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鄧小平舊居導游詞
各位來賓:
衷心歡迎您們參觀鄧小平同志故居。由于鄧小平同志對于我們的社會主義中國以及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所作出的極為杰出的偉大貢獻,被公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當代最杰出的一位世界偉人,因而這座孕育和誕生了這位偉人的故居,也就成了人們普遍敬仰和向往的地方。人們絡繹不絕地到故居參觀,都是為了緬懷這位為振興中華奮斗一生、百折不撓,終于以自己無比的智慧和膽略,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富民強國之路的卓越領袖,更好地學習和繼承他的偉大思想、偉大實踐和偉大精神,激勵我們樹信心、立大志,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許多外國人也懷著敬佩和渴望更深了解的心情,到這里參觀訪問。
今天,各位來到這里,我認為意義更有不同。因為鄧小平同志雖已離我們而去,但黨的十五大已正式將他創(chuàng)立的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道作為黨的行動指南寫入黨章。我們國家正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 21世紀,還因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成功實踐,證明了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英明正確。在這個時候來到這位偉人誕生和度過少年時期的地方,我相信大家的感受和收獲一定是更多更深刻的。
好,現(xiàn)在請隨我走進"舊居"。
映入你眼簾的白墻灰瓦、座東朝西三合院,幽篁環(huán)抱,古樸自然,這就是鄧小平同志舊居。1904年8月22日(清光緒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鄧小平同志就誕生在這里。
這座普通農(nóng)家三合院,位于四川省廠安縣協(xié)興鎮(zhèn)牌坊村,名叫鄧家老院子,是鄧家祖輩經(jīng)過三代人的努力才建成的。整個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其中地壩 212.6平方米),共十七間瓦房,青石地板。北廂房是鄧小平曾祖父鄧心早所建,距今約二百年;正房是他祖父鄧克達所建,距今一百多年;南廂房系他父母所建。
解放前鄧小平祖輩三代就住在這里。
一九五一年,鄧小平家人(繼母夏氏和兩個妹妹)離開時,把房產(chǎn)地產(chǎn)全部交給農(nóng)會,由農(nóng)會全權處理。農(nóng)會將正堂屋和左廂房作為農(nóng)會辦公和開會的地方,其余 15間房分給十三戶農(nóng)民。這13戶農(nóng)民一直住到1987年,由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富了農(nóng)民,手中有錢,加之人口增多,住房擁擠,都陸續(xù)搬出舊居另建新房。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少國、內外游客來此參觀,1981年協(xié)興區(qū)在舊居設立文化站,聘請一位退休千部和一名教師負責接待工作。
1983年秋,四川省文聯(lián)主席、老作家馬識途為小平同志舊居寫了一幅楹聯(lián),代表了人民的心意:"扶大廈之將傾,此處地靈生人杰,解危濟困,安邦柱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斯郡天寶蘊物華,治水秀山,興工扶農(nóng),千載接踵頌廠安。"
每年來舊居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引起各級領導的關注。廣安縣委、縣府對鄧小平舊居十分重視,于1988年初成立廠安縣文物管理所(所址鄧小平舊居),專門從事小平舊居的接待、環(huán)境衛(wèi)生、安全保衛(wèi)等項工作。 1989年2月正式成立鄧小平舊居管理所后,進一步加強鄧小平舊居的管理工作。1992年3月,廠安人劉利撰寫了一幅贊頌小平一生的長聯(lián),五百字,曾獲全國長聯(lián)賽一等獎,現(xiàn)已懸掛在鄧小平舊居北廂房正堂屋。
鄧小平舊居現(xiàn)辟有三個圖片展室,七個文物展室。
