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
紅石峽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處,距離榆林市區(qū)僅5公里。紅石峽谷長約350米,峽谷東崖高約11.5米,西崖高13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峽內(nèi)榆溪河水穿峽而過直達城西。古代駐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將都喜好到紅石峽題刻以抒發(fā)邊塞豪情壯志,所以紅石峽又是長城書法藝術的一大寶庫。從題字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時“九邊重鎮(zhèn)”的地位。此外,還可以欣賞到宋元時期的石窟藝術。趕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紅山夕照”的風采:夕陽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絢麗的紅石峽風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一)
好,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qū),它是由于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我們要沿崖壁棧道進行游覽,所以大家在欣賞景色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進入紅石峽內(nèi),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峪內(nèi)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nèi)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溫盤峪”。
紅石峽全長近1300米,寬有3—10米,峪內(nèi)溪流清澈見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兩側的丹崖長墻上,有一掛掛珠簾式的泉瀑,競相傾瀉,形成斷崖飛瀑景觀,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點綴,顯得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因此被人們稱為“盆景峽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譽。
從紅石峽出來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臺山景區(qū)最大的湖泊水體景觀。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yè)后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這子房湖東西寬200米,南北長4000米,湖面積800畝,水深呈階梯狀分布,北淺南深,最深出約100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游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xiàn)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
夏季還能在湖面上體驗有水上法拉利之稱的水上快艇,別樣的刺激。
子房湖內(nèi)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還有專家認為是15億年前,體型小,扇徑僅10毫米左右,晶瑩透明,古稱 “桃花魚”,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
好了,朋友們,我們啟程繼續(xù)參觀游覽吧。
好,游客們,我們繼續(xù)向西前行,經(jīng)過了子房湖和漫水橋,映入大家眼簾的有一座山門,上寫“老潭溝”,三個大字,現(xiàn)在叫做泉瀑峽。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民間干旱之苦,不顧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棲身在這里的一個深水潭中,人稱“龍?zhí)?amp;rdquo;,這道溝被稱為“龍?zhí)稖?amp;rdquo;,后有人為表示對龍的敬意,將“龍”字改為“老”字,就成了“老潭溝”。
由于地質(zhì),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劇烈的斷裂構造,形成了東西走向的“U”形斷崖,因而這里出現(xiàn)了東西走向的溝谷景觀,還有又高又陡的崖墻地貌景觀,大家請看,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峽(老潭溝)的盡頭,就是著名的云臺山天瀑,它落差達到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稱為“天瀑”,它也是云臺山景觀之最。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潭瀑峽地處云臺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峽長1270米,峽谷東面,峭壁為聳,蒼巖橫臥;峽谷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爭奇斗艷。
峽谷內(nèi)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來概括最好不過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簾洞盡在眼前。更有唐王試劍石的歷史傳說,岸旁的云臺山地質(zhì)博物館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臺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zhì)特征,普及地質(zhì)遺跡保護和地質(zhì)科普知識。
茱萸峰是云臺山主峰,海拔1304米,這里是歷代文人墨客、僧侶修行的圣地。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處采藥煉丹,并留下藥王洞等痕跡。這里植被茂密、古樹參天,有千年名樹紅豆杉、五角楓樹、太行花森林覆蓋率高達93%,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登臨此峰寫下“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絕句…
