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
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huán)節(jié)中 ,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起關(guān)鍵作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家長教育孩子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家長教育孩子成功案例篇1
留美博士生陳都的家庭教育。
教會學習方法踏上成功之旅。2003年8月18日,對于在中國科技大學就讀的陳都來說,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盼望已久的愿望實現(xiàn)了,他獲得了公費到美國舊金山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資格。消息傳到了家,傳到了母校——安徽省天長市十八集中學,作為父親的十八集中學陳玉宏老師,非常激動,多年的教育,沒有白費,回想起陳都的學習、成長經(jīng)歷,他有著說不完的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在教學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外,在家庭教育方面,陳老師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成功的方法。以下便是陳老師的自敘。
培養(yǎng)興趣,給孩子一個好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由于先天遺傳和生活、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總是千差萬別的。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首先培養(yǎng)孩子對知識和學習的興趣。陳都在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對學習的興趣不高,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覺得應該激發(fā)他學習的興趣,就給講沒有知識的危害性,并帶他到新華書店,看著琳瑯滿目的書籍,小陳都眼睛閃著光,稚氣地說:“這里有這么多的書呵!我要把這些書都搬回家。”我說:“光搬回去有什么用,要增長知識,必須看書,認真學習,只要你能認真去看書,我就不斷地給你去買,你說行不?”我從新華書店買來了一些課外讀物,如《山海經(jīng)》、《百家姓》、《小學生作文選》、《數(shù)學習題集》等一些書,一回到家,他就埋頭苦讀,對書的興趣產(chǎn)生了。沒幾天,就把我買的幾本書看完了。
我又從校圖書室,從朋友那里不斷地借書給他看,他什么書都看,可以說包羅萬象:天文、數(shù)學、歷史、生物,本本看得都有勁。當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并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就給孩子一個答案,而是一起探討,一起研究,一同去查工具書。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特別能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小陳都常常會為自己通過看書弄懂了問題高興好幾天。
在娛樂上,我適當處置。我教育陳都學習的時候就應該認真學,休息的時候,就應該盡情玩。他看電視,我從不限時,愛看就多看,不愛看就少看,時逢播放《西游記》,由于有些學生家長不讓孩子看,這些學生央求他講昨晚的“故事”,等講完了,下面是什么情況,電視還沒有放,陳都就在家里看《西游記》原著,第二天,去講給他們聽,他們語文老師當時風趣地對我說:“陳都為了給同學們講故事,現(xiàn)在每天回家都要備課了!”
好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對學生說,學習要講方法??鬃釉疲?ldquo;學而時習之”講的就是方法。上課要認真聽講,課前要預習,課后要復習,要學會整理、歸納,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家中,我也經(jīng)常對他這樣說。
每天晚上睡覺前,他總把課文或英語單詞過一遍,把一天下來的重點復習一遍,才安心地睡覺。
在一次期中考試時,他的試卷中的大題目正確率較高,而填空題、選擇題錯誤較多,我就對他說,問題在于對書中的基本概念還沒有掌握清楚。他聽了以后,認真復習,反復看書,還要求我向他提問題,我一邊看著他的書,一邊提問題,他對答如流。在期末考試中,再沒有上次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
善于歸納是陳都學習方法上的重要一點,他對各科的學習,能注意整理、歸納。記得有一次,我無意中用了他的一張草稿紙,他在整理時,發(fā)現(xiàn)少了一張,就問我,誰動的,我只好實說,他難過得飯也吃不下。我教導他問老師問題時,要在經(jīng)過深入思考后,疑惑不解時,才去問,這對學習才有幫助,而陳都平時很少問老師這一題怎么做,那一題怎么做,總是問:這一部分與那一部分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有一次,在課堂上問數(shù)學老師指數(shù)函數(shù)和對數(shù)函數(shù)的區(qū)別是什么,聯(lián)系是什么?當時老師可能感到一兩句話難于講清楚,結(jié)果就在第二天的課堂上,用了一堂課的時間,講了這個問題,并表揚了他發(fā)問有水平。又如在物理課學習“自由落體運動”一節(jié)后,聽老師講了物體在運動中有一個向下的正速度,同時還有了一個向上的負速度,對負速度如何計算,課本中還未提及,他卻通過自學,得到了解答。
