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初一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數學不只在學習上很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學好數學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一)知識點目標:
1.了解正數和負數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 3.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2.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師生合作,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師生互動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具準備:地圖冊(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活動:由兩組各派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一名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記,看哪一組記得最快、最好? 內容:老師說出指令: 向前兩步,向后兩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兩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兩步。 如果學生不能引入符號表示,教師可和一個小組合作,用符號表示出+2、-2、+1、-3、+2、-1、+4、-2等。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這樣的符號的地方很多,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帶有特殊符號、表示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正數和負數。
講授新課:
1.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 2.章頭圖。問題見教材。讓學生思考-3~3℃、凈勝球數與排名順序、±0.5、-9的意義。
3、正數、負數的定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在這些數的前面帶有“一”時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十”(正號)表示正數。
舉例說明:3、2、0.5
、3 1 等是正數(也可加上“十”) -3、-2、-0.5
、-3 1等是負數。 4、數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是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義已不僅表示“沒有”。 5、讓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展示圖片(又見教材P5圖1.1-2-3)讓學生觀察地形圖上的標注和記錄支出、存入信息的
鞏固提高:練習:課本P5練習 課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課后作業(yè):課本P7習題1.1的第1、2、4、5題。 活動與探究:在一次數學測驗中,某班的平均分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記為正數。
(1)美美得95分,應記為多少?
(2)多多被記作一12分,他實際得分是多少?
課后反思:
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與負數
?、僬龜担捍笥?的數叫正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谪摂担涸谝郧皩W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與正數具有相反意義。
?、?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數。
注意:搞清相反意義的量:南北;東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長減少等
1.2 有理數
1、有理數(1)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tǒng)稱整數;(2)分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tǒng)稱分數;
(3)有理數: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有理數。
2、數軸(1)定義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
(2)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3)原點: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
(4)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關系: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但數軸上的點,不都是表示有理數。
3、相反數: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4、絕對值:(1)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作|a|。從幾何意義上講,數的絕對值是兩點間的距離。
(2)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儆欣頂导臃ǚ▌t: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橄喾磾档膬蓚€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谟欣頂禍p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①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谟欣頂党ǚ▌t: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0。
1.5 有理數的乘方
1、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2、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法則: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進行。
3、把一個大于10的數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學計數法,注意a的范圍為1≤a <10。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1、單項式:由數字和字母乘積組成的式子。系數,單項式的次數. 單項式指的是數或字母的積的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因此,判斷代數式是否是單項式,關鍵要看代數式中數與字母是否是乘積關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減運算關系,其也不是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是指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
3、單項數的次數:是指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
4、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判斷代數式是否是多項式,關鍵要看代數式中的每一項是否是單項式.每個單項式稱項,常數項,多項式的次數就是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次數。多項式的次數是指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這里是次數最高項,其次數是6;多項式的項是指在多項式中,每一個單項式.特別注意多項式的項包括它前面的性質符號.
5、它們都是用字母表示數或列式表示數量關系。注意單項式和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6、單項式和多項式統(tǒng)稱為整式。
2.2整式的加減
1、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與字母前面的系數(≠0)無關。
2、同類項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數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類項與系數大小、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
3、合并同類項: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梢赃\用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類項法則:合并同類項后,所得項的系數是合并前各同類項的系數的和,且字母部分不變;
5、去括號法則:去括號,看符號:是正號,不變號;是負號,全變號。
6、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
一去、二找、三合
(1)如果遇到括號按去括號法則先去括號. (2)結合同類項. (3)合并同類項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2、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斷一個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點:
1)未知數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簡后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3)經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數的次數是1.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4、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注意:運用性質時,一定要注意等號兩邊都要同時變;運用性質2時,一定要注意0這個數.
3.2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實際解方程的過程中,以下步驟不一定完全用上,有些步驟還需重復使用. 因此在解方程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偃シ帜福涸诜匠虄蛇叾汲艘愿鞣帜傅淖钚」稊?,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項;分子是一個整體,去分母后應加上括號;去分母與分母化整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
?、谌ダㄌ枺鹤駨南热バ±ㄌ?,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大括號;不要漏乘括號的項;不要弄錯符號;
③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移項要變符號) 移項要變號;
④合并同類項:不要丟項,解方程是同解變形,每一步都是一個方程,不能像計算或化簡題那樣寫能連等的形式;
?、菹禂祷癁?::字母及其指數不變系數化成1,在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系數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顛倒。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一.概念梳理
?、帕幸辉淮畏匠探鉀Q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①審題,特別注意關鍵的字和詞的意義,弄清相關數量關系;②設出未知數(注意單位);③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④解這個方程;⑤檢驗并寫出答案(包括單位名稱)。
?、埔恍┕潭P椭械牡攘筷P系及典型例題參照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專練學案。
二、思想方法(本單元常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小結)
⑴建模思想:通過對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的分析,抽象成數學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品匠趟枷耄河梅匠探鉀Q實際問題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
⑶化歸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利用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等各種同解變形,不斷地用新的更簡單的方程來代替原來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轉化為x=a的形式. 體現了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葦敌谓Y合思想:在列方程解決問題時,借助于線段示意圖和圖表等來分析數量關系,使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很直觀地展示出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優(yōu)越性.