云臺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qū)峰峰如畫,巖巖皆景。踏千階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頂,北望太行山群峰,層巒疊嶂;南眺懷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臺山茱萸峰鳳凰嶺的云臺山玻璃棧道,總長400余米,寬約1.6米,在高達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棧道分為兩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懸于千米懸崖之上,與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國大峽谷的“天空之路”,上下臨空,視野開闊。哪怕在膽大的人也會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驚膽戰(zhàn)。整個人仿佛懸空而立,透過玻璃往下望去,不僅山間美景一覽無余,還有一種緊張刺激的快感。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huán)抱,風景秀麗,因寺內(nèi)供奉著一尊金佛,故又稱“金佛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zhèn)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F(xiàn)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寺內(nèi)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臺等諸多景觀。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二)
紅石峽是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勝景,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邊塞風光,更因它是一處大型摩崖石刻群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塞上碑林”。它同時又是中共陜北黨的重要革命活動地點之一。1992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3月27日,江澤民同志饒有興趣地游覽了紅石峽。
紅石峽東西兩壁對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勢湍急,穿峽直達榆林城西。因為此地山皆紅石,故而得名紅石峽。又因山勢雄偉,峽峰高聳,亦被稱為雄石峽。大家面前的這個俊秀的門樓,其門洞上額鐫刻著 “紅石峽”三個字,它是我國著名美術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歲時的墨寶。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學執(zhí)教,是劉志丹烈士的導師。此門樓是紅荷峽的入口處,請大家隨我進去。
站在這里,方圓不是很大的峽谷內(nèi),亭臺樓謝,疊石懸崖,石室古橋,洞壑清泉,盡收眼底,我們也已置身于絕妙的藝術畫廊了。這邊東崖高12米,長250米;對面西崖高18米,長248米。兩壁雙峰對峙,依壁鑿石成窟,史載有明代所創(chuàng)石窟叫窟,窟內(nèi)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題記等,“”中遭受嚴重破壞?,F(xiàn)存大小石窟33處,大多分布在東崖,西崖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連通。
紅石峽東西兩壁除石窟外,還在石窟間、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題匾相連,布滿東西兩壁,琳瑯滿目,幾無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風蝕及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大小題刻120余幅,其中東崖85幅,多為明清以來官吏儒士文人所題。題刻筆力雄健遒勁,諸家書法并存,真、草、隸、篆俱全,還有難得的滿文題刻,筆法各異,鑲刻有別。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橫幅為主,兼有楹聯(lián)、條屏。石刻有題詩、紀功、紀游、題詠等,內(nèi)容多抒發(fā)愛國豪情,贊譽秀美山川。紅石峽實為一大書法藝術寶庫,歷來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嘆為觀止。
我們沿東壁坡路下行。東壁原建有紅山寺,寺內(nèi)有隧道可通“天門”、 “地門”。從“天門”登峽頂,中有翠然閣,“地門”即臨榆溪河谷。據(jù)石窟內(nèi)1487年碑刻 《創(chuàng)建石佛殿記》記載,紅石峽最早開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明成化年間維修后,改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間又重修,更名鎮(zhèn)遠寺?,F(xiàn)在寺廟石窟大多為明成化年間至嘉靖間開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沖毀翠然閣而重建,復稱“雄山寺”。后經(jīng)多次維修。解放后,紅石峽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視和關心,曾多次加固修復。
經(jīng)過我的介紹,想必大家對紅石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識,下面,我們就一同來欣賞紅石峽的書法藝術和石窟風我會將其中的重點向大家作詳細的講解。
“河山千古”為田玉廣、王守基在游覽雄山寺時所題。玉廠為貴州人,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任延綏鎮(zhèn)總兵。王守基為山東人,任延綏鎮(zhèn)守營郡司,后成為田玉廣的副將該題刻贊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聯(lián)防守邊、精誠團結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為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書。李棠,14歲時在榆林考中秀才,18歲赴長安中了舉人。民國年,出任陜西靖邊縣縣長,在執(zhí)事三年期間,深受百姓愛戴,百姓稱頌其 “兩袖清風,廉潔奉公”。1899年,書寫 “功在名山”,贊譽劉宗周、高折五兩位老先生德高望重、業(yè)績昭著。
“大漠金湯”為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延綏總兵龍得勝所題。題詞寓意紅石峽關雄地險,堅不可摧。
“力挽狂瀾”,這塊石刻為1924年4月榆林中學丁級班學生畢業(yè)題刻紀念。當時正處于大革命時期,李子洲同志擔負著在陜北點燃革命火種的重任來到榆林中學執(zhí)教,他提議題刻“力攬狂瀾”于紅石峽,全班同學通過后,校長杜斌丞推薦教務主任崔煥九書寫。題詞顯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凌云壯志。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東壁上的第一個石窟——圣母殿,它的門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頂刻八卦圖。傳說故事中,把天比做父親,把地比做母親,殿內(nèi)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稱做三霄圣母,她們是由中國上古傳說中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女姆媧娘娘演變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傳明成化年間,延綏總兵陳輝年過四十仍膝下無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攜妻來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資金裝圣母,粉飾廟殿,大興土木,擴建雄山寺。次年,陳總兵果然喜得貴子。從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為雄山寺的廟會期,其間香火不斷。
