人公做的事幾乎沒有一件是成功的。從假文憑、點金銀行、三閭大學,到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他所面對的事情都以失敗告終。他被無情的包裹在一層又一層圍城之中,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無情的大手掌控著,他只能牢牢地屈服于這只手,逆來順受地承受朋友的施舍,不知不覺地踏入愛情的陷阱,無可奈何地邁進事業(yè)的低谷。他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最終也不知自己應該走向何方。“沒有夢,也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品。”方鴻漸平庸、軟弱、被動而無能,人生中大都是徒勞的思想斗爭和無奈的選擇,最終擺脫不了悲涼的結(jié)局。
《圍城》里,作者主要描述的是現(xiàn)代中國某段社會時期、某一部分人物。這段時期有其特殊性,這部分人也有其特殊性。書中的時間從1937年主人公回國開始,正是中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年代。而此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過于推崇西方文學和美學,如錢鐘書所言,中國的正統(tǒng)因此而受到侵蝕,儒家道德體系分崩離析,本來已經(jīng)面臨困境的中國文化更是雪上加霜。這樣的時代下的這樣一批人物難免會出現(xiàn)一種異化人性的狀態(tài)。方鴻漸是其中的代表,而其他人,像蘇文紈、汪處厚、陸子瀟、李梅亭等等也都有自己的圍城,他們的圍城與時代有關(guān),與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
然而,圍城不專屬于那個時代,那部分人物。那是一種人性的欲望造成的困境,任何年代的任何人都難以逃脫。小說中描寫的都是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等等生活中種種細節(jié)和極其普通的瑣事,都是“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的人類所不可避免的,不過借那個時代的那些人表現(xiàn)出來,而他們通過生活場景所表現(xiàn)出來的也正是最普遍的人性。
錢鐘書先生用詼諧犀利的語言、洞燭幽微的手法批判頑固不化的思想、崇洋媚外的行為,調(diào)侃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抨擊人生病態(tài),笑罵人性弱點,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一針見血,讓我們這些讀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書里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讓我們通過他們的經(jīng)歷去洞悉自己的圍城,參詳其中的奧秘。圍城是人性的圍城,既生而為人,皆不可逾越,然而圍城不是人生的圍城,即使囿于其中生活也照樣可以精彩,如果我們用積極、豁達的心境去經(jīng)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