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心得筆記
我的讀書心得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記憶,對于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我的讀書心得筆記,歡迎閱讀!
我的讀書心得筆記篇一
讀書是一件莫大的樂事,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整個世界。書,在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我的生活離開了書,就像鳥兒失去了能幫助它飛向藍天的翅膀。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了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空洞無物。猶太人讓孩子親吻涂有蜂蜜的書本,是為了讓他們記住只要細細品味書,它就是甜的,而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書中充滿了“財富”,一點一滴積累,你就會發(fā)現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曹文軒的《草房子》使我明白到不能歧視別人,并且要勇于正視自己;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使我明白了“害怕危險的心里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塞爾瑪?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使我從中領悟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此名言的真諦……每一本書都是一位好老師,教會我們許多道理。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枯燥煩悶時,書把你心中的煩惱全部趕走,讓你把它們拋諸腦后,遨游在無邊的書海里;當你對前方的路感到迷茫時,書搖身化作一盞明燈,為你照亮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書會讓你發(fā)現世界、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并讓你感到生活之愜意與舒服。
書是燈,為你照亮了前方的路;書是風,為你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有了書的陪伴,人生才更加精彩!
我的讀書心得筆記篇二
讀書于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tài):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著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持刀;最后發(fā)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著。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里的大小孩,從初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里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于是一本小人書在村里輪流讀到天明,輪不著的干瞪眼。讀小學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后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為何讀書?我說不清楚,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于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閱讀一目了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復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為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復雜。我的閱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于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為差異閱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讀書不是為了解釋“文本”,而是為了理解“事物”或者說“世界”。辨證一點,就是“人”與“世界”的關系,“人”在“世界”中的命運。我用是否“知言”和“知事物”來評價學者和書。一旦“文本”在閱讀中成為“事物之本身”,閱讀就進了高境界。換言之,只能見到“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的人是“幸福”的人。審“苦”的閱讀可能使人更加超然,也可能讓人日日在黑暗中靜默。
這與其說是讀書觀,不如說是展開一種讀書。
我的讀書心得筆記篇三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也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知識經驗的載體,它記載著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它可以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龍堅也許他讀了書罷了,就救了他一家的生命:一個星期日的中午,他的爸爸在家的沙發(fā)上看報紙,他和他姐姐在家里的房間做作業(yè),他媽媽在家里的廚房做飯。突然,龍堅的媽媽大叫一聲,他們飛奔過去,連忙喊:“快!快!快把鍋端起來,不然煤氣壇會爆炸的!”爸爸伸手準備拿鍋,可火太大,手伸不過去,他也束手無策了。這時,龍堅和他姐姐看到這里,姐姐急忙說:“快潑水!”爸爸立即阻止:“油太多,潑水不是火上加油嘛?”怎么辦?眼看著火勢越來越兇猛,幾乎要燒到屋頂,說是遲,那時快,龍堅一個箭步飛身上去將鍋蓋往鍋上一撲。嘿!大火馬上熄滅了,全家才松了一口氣。事后,龍堅、姐姐、爸爸圍著媽媽問起起火的原因。原來媽媽炒菜前在鍋里放多了油,就去找碗,想把多余的油盛出來。沒想到時間一長,鍋里的油就燒著了。爸爸媽媽見龍堅一下子就撲滅了火,格外高興,還夸獎他聰明,問他從那里學的。他說是從書上學的。
瞧,龍堅之所以可以快速地拯救一家,這知識是從哪里學地呢?書!書是無言的誠實者,書籍是智慧的海洋船:從野蠻到文明,從庸俗到崇高。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精益求精。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沒錯,田要細耕,書要精讀,只要這樣,你就可以讀懂好書里的“救濟糧”。啊!對,在此,我想到了名人的一句偉話:“書是精神的糧食。”是的,書可以以糧食的名義替代,生活中的難題可以在書中尋找解決的方法。書就像無聲的導師,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使我們學識淵博,使我們心胸開闊。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暢游在書的海洋泛舟,更好地吸取每本書里的精華吧!
我的讀書心得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