第二個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釋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會納悶,這三人怎公會和平共處呢?因為誰都知道,儒、道兩教歷來水火不容。但在繁榮昌盛的唐代,道教的“無為而治”思想很適合于歷代的撥亂反正,儒教的“仁”、“禮”之風及 “君子”之態(tài)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發(fā)展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三)
“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nèi)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眼前出現(xiàn)了第一潭,即”龍蛇潭”,小寨溝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水多,潮濕,常有蛇蟒出入。相傳有家夫進山砍柴,見有巨蟒在此飲水,蛇大為龍,因而得名。
過了龍蛇潭,有上下或者稱山水兩條道路通往景區(qū)。水路是供游客游覽的,山路是回來的路,水路走不遠,即見有群瀑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個斷層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一個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稱”情人瀑”。
過了減肥石,即是”金龍臥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開闊,”丫字瀑”迎面而來,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開闊孤坦,但見四面青山相環(huán)繞,一塊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這里,供銷游人休憩、乘涼、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淺而清,色彩艷麗,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不管有風無風,池內(nèi)漣漪輕蕩故名之,水池有魚,但魚體透明。水簾洞”處只出山崖上一掛瀑布分散成簾子狀傾瀉下來,此水四季長流,。旁有”獅子頭”,其造型如一頭活生生的小獅子一樣逼真,故名之。
“獅頭石”前整個山崖被水溶蝕而成鐘乳狀,下有兩股水在離地米高處噴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晉時景區(qū)內(nèi)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間煙火,渴飲此泉,餓食黃精,壽至338歲,仍然健步如飛,不減少年。您不妨來嘗一下。
我們進入小寨溝盡端,迎面可見幾塊怪石,有”唐王試劍石“、點將臺,是李世民當年點將收兵的地方。站在”點將臺“上,懸崖高聳,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觀天“;縣崖青苔高掛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下一掛水簾,稱作”鳳尾串珠“。另外還有”靈龜吐珠“、”云龍播雨“”唐王飲馬池“”石舟 “”蝴蝶石“。
(疊彩洞、茱萸峰景區(qū))
子房湖旁有兩條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溝景區(qū)、老潭溝景區(qū);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疊彩洞景區(qū)和茱峰景區(qū)盤恒在此。疊彩洞是連接豫、晉兩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條洞,首尾相連總長4000多米。它是由我縣土專家張有臣設計規(guī)劃的。在外只見一排巨大的階梯層層遞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轉(zhuǎn)彎和 45度以上的爬坡。這就是景區(qū)有名的“暗十八盤”,勤勞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時間修建了這條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巔,只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懸崖,高達萬仞。沿途山峰形態(tài)各異,在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雙駝峰“夢筆生花”等各個景點。
出了十二號洞,迎面而來一塊奇峰異石高立在對面山上,這塊石頭隨著車行視線的轉(zhuǎn)變,可由靈芝、傣族少女逐漸變成一摩登少女。因此處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車前駛片刻,眼前忽然一片開闊,這個景點名為”西瀛觀”,游客到此,都會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肢下這一片湖是我們經(jīng)過的子房湖,一個小時的路程,已經(jīng)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東南即是溫盤肉區(qū)景,相傳古時在溫盤峪居信有九條龍,谷南的白龍和谷北的黑龍經(jīng)常騰云駕霧來到”西瀛觀”品茗賞景,還常常擺下棋局對弈。
上車前行即進入茱萸峰游覽區(qū)源:考試資料網(wǎng)
車蜿蜒而上,進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區(qū),這整個山遍覆大的松柏,楓想喬木,這里屬原始次生林區(qū),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茱萸峰山勢突兀,為云臺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圣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愿,據(jù)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里親切地稱為”小北頂”,就是說這里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