在讀書中能“質(zhì)疑”和“設疑”,通過思考請教老師,達到“解疑”的目的,這是一條好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學會做人,讓孩子終身受益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陳都小的時候,我常給他講故事、講歷史,他至今還保存著一塊紀念像章,那是小學四年級時到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參觀時買來的,在路上我就給他講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希望他長大后成為一個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不能光為自己活著,要像周那樣,以天下為己任。
孩子上小學第一天,我到學校參加家長會,散會以后,其他家長領(lǐng)著孩子走了,我讓孩子留下來,父子倆一起將開會場地上留下來的紙屑、果殼一起拾起,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漠不關(guān)心的人,要尊重他人,誠實守信,自立自強。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他犯多大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決不能動手。
放暑假的時候,他經(jīng)常到小朋友家去串門。有一天,我外出回來,看他不在家,就去找他,他正在別的小朋友家里玩變形金剛,七八個變形金剛放在地上,還有兩三個拆散了。人家的門敞開著,房間里一個人也沒有。我問他,是不是主人家的小朋友讓他玩的,他不吱聲。
這時主人回來了,我主動向他道歉,主人卻諒解地說:“玩是一個小孩的天性,他在拆變形金剛,說明他腦瓜聰明,有動手能力。”說后還借了兩個變形金剛給他?;丶液?,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告訴他:“在沒有得到別人允許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壞孩子才干的事。”他說:“爸爸我懂了,下次再也不會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我平時經(jīng)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小學二、三年級時,自己的鞋子自己洗,自己的襪子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陳都得了感冒,我讓他一個人到醫(yī)院去看病,從掛號、找醫(yī)生看病、劃價、交費、取藥,都是一個人做。在大學期間,無私地幫助別人輔導英語;獲得的獎學金,拿來資助些貧困的大學生;申報出國留學所需要的一系列手續(xù),也是他一個去辦。這些生活履歷,為他今后走向社會,奠定了結(jié)實的基礎(chǔ)。
陳老師的一番話很有見解。“天才”不能創(chuàng)造,但做家長的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開發(fā)孩子天賦中的特長,每個孩子就都能獲得成功。陳都以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走上了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今后的路還很長,我們衷心祝愿他繼續(xù)努力,不斷進取。
家長教育孩子成功案例篇2
李苦禪教子的案例。
李苦禪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八三),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國畫家和美術(shù)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兒子。在李苦禪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畫壇脫穎而出,也頗有造詣。“人無品格,下筆無方”,李燕子承父業(yè),也迷上了繪畫,李苦禪便經(jīng)常對兒子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后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秦檜并非無才,他書法相當不錯,只因人格惡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齒痛恨,見其手跡無不撕碎如廁或立時焚之。據(jù)說留其書不祥,會招禍殃,實則是憎惡其人,自不會美其作品了。”
李苦禪自己說到做到,率先示范。一九三七年北京淪陷了,偽“新民會”妄圖拉攏社會名流為其裝點門面,派人來請李苦禪“出山”:“您要答應了,有您的官做,后頭跟個挎匣子(槍)的,比縣長還神氣哩!”李苦禪不為所動,凜然拒絕。此后,他斷然辭去教學職務,以賣畫為生。
父親的言行,兒了看在眼里,聽在耳里,記在心里,化為行動。““””結(jié)束后,有天,李苦禪叫來兒子,說有關(guān)部門通知前往認領(lǐng)散亂的查抄物品。
他對兒子再三叮囑:“上次葉淺予和陸鴻年把錯領(lǐng)的那些東西都退給咱們了。這正是看人心眼兒的時候,咱們要錯領(lǐng)了,也要不人家啊!”也正讓李苦禪說著了,在李燕領(lǐng)到的“雜畫一批”中發(fā)現(xiàn),一卷二十件黃賓虹未裝裱之作,上有二三件書有李可柒的上款。李燕遵未囑,當即交還工作人員,并立即通知李查柒。李可柒見心愛之物璧還,喜不自勝。李苦禪聽說后,也非常高興。當時在場的友人開玩笑說:“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討幅牛?”原來李可染畫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禪連連說:“物歸原主是做可!”李苦禪逝世后,李燕曾在《風雨硯邊錄──李苦禪及其藝術(shù)》一書中詳細談到此事。由此可見,父親的品格教育對他的影響之深。“干藝術(shù)是苦事”,李苦禪教育兒子從藝,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對兒子說:“干藝術(shù)是苦事,喜歡養(yǎng)尊處優(yōu)不行。古來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窮出身,怕苦,是不出來的。”接著,他結(jié)合自己從藝過程,說:“我有個好條件──出身苦,又不怕苦。當年,我每每出去畫畫,一畫就是整天,帶塊干糧,再向老農(nóng)要根大蔥,就算一頓飯啦!”在父親的教導下,李燕不怕風吹日曬,不畏爬山涉水,長期堅持野外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