?、煞诸愃枷耄涸诮夂帜赶禂档姆匠毯秃^對值符號的方程過程中往往需要分類討論,在解有關方案設計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類思想在過程中的運用.
三、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
1. 解一元一次方程時,要明確每一步過程都作什么變形,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2. 尋找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時,要善于借助直觀分析法,如表格法,直線分析法和圖示分析法等.
3.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檢驗包括兩個方面:⑴檢驗求得的結果是不是方程的解;
⑵是要判斷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題目中的實際意義.
四、應用(常見等量關系)
行程問題:s=v×t
工程問題:工作總量=工作效率×時間
盈虧問題:利潤=售價-成本
利率=利潤÷成本×100%
售價=標價×折扣數×10%
儲蓄利潤問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本息和=本金+利息
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
4.1 幾何圖形
1、幾何圖形:從形形色色的物體外形中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2、立體圖形:這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個平面內。
3、平面圖形:這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個平面內。
4、雖然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是兩類不同的幾何圖形,但它們是互相聯系的。
立體圖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圖形。
5、三視圖:從左面看,從正面看,從上面看
6、展開圖:有些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的表面適當剪開,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這樣的平面圖形稱為相應立體圖形的展開圖。
7、⑴幾何體簡稱體;包圍著體的是面;面面相交形成線;線線相交形成點;
?、泣c無大小,線、面有曲直;
⑶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
?、赛c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牲c:是組成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
4.2 直線、射線、線段
1、直線公理: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并且只有一條直線。即: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2、當兩條不同的直線有一個公共點時,我們就稱這兩條直線相交,這個公共點叫做它們的交點。
3、把一條線段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的點,叫做這條線段的中點。
4、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做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5、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6、直線的表示方法:如圖的直線可記作直線AB或記作直線m.
(1)用幾何語言描述右面的圖形,我們可以說:
點P在直線AB外,點A、B都在直線AB上.
(2)如圖,點O既在直線m上,又在直線n上,我們稱直線
m、n 相交,交點為O.
7、在直線上取點O,把直線分成兩個部分,去掉一邊的一個部分,保留點0和另一部分就得到一條射線,如圖就是一條射線,記作射線OM或記作射線a.
注意:射線有一個端點,向一方無限延伸.
8、在直線上取兩個點A、B,把直線分成三個部分,去掉兩邊的部分,保留點A、B和中間的一部分就得到一條線段.如圖就是一條線段,記作線段AB或記作線段a.
注意:線段有兩個端點.
4.3 角
1. 角的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角。這個公共端點是角的頂點,兩條射線為角的兩邊。如圖,角的頂點是O,兩邊分別是射線OA、OB.
2、角有以下的表示方法:
?、?用三個大寫字母及符號“∠”表示.三個大寫字母分別是頂點和兩邊上的任意點,頂點的字母必須寫在中間.如上圖的角,可以記作∠AOB或∠BOA.
?、?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這個字母就是頂點.如上圖的角可記作∠O.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是同一個頂點時,不能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
③ 用一個數字或一個希臘字母表示.在角的內部靠近角的頂點
處畫一弧線,寫上希臘字母或數字.如圖的兩個角,分別記作∠、∠1
2、以度、分、秒為單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角的度、分、秒是60進制的。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角的平分線:一般地,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fā),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4、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余角,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余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補角,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5、同角(等角)的補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6、方位角:一般以正南正北為基準,描述物體運動的方向。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學習重難點:
[重點]:朗讀、品讀課文,發(fā)現并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難點]: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學習過程: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發(fā)髻()鑲嵌()水藻()貯蓄()
澄清()綠萍()著落()薄雪()
2.根據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貯蓄:
空靈:
二、自主探究
(一)任務一:默讀課文,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1.用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語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
2.概括的說一說濟南的山和水各有怎樣的特點。
(二)任務二:速度1、2段,自主解決下面的問題。:
3.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5.精讀第3—5段
冬天的特色是雪,我們平時對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筆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我們共同來分析一下,老舍是從什么角度來發(fā)現美、表現美的。
(1)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薄雪覆蓋下的小山”。
參考:秀氣。
(2)作者如何表現這種秀氣?請學生找出欣賞的句子讀讀,或講自己的認識。
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這一過程中學生或許會質疑,可以穿插在品讀中。)
