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愚公移山》讀書筆記
在我很小的時候,爺爺曾經(jīng)給我講過《愚公移山》的故事。那時候,我認為愚公很偉大,愚公的精神值得學習。他面對困難,并沒有知難而退,而是挺身而出,克服困難,爭取勝利。這種精神也成為我學習的精神支柱。
現(xiàn)在,學習了《愚公移山》這篇課文后,我重新認識了愚公。我的想法是:愚公人如其名,可解釋為愚蠢的老頭。
我國有一項基本國策:保護環(huán)境。愚公挖山不止,把土石運到渤海旁邊,不就意味著他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個愚公就可以填一個海,十個、百個——呢?設(shè)想一下:世界上也許有一天就無山無水了。愚公是一個沒有環(huán)保意識的人。
當今社會,女性發(fā)揮了半邊天的作用,女同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愚公有著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的思想,移山時只挑了三個子孫,沒有發(fā)揮婦女的作用。如果愚公能帶上幾個女兒一起移山,那么工作效率一定會提高,移山的工期也會縮短,可他根本不把婦女放在眼里。我對他的這種做法是深惡痛絕的。
愚公缺乏科學知識。他認為“山不加增”,其實是不對的。科學表明:地平線每年都會升高,山也會升高。這一點,他又錯了,缺少科學根據(jù)。
《愚公移山》的故事本身也存在一些不當之處。比如:在萬仞高的山上,空氣稀薄,人的呼吸異常困難,一個將近九十歲的老人在山上生存都有問題,又怎么能挖山不止呢?
在形勢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開動腦筋,學會變通,做事要注重成效。隨著中國的騰飛,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我們不僅面臨著挑戰(zhàn),更多的則是機遇。機遇稍縱即逝,因此就要抓緊和把握,要善于尋求更快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只有這樣,才能大干快上,贏得時間,立于不敗之地。如果我是愚公,我的第一選擇是:搬家或者修鑿隧道,同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愚公人如其名!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