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程的心得
寫心得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積累起來,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閱讀課程的心得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閱讀課程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1
課程設計是很重要的一門專業(yè)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要求的必修課,也是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考的內容,在筆試、面試部分所占比例都很高。是我們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關鍵學科,同樣是在正規(guī)幼兒園立足的根本。
課程設計是由王老師主講的,王老師非常的耐心細致,課堂氛圍非常好,王老師不厭其煩的親自過目所有學生設計的教案,幫助我們精雕細琢自己的教案,大家都過關之后還會幫助我們準備教具。直到結合教案、教具實戰(zhàn)演練。這是個不容易的過程,不過這卻是成為一名合格幼兒教師的必經過程,也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學好了這個重要科目我們的課堂才會變的生動有趣,才會吸引住小朋友們,賦予課堂生氣與靈性,進而贏得各方面的信賴。
沒接觸幼兒教師這個職業(yè)之前,我僅僅對它有片面的認識,現在體會并懂得了,孩子們歡聲笑語的背后,是需要幼兒教師付出心血與汗水的。幼兒教師無疑是偉大的職業(yè),我也會付出自己的努力,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辛勤培養(yǎng)祖國的花朵,不負母校栽培。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2
為期八周的構成研究課程讓我感觸彼深。自感覺這門課程的新鮮有趣到苦惱制作的困難,再到體會學習這們課程開闊思維的樂趣。這每一步每一時期在現在回憶起來都是學習中成長的寶貴歷程。構成研究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其中充滿樂趣也極富挑戰(zhàn)性.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到該"如何做"這要比整天在理論中找尋答案更有意義,這是顯而易見的.
構成是物體有序形成的要素,設計離不開構成,平面構成,是一種視覺形象的構成,是將點、線、面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排列、組合,產生出無窮變化的圖形,從而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它不同于繪畫,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圖案,它實際上是一種帶有某種規(guī)律性、抽象性的圖案的設計。抽象圖案依據從具象形態(tài)中提取的視覺元素如點、線、面等,運用點的分布,線的節(jié)奏變化,面的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對比,形成不同的空間變化、組合關系,表現情感、韻律和力量。平面構成可以使畫面的關系,幾何化,圖案化等等,通過組合規(guī)律和構形技巧,幾何作圖的基本方法,構思、設計、表達,使設計內容更加藝術和完美。
立體構成是以純粹的或抽象的形態(tài)為素材,探討更合理,更完美的純形態(tài)構成。它把感性的與理性的統(tǒng)一結合起來,按視覺效果,進行設想來構成理想的形態(tài)。
學習立體構成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新的形態(tài).提高造型能力,同時掌握形態(tài)的分解、對形態(tài)進行科學的解剖,以便重新組合。立體構成的原理和思維方法為我們提供廣泛的構思方案、為積累更多的形象資料,從中選優(yōu)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掌握構成形態(tài)的認識是由淺到深,從自然形、變形、夸張到裝飾形象,從提煉歸納到抽象形態(tài)的復雜過程。立體構成也是以自然生活為源泉,它可分解為點(塊)、線(條)、面(板),作為形態(tài)要求的形體,可在自然形態(tài)中找到根據。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從宏觀到微觀,無不具備特有的物象形態(tài)而無所不在。
立體構成和平面構成的學習步驟是一樣的,都是有點線面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個點同時出現時,強弱對比程度高的點將成為視覺中心,這是構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個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視覺中心,雜而不亂,亂而不失中心。