(3)從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可以感覺出作者對于濟南的山水有什么的感情?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來?它們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6.“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羅丹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多處運用比喻,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如:把小山比作“小搖藍,用來比喻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處的。
擬人的句子更多,明顯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懷。如,“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既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tài),而且給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小組內合作交流,談談運用這些修辭的好處。
五、達標檢測
1.填空題
?、佟稘系亩臁返淖髡呤莀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現代著名作家。
?、诘鹊娇烊章涞臅r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填空)
2.根據拼音寫漢字
zhù____立水zǎo____chéng____清寬chǎng____
3.解釋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谧陨隙氯悄敲辞辶?,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一塊空靈的藍水晶。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
①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谶@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5.“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輕塵”,請再寫出兩個含“雨”的詩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的文章并回答文后的問題。
塞外懷古
[1]沒有到過河西走廊的人總以為河西走廊這個地方怎樣的荒涼,怎樣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謂荒涼寒苦并不如傳聞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①]以后,景象有點兩樣了,黃沙白草,風日慘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遙天無際。南天可不同了,祁連山像一道高墻,自東而西,連綿不斷;不分冬夏,頂上常是積雪皚皚。人說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遠遠望去,也真像有瓊樓玉宇在其中隱約閃現。沿著公路的南邊,可以看見無數的土堆子,有的延長好幾里,有的是一個大墩子旁邊連上幾個小墩子。這種土堆子沿著酒泉以北的額濟納河往南,跟著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幾乎隨處都是。這就是漢唐時代的邊城和烽燧的遺址,有名的漢唐西部長城,就在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時候,曾在酒泉一座破敗的墩子上了望。已經傍晚了。太陽在西邊的地平線上還有簸箕那么大。血紅帶黃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圍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黃色。一個人在墩子上朝著西面和北面遙遠的天際看著看著,就隨人冥想[注②]中去了。儼然如在漢唐當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許是人家,也許是戍邊將士的營房,房頂上正炊煙裊裊。放在外邊的馬群和羊群先后回來了。雞鳴犬吠以及小兒喧笑的聲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樓柱完好,雉堞無恙;幾個烽哨正在上面聚精會神的望著西邊和北邊,希望有平安消息到來。一天一天的過去,一年一年的過去。這些人從少年轉到中年,老年,也許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們從來不頹喪,也從來不墮入幻想。只憑著他們的結實的身體,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敵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爭。敵人和自然敗了,他們勝了,他們的西陲也固若金湯了。兩千年,一千年的歷史,像電光石火般一轉眼過去了。這些人依然長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棄了,荒廢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廢墩上面。西邊的太陽還有一半在地平線上。但是這些廢毀的烽燧城堡,照舊很英勇的迎著落日,放出黃色的光輝;西北風呼呼的怒吼,而它們依然靜默無言,屹立不動。這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想到這里,我禁不住流下淚了。
注:①酒泉:與玉門、陽光、敦煌相鄰,均在甘肅省的河西走廊一帶。②冥想:深沉的思考。
(1)第[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著看著,就墮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請用一兩句話概括作者“冥想”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2]段文末說,“想到這里,我禁不住流下淚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觸而流下了眼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寫作這篇文章運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樣運用象征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看到酒泉這地方“隨處都是”漢唐時期的烽燧、廢城等遺址時,有人突發(fā)奇想,覺得這都具有旅游開發(fā)價值,尤其是在今天西部大開發(fā)的古絲綢路上。于是就在這里建起了酒泉漢唐歷史文化遺址景區(qū)。
現在,請你依據《塞外懷古》一文中相關的材料,為新建景區(qū)寫一份“景區(qū)簡介”,以供景區(qū)對外宣傳和游客參觀用。200-300字。
提示:可以適當融合、補入文章以外的和你想象的相關內容。
12.《濟南的冬天》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略
二、自主探究略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5.(1)參考:秀氣。(2)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其他略
四、拓展延伸略
五、達標檢測
1.①老舍舒慶春舍予②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佇藻澄敞
3.①晴朗無云,陽光刺眼;②空幽神奇,透明無色
4.擬人擬人、比喻
5.考查的是古詩詞的遷移與運用能力。平時學習古詩詞時可以有意的將它們進行歸類。寫雨的詩句如:小樓一夜聽春雨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闌臥聽風吹雨天街小雨潤如酥
6.第(1)題:戍邊將士在邊關的生活;戍邊的情景;他們與敵人和大自然作斗爭的精神。其實答案就在文中,只要加以分類概括即可。第(2)題:是戍邊將士在保衛(wèi)邊疆中同敵人和自然作生存斗爭的堅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引起作者深深的感觸而流下了眼淚。此題揭示的其實就是文章的中心,精髓。設身處地、身臨其境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慮才能有所收獲。第(3)題:作者用西北的土墩子抗擊風沙、屹立不動的特征來象征守邊軍士具有的堅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獻身精神。(大意)象征手法常常是用一種事物來象征某類人或某種精神。(4)此題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想象力。答題時應注意如下幾點:①方位介紹;②景物介紹;③原文中未提及的外在相關內容的補入。對原文材料的再造運用是否充分、恰當給分,但不依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