第一圖片室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革命年代"共十八幅照片。最珍貴的照片有三幅;一幅是鄧小平在法國留學時留影,當時只有十六歲,戴一頂呢帽、西裝革履,英俊蕭灑,沉穩(wěn)而有大志;二幅是鄧小平與叔叔鄧紹圣(革命烈士)在法國時合影; 三幅是旅法共青團支部成員留影,這福照片再現(xiàn)了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一大批旅法青年積極分子獻身革命、追求真理的豪邁英姿。后三部分是"建國以后"、 "動亂歲月"、"開創(chuàng)新時期"。主要介紹鄧小平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共商國事,表現(xiàn)鄧小平卓越的工作能力和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第二展室共八部分:一部分題為"外事活動",共三十一幅照片,這些照片真實地反映了鄧小平不但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外交家,他接見了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美國會見了美國總統(tǒng)卡特等國外重要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后七部分有"休戚與共"、"鄧小平家人親屬一覽表"、"鄧小平大事年表"、"時代的重托、歷史的選擇"等。搞經(jīng)濟特區(qū),是鄧小平同志親自倡導、親自創(chuàng)辦、親自扶持的新生事物。實踐證明,搞經(jīng)濟特區(qū)是正確的。"九二"南巡期間,鄧小平同志曾深入到工廠、車間、公司實地考察,認真聽取意見,親自觀看高科技表演,受到各地黨政領導和群眾的熱烈歡迎。
第三展室四部分:"前言"、"親切關懷"、"鄉(xiāng)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情系牌坊"。主要介紹黨和國家領導人喬石、王震、鄒家華、張震、李沛瑤等關心廠安發(fā)展建設的照片;"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部分因小平同志14歲離開后,沒有再回過家鄉(xiāng),這里展存的是鄧小平家人: 弟弟鄧墾回到家鄉(xiāng)與家鄉(xiāng)人民親切交談的情景,還有妹妹鄧先芙、女兒鄧琳、兒子鄧樸方、小女鄧榕回到家鄉(xiāng)時留影。 文物分七個展室,第一展室是鄧小平姐妹住房;姐:鄧先烈,曾在重慶特殊鋼廠工作,已退休;妹妹鄧先蓉(童年夭折); 妹妹鄧先芙,曾在四川省辦公廳秘書處任主任等職;鄧先瓊,曾在國防科委工作,后任總政群工部長。房內現(xiàn)存一床,二床頭凳、一大柜。第二展室是鄧小平出生的房間,房內存有鄧小平同志出生的床,是小平生母淡氏的陪嫁床(小平母親淡氏,廣安縣恒升場淡家牌坊人,出身名門望族,祖輩曾任過知府),至今保存完整。柏木質地,古色古香,龍鳳呈祥,雕梁畫棟,三層摟雕,各種圖案渾然一體,實屬一件文物。還有小平讀書用過的書桌,這是一張極普通的長方形書桌。但細細察看,從剝落的厚厚油漆中,仿佛還充溢著油漬的味道,想象得到,當初小平在桐油燈下一手拿書,一手不時地挑著燈芯刻苦學習的情景。少年時期的小平住在此房,一直住到離別家鄉(xiāng)。第三展室小平祖母住房,現(xiàn)存一立柜,一椿柜,一方桌;第四展室正堂屋,是鄧家待客和兄弟姐妹聚集之處,室內存有兩椅,一張半邊桌,八椅四靠;左廂房是小平父母住房,存有高低柜,一圍臺床,壁上掛牌簡介; 小平父鄧紹昌(安文明),成都法政學校畢業(yè),回鄉(xiāng)后教書經(jīng)商,曾任協(xié)興鄉(xiāng)團總,縣團練局長等職,以后長期在外謀事。第六展室是小平弟弟住房,小平弟鄧先修 (鄧墾,曾任湖北省副省長、武漢市市長等職)、鄧先清(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工作)、鄧先冶 (解放后曾任貴州省六枝市副市長,“”中被迫害致死)曾先后住過,房內現(xiàn)存兩床一書桌。第七展室為作坊,現(xiàn)存粉磨、接盆等。
鄧小平舊居地,也是一處風景迷人的地方。
院內盆景別致,花木蔥郁,周圍翠竹掩映,綠樹滴翠,果花飄香,恬靜宜人。夏天這兒是游客的"避暑勝地",親臨其境感受一下曾留有偉人足跡的翠竹林,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情趣呢!