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愿。于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如果誰家的子孫發(fā)達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們家的老人們早年在這里燒了”高香”求來的。
各位旅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位于焦作修武的北國的名山圣水——云臺山。云臺山因其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因此又被稱為“云臺山”。從地理學的觀點看,云臺山在地形上是屬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稱“太行云臺山”。
云臺山北鄰山西省,東接輝縣市,西與方山對峙,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孤原。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巒疊翠,雄奇險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堪稱“園中園”。
漢獻帝劉協(xié)、魏晉”竹林七賢”、唐朝孫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將尉遲敬德均在此留下了歷史遺跡。云臺山山險水秀,氣候涼爽宜人、泉源豐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400多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國內(nèi)外的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 ,懷牛膝,懷菊花,以及茱萸、當歸等200多種。沿公路而上,過了迎賓洞,我們可以看到左邊的山谷相裂成隙。這便是溫盤峪景區(qū)了。溫盤峪峪深80余米,最寬處不過丈余,峪上群山環(huán)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冬曖夏涼,溫度適中,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名溫盤峪。相信大家也親身體驗到了,這里的景色秀幽雄險,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峽谷南北長約1公里,寬3-10余米,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濃縮后的精華,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區(qū)內(nèi)有逍遙石、相吻石、靈龜戲水、雙獅吸水、龜背石等景觀。峪內(nèi)有九龍?zhí)?,相傳為古時九龍棲息之地,分別為白龍?zhí)?、子龍?zhí)丁⒚啐執(zhí)?、青龍?zhí)?、黃龍?zhí)?、臥龍?zhí)?、黑龍?zhí)?、首龍?zhí)兜?,動態(tài)的水流入靜態(tài)的水中,十分美麗。這座湖叫做子房湖,相傳是漢朝著名謀士張良的隱居之地,因張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湖。向西看呢,我們就可以看見對面山巒中有“達摩峰”。相傳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傳教,到達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雜念涌入心頭,于是來到云臺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巒上靜坐。那里人跡罕至,達摩高居山巔,終日與山嵐流云為伴,天靈一片凈化像山一樣入定下來,不久就化仙而去,此處便留下了“達摩峰”和與之遙遙相對的“佛龕峰”。沿湖而走呢,我們就進入了老潭溝、小寨溝景區(qū)。老潭溝景區(qū)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而最有名的莫數(shù)天瀑了。
“天瀑”是云臺山景觀之最,也是中華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寬約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 。外溝內(nèi)還有“私語泉”“波浪石坪”“獨秀峰”“雙秀峰”“路功”等景點。“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nèi)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大家請注意,我們現(xiàn)在要乘車通過子房湖旁的修陵公路進入云臺山的主峰茱萸峰,茱萸峰山勢突兀,為云臺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圣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愿,據(jù)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里親切地稱為”小北頂”,就是說這里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愿。于是有了”燒高香”的說法。至于這到底是不是靈驗,大家可以親自去證實一下,好了茱萸峰到了,請大家下車時拿好自己的東西,爬山時注意安全,兩小時后我們在車前集合,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領略一下云臺山的秀麗風光。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四)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紅石峽,您最好先站在橋上俯瞰一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植被的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而峽底更是內(nèi)藏錦繡,景區(qū)集泉、瀑、溪、潭于一谷,融秀、幽、雄、險為一體,可謂小中見大,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2000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所以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大自然的滄海桑田,十多億年的地質(zhì)變遷,伴隨著無數(shù)次的造山運動。將這些含有石英沙的巖石抬升出地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于巖石中鐵質(zhì)礦物的氧化,經(jīng)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紅色,于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紅石峽的峽谷奇觀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貴賓,先后接待了賈慶林、李長春、羅干、劉云山、吳儀、韓啟德、何魯麗、劉延東、周鐵農(nóng)、張思卿、羅豪才、陳奎元、張梅穎、賈春旺、姜春云、彭佩云、遲浩田等近20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300多位省、部級領導。他們游覽紅石峽后,都對景區(qū)的奇、險、秀、絕的峽谷奇觀贊嘆不已,其中賈慶林主席游覽紅石峽時稱贊道“無與倫比,獨此僅有”,羅干書記稱紅石峽為“景區(qū)之瑰寶”,周鐵農(nóng)主席揮筆寫下“峽谷極品”四個大字,賈春旺檢察長欣然題詞“地質(zhì)奇觀,世上絕景”,姜春云委員長也發(fā)出云臺山風光堪稱“中原第一景”的感嘆。