立體構成與平面構成不同的是,它是有體量的。體和量難以分割。如果作品體量不明顯,那就不夠立體,通常會被老師點評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給人以舒適,堅硬,令麼,還是親和的感覺,除形狀外,體塊的質量也在視覺感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立體設計離不開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紙做出來的和用鐵絲做出來的東西,不僅感覺不一樣,還關系著作品的成敗。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質才能做出效果。可以運用各種材料,哪怕是廢物,能使你的作品發(fā)光,就是有用的東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體構成可以說是對平面、色彩與空間的綜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關形態(tài)的所有可能性,這就要求從理論上加強對造型觀念的認知,從諸多方面進行形態(tài)要素的分解、重構等視覺綜合訓練,從而加強對形態(tài)的全面理解和意識升華。作為形態(tài)這個研究的主體,我們除了對造型結構的把握外,還應在構成造型的材質和空間環(huán)境的互動上重點加強訓練。
通過老師展示優(yōu)秀的構成作品,以及構成設計演示,讓我們從直觀上對構成設計中的美感產生吸引力,從而在思維上產生一種對它的興趣性,使我們更會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望。老師對我們積極開拓對構成設計的學習興趣性,已經讓我們了解構成設計在日常生活中諸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封面設計、染織設計、標志設計等都是構成設計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激發(fā)我們對構成設計的學習興趣性
但這只是個開始,想要更好的學習這門課還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研究。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3
學期就快要結束了,到了最后一周居然還有軟件工程課程設計,還要考試真的有點忙啊,不管怎樣還是好好干吧,把對工程的理論研究、學習成果用于實踐也是一種檢驗學習成果和提升工程能力的有效手段嘛。
工作內容安排
軟件工程課程設計的第一天拿到題目,聽取老師對于課程設計的要求、要完成的工作、預期要達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項。然后分組、討論和確定選題。這真正的課程設計才算開始了,經過組長,組員的反復研究、論證后一致決定選擇:實習題目4:開發(fā)一個基于Web的BBS系統(tǒng),包含一般BBS所具有的功能,如用戶注冊、用戶信息管理、發(fā)貼功能、貼子管理、主題詞查詢、用戶信息修改和查詢等。
這個題目對于現代化的網絡交流來說發(fā)展的成熟而且符合當代互聯網大眾的網絡需求,符合現代網絡對信息分享討論的愛好,我們一致預測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也將會是非常流行的一種交流介質。
確定選題后我們開始軟件開發(fā)的第一步,需求分析,詳細設計等內容,分塊分工完成模塊,我分到的主要部分就是分析論壇里面的帖子內容,用戶的愛好,然后解決用戶的索引需求,把用戶的索引需求智能的、友好的呈現給用戶,把這部分的代碼編寫,測試,把用戶界面做好就是我接下來幾天的工作內容。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把我的這部分內容做好,做得完美,我的好好的分析一下,對全組對整個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又認真分析了本部分的內容和本部分要實現的功能,對本部分實現的主要思想理清,認真設計界面,還有對隊員們的模塊能有效的結合起來,讓他們的模塊也能有效的供我使用,做好我的接口也方便其他模塊與此的銜接。
問題與解決
在本次課程設計中遇到了好多前所未有的問題,第一次接觸HTML網頁開發(fā),第一次邂逅JSPweb應用程序開發(fā),第一次有了原來開發(fā)應用程序是需要數據庫的,對于這些都是第一次接觸,需要了解HTML的基本語法,需要學習JSPweb應用程序webapp的開發(fā)方法,需要實踐配置數據庫TOMCAT、SQLsever,居然有這么多的東西需要從頭來,對于這些方面我就像一張嶄新的白紙,怎么能在短短的四五天時間內將這張白紙繪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呢,這是我們面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沒有找借口,我們沒有懶惰,我們更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到圖書館“大采購”求資料,找到想要的.,真想把圖書館搬到課程設計實驗室。接下來就是根據我們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內容分模塊編寫網頁源代碼,修復bug,測試代碼,連接數據庫這樣我們的全新的基于web的BBS論壇就成功上線了。
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而是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的原計劃日程上的內容越欠越多,由于對HTML、JSP不熟悉代碼沒寫好,測試無從談起,數據庫連接遇到了一堆錯誤代碼比如SQL01000、08001錯誤,這些每一樣東西解決起來都是有難度的,百度一下還是不知道這么做,只知道了時間過得比想象的要快多了,得到的體會就是“百度一下,你的時間就沒了”?,F在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真的太不給力了,如果有來世我一定好好學習各方面知識,哎!好像扯遠了。時間真的很快,周六就要考試了,已上三年大學的我們都知道考試比神馬都要重要,我們就開始了學習和實踐結合的生產方式,據說這是最有效、最給力的,希望如此!