讓我先復述一下鄧小平同志的小女毛毛回到家里的感受吧 "我真想搬過小竹凳拿上一把青竹扇,在這小竹林中坐下,靜靜地,靜靜地聽一聽竹葉的沙響,聞一間竹枝的清香,透過那茂密的枝葉去看太陽……"。
游客們在鄧小平舊居參觀訪問后,來到翠竹林,三三兩兩,在清幽的小徑上,潔凈的石板上,席地而坐,倚竹而立,透過竹林,遠處是幽幽的山,近處是紅黃的水果滿枝頭,寂靜的山村多么閑適! 鄧小平舊居前有兩株鐵樹,1980年從縣委的涵虛園移來,兩株鐵樹連續(xù)數(shù)年開花,每年六月至七月,一雄一雌競相開放,雄花序高二尺,狀如寶塔,色似黃金,香若臘梅,熠熠生輝,蔚為壯觀;雄花形似鵲巢,大如籃球,堪稱一大奇觀。
天氣晴朗時,你站在鄧小平舊居前,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座時起時伏,中高兩低的大山,人們稱之為"筆架山"。
鄧小平舊居院后五十米處,有一條小溪,流水潺潺,碧波蕩漾,時而魚兒躍出水面。這條小溪就是鄧小平兒時游泳戲水的地方。河邊有偌大的一石壩,由淺入深,斜入河底,從此下河真可身不沾污,腳不沾泥。南邊是一片翠竹掩蔭,炎夏時節(jié),兒童戲水樂趣無窮。
距小河三十米處,路旁原有一碑,名日神道碑。清朝時,鄧小平同志祖上鄧時敏曾高中進入翰林院,授職編修,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其母七十大壽時,乾隆皇帝親筆御書"萊采怡顧"賀壽,鄧家便以此為榮。嘉慶年間,朝廷為表彰鄧時敏的功德而賜造神道碑:石碑高三米,寬一米,上刻雙龍擁圣,中刻 "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鄧公神道"。“”期間被毀,現(xiàn)有遺址。
牌坊村名來源于"德政牌坊","德政牌坊"建于清朝,牌坊橫額上書"德政牌坊"四字,下面刻有乾隆皇帝下旨興建的文字,“”期間被毀,現(xiàn)留有遺址。
還有鄧小平少年發(fā)蒙讀私塾的翰林小學(后轉到始設新學的北山小學),現(xiàn)大部完好。
鄧家祖墳,距鄧小平舊居四公里,背山面水,景觀別致,山清水秀,花果飄香。背山名日佛手山,據(jù)說很久以前,佛爺路過此地,一掌劈下,將石頭插為兩半,留下一手指印,手指印在兩石上,后人見之取名"佛手山"。正面是一條河,名渭河,下游一直流到渠江。沿石梯而下,半山腰中,便是鄧家"祖墳"。墳側有一巨石,其狀很象"印盒",上有一坑,常有積水,坑里有一層厚厚的絨毛,稱之印泥,人們稱巨石為印盒石。墳墓共四棺地,葬有鄧小平生母淡氏和兩位祖母。墓碑中間刻有"庚山甲向",兩旁刻有兩幅對聯(lián),一幅是"佛山作保障,渭水繞佳城"; 二幅是:"陰地不如心地,后人須學好人"。喻意深刻而實在,發(fā)人深省。
鄧小平舊居不僅是游人參觀的地方,而且也是青少年教育的基地,四川省委、省政府,已將鄧小平舊居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共青團已將鄧小平舊居列為青少年教育基地;四川省師范學院已在這里設立德育教育基地。
每逢佳節(jié),這兒紅旗飄揚,歡聲不斷。一些黨團組織和少先隊織織在這兒開展活動;新黨員、團員面對黨旗、團旗、鄧小平畫像進行宣誓。這些活動莊嚴而富有意義。
鄧小平舊居還舉行過全國性大型活動,"南巡杯"全國書法大賽在鄧小平舊居隆重舉行。從籌備到開展,前后半年時間,收到全國各地書畫作品一萬二千多件,這些融政治藝術為一體的書畫作品,精品之作有八百多件。"南巡杯"書畫大賽開展時,慕名前來參觀學習的賓客前后十六萬多人。
鄧小平舊居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家鄉(xiāng),吸引了中外許多游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參觀人數(shù)達三十萬人次,九五年達六十多萬人次;近幾年到鄧小平舊居參觀訪問的港、澳、臺游客與日俱增。
各位來賓,你們觀后有什么感想,希望留在我們設置的留言冊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