最新的河南紅石峽導游詞范文(五)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一起來游覽北國的名山圣水----云臺山。
云臺山屬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勢險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鍋,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故得名云臺山。
云臺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東北30公里的修武縣境 內(nèi)。北鄰山西省,東接輝縣市,西與方山對峙,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孤原。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巒疊翠,雄奇險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堪稱”園中園”。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分為三大體系:一、峰岳景區(qū):茱萸峰、三秀峰、疊彩洞、濃秀谷;二、溝谷景區(qū):溫盤峪、子房湖、小寨溝、老潭溝、武周寨;三、宗教景區(qū):真慶宮、萬善寺、玄帝觀、百家?guī)r。這里自然景觀優(yōu)美,人文景觀豐富。漢獻帝劉協(xié)、魏晉”竹林七賢”、唐朝孫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將尉遲敬等均在此留下了歷史遺跡。
云臺山山險水秀,氣候涼爽宜人。這里泉源豐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400多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全內(nèi)外的四大懷約,以及茱萸、當歸等200多種。唐朝孫思邈曾在些采藥練丹,至今這一帶山區(qū)還流傳著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在云臺山景區(qū)售票處,有一村莊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勢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為”翠屏峰”,峰頂有”閻王鼻”。你看那閻王仰臉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當?shù)厝苏f此閻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晝斷陽,夜審陰,是當?shù)氐闹髟?,權力至高無上。
在閻王鼻山腳下,有一佛教廟祠,即萬善寺??邕^山門,為彌勒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這尊像是泰國捐贈的金佛。你看那佛像胸間的“”(音萬),意為太陽光芒四射或燃燒的火,后來作為佛教吉祥的標記,以表示吉祥。寺院的后門,有一小溪自高處流入清池,是優(yōu)質(zhì)的礦泉水,泉旁小廟,是財神爺,他雖不能名列佛寺,但來燒香的人,卻也不忘燒柱香,以求財旺。
沿公路而上,過了迎賓洞,左邊的山谷相裂成隙。這便是溫盤峪景區(qū)。峪深80余米,最寬處不過丈余,峪上群山環(huán)抱,致使這又窄又深的峪內(nèi)空氣不能與外界的空氣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冬曖夏涼,溫度適中,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名溫盤峪。這谷南端的瀑布名為“白龍瀑“,傳說白龍在此居住。
走過山壁間開鑿的隧洞,我們進入溫盤峪景區(qū)。首先直入眼簾的是“一線天“。人行其間山體相合只留下一線天地,甚是奇妙。
景區(qū)內(nèi)秀幽雄險,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峽谷南北長約1公里,寬3-10余米,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濃縮后的精華,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區(qū)內(nèi)有逍遙石、相吻石、靈龜戲水、雙獅吸水、龜背石等景觀。
峪內(nèi)有九龍?zhí)?,相傳為古時九龍棲息之地,分別為白龍?zhí)丁⒆育執(zhí)?、眠龍?zhí)丁⑶帻?、黃龍、臥龍、黑龍、首龍等,因峪內(nèi)司溫,潭水常年氣溫在10度左右,夏季水涼不宜游泳,但卻是冬泳的好云處。行至黑龍?zhí)?,一持瀑布從山壁間噴薄而出,如堆雪飄楊,十分壯觀。動態(tài)的水流入靜態(tài)的水中,十分美麗。
在漢朝初建國后,張良在幫助劉邦建立漢業(yè)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劉的毒害,再三懇求,告老還鄉(xiāng)而去。張良回到家鄉(xiāng)之后,仍然坐臥不安,覺得還不太保險,便偷偷地微服出午,隱居到了去臺山。因張良字子房,故此處的村莊叫:子房村“,源叫“子房湖”?,F(xiàn)在的景區(qū)是在原有湖泊上加高修建的,湖面300余畝,長約8華里,最寬處300米,水深呈階梯狀分布,北淺南深,深處約地100米,水容量為1億立方,是一中型水庫。
沿湖而行,可見對面山巒中有“達摩峰”。相傳印度僧人達摩 來中國傳 教,到達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雜念涌入心頭,于是走出寺廟,要找一處絕妙的靜處修行。后來就來到去臺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巒上靜坐。此處人跡罕至,達摩 高居山巔,終山嵐流云為伴,山靈一片凈化像山樣入定下來,不久即化仙而去,此處則留下了“達摩 峰”和與之遙遙相對的“佛龕峰“。
在子房湖西畔,可見一溝名”黃楝溝“,里面景色宜人,最奇處是溝朝天伸展而出的幾個山峰,相連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獨家獨戶的自然小村莊。古時,苛捐雜稅 沉重,有人躲在佛掌峰 上,開墾良田,遍栽果樹,在上邊過起了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生活。躲過了官府的索取,無憂無慮,快樂似神仙,故給自己的家園名之“天堂”。
再往前走,即見子房湖盡處,有兩個小村莊繞子房湖東西而扎,這即是子房村,是張良的后世子孫繁衍而成的。在隋末唐初,劉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屯糧食、兵器,故后人稱之為“東倉”“西倉”。
老潭溝景區(qū)的特點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沿水路溯水而上。山勢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