收獲與體會
課程設計總會是要結束的,不管做得怎么樣總歸是要給老師看看我們的成果的,都做了這么多天了,成果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是收獲還是有的。這期間學到了HTML網頁的編寫方法,一些HTML的基本語法,也能編寫出一個簡單的網頁,對于互聯網應用程序的開發(fā)還要了解和解決網絡帶寬的限制,服務器響應的時間比,知道了這么安裝和配置TOMCAT服務器,在期間學習了UML用例圖的繪制,軟件工程開發(fā)的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軟件開發(fā)文檔編寫的方法和實踐,人機交互應用程序開發(fā)時人機界面的設計,人機對話的實現,人性化的界面設等是需要認真努力做得,要充分考慮用戶的感受和體驗。覺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也不過如此,還是知識裝在大腦里比神馬都要重要,比任何來的知識都要詳細和易懂。打字速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努力與改進方向
經過本期的軟件工程課程設計,發(fā)現了學習和實踐中的不足?;ヂ摼W的基礎知識知道的太少了,相反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還很多,在下學期要開設一門計算機網絡課程,現在生活已經不能離開互聯網了,不管以后是否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這部分都是需要認真學習的,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fā)需要認真理解與提升。軟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不充分,軟件開發(fā)方法的體會這些都是需要以后改進和學習的,軟件開發(fā)中的各種文檔編寫能力還需要提升,在以后學習和實踐中認真總結和完善,參考他人的軟件工程項目,體會優(yōu)秀軟件工程的思想。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有覺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是重復的生產車輪的思想來坐事情,要對前人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學習、參考和引用別人的先進研究成果,重視團隊的協作,虛心的學習精神。
這期間得到了老師的悉心指導,得到了隊員的理解,得到了同學們的熱心幫助,謝謝你們!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4
ERP是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tǒng),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yè)的先進管理思想,erp上機是最好的實踐。
通過一個學期的ERP實驗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操作,帶來的感受是觀念上的轉變。由于我們的課程是在還沒有學習ERP沙盤模擬的基礎上進行的,單純的上機實驗操作帶來的問題是感受可能不及上了沙盤模擬課程的深,而且對于一些方面的理解也不會很透徹,但是上了一學期的課程,至少也算是給自己帶來了一些變化吧。
在上ERP實驗課程里,我經常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導致實驗沒發(fā)進行下去,有時候為了查找一個小小的錯誤漏洞,不得不回到前面幾章節(jié)去意義查看,而大部分的情況卻是問題沒辦法查出來。這個時候只能是應用標準數據,這是我不愿意的,但卻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這種情況總結起來也有三四次了。而回想起來,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絕大部分不是知識技能和技能操作水平方面導致的,而是由于在操作上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正如古老的傳說一樣“一只釘子,害死了一支軍隊?!?/p>
通過幾次的失誤我深刻的認識到了每一個操作步驟對企業(yè)存亡的關鍵,ERP系統(tǒng)是對企業(yè)物流、資金流、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軟件系統(tǒng),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的管理。軟件的應用是將跨越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yè),為了達到預期設定的應用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統(tǒng)能夠運行起來,實現集成化應用,建立企業(yè)決策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做好企業(yè)ERP我們就是要把經營管理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商、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幼小地安排企業(yè)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yè)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市場上獲得競爭優(yōu)勢。
通過該實驗,對所學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最后都得以解決。然而通過這些錯誤,使我對這些知識點更加印象深刻。
ERP是一門十分有用的學科,通過對其認真學習,可以學習不少先進的管理思想。ERP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通過對其學習我感覺是對有些科目的一些回顧和綜合,像會計學、管理學等。
之所以對ERP的操作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關卡,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經驗。通過對ERP的學習尤其是上機實驗我更發(fā)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弱,雖然理論上頭頭是道,可真正做到電腦跟前時,頭腦反應速度似乎很慢很慢,即便對里面的相關知識點都有相當的了解,操作起來感覺也是力不從心,這可能是與自己平時不注意鍛煉動手能力有著直接的聯系,另外經驗不足也是一個原因。
通過對ERP系統(tǒng)的學習,我已經對其管理理念與具體操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上機課上我們重點學習了采購系統(tǒng)和生產系統(tǒng)。
人生也是如此,其實在我們周圍,別人比我們表現得更加優(yōu)秀并不是因為她真的比你優(yōu)秀多少而是別人比你更加注重細節(jié),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所以從上機實驗的不夠細心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給我的晶體就是人生當中也應該事事都要兢兢業(yè)業(yè),不要因為細節(jié)上的疏忽而導致后面整個結果的變化。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5
為新學期能更好地使用新的課程標準(2021版),尤其是一年級教師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20__年10月27日,我有幸參加了在金雀山中小舉辦的講座——新教材培訓會。此次培訓由曹雪鶴和王德鵬老師主講,在兩位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和深度挖掘下,我對改版后的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改版后的新教材在版面設計上更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征。本書變大了,書本里面的圖畫更加鮮艷更加生動了。新教材所設計的情境、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圖畫風格和色彩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變枯燥無味的數學學習為富有兒童情趣且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探索活動。新教材無論是在內容的選擇還是在呈現方式上,都注入了新血液、新精神,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充滿了時代氣息。新教材在內容上所做的調整,更是體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新教材在內容做了如下調整:
一、加強了知識的準備性。一年級剛入校的孩子要在角色上實現成功的轉換需要一個過渡時期,第一單元《準備課》刪除了比高矮、比長短等與數學學科關聯不大的內容,調進了一年二期的《位置》,但刪除了左右的相對性,這樣的調整更貼近一年級學生的實際,讓學生能在數一數和說一說的過程中愉快的適應一年級的新生活。
二、降低了知識的難度。一年級的許多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都深有體會,有些知識過早的教授給孩子,他們很難理解和掌握,有時不得不強行灌輸,這給教學帶來了許多的困擾和難題。新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更加科學合理,分散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編排,將認識平面圖形移至下冊,這樣就減少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互相干擾;將《認識鐘表》這一單元的認識半時移至二年級上冊,減少了半時對整時的干擾性,這樣的調整更加符合孩子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新教材還加強了對知識的整理,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前后知識的聯系,并注重對知識的滲透,填未知數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內容出現,而是以多種形式逐步滲透在練習中,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這一知識難點。
三、注重對孩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與過程。
新教材提供鮮活生動的場景后,非常注意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澳阒懒耸裁?”——“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讓學生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可以體會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問題的解決,還讓學生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為教學評價提供了線索,更強化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新教材還增加了數學的背景知識,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豐富了孩子的數學視野,能更好的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
此次培訓,老師們都有很深的體會和感悟。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對教材的正確理解和深入鉆研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因此,認真研讀新教材,領悟其中的精神和內涵,才能更好的踐行新課程標準。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6
自從新課標頒布后,幾個重要概念讓我印象深刻,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育人價值概念
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淀、傳承的任務,語言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主要部分或載體,文化的血脈、DNA都體現在語言方面,所以我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銘記,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三觀的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小學階段打好基礎。
這次新課標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實踐落實時應該做到四個字:潤物無聲。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義,應當做到適度教化。
二、語文核心素養(yǎng)概念
舊課標只提了“語文素養(yǎng)”,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學修養(yǎng),沒有那么明確的界定,而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yǎng)”,更明確,界定更清晰。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長期以來“語文是什么”“教什么”“學什么”“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個更根本”等爭論。
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方面,三層次。這樣分用心良苦。但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東西是語言文字運用。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把其他幾方面帶動起來,融匯到一起,這樣來理解比較好。
這幾個層次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這是義教課標的亮點,也是以前語文教學的弱項。這次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chuàng)新的追求,并以此來推動我們的教學。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chuàng)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我們對待傳統(tǒng)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主義思想,要存精華去糟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不是一項一項完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思維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基礎,這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意識。
三、學習任務群概念
學習任務群是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么去落實的概念。小學提出了六個任務群。
首先要理清楚學習任務群和課標之間的邏輯關系:課標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課程目標,一是課程內容。程內容就是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就是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說就是教學內容。
現在所說的六大學習任務群,其實就是六大學習內容,其實和前面版塊課程目標是相通、甚至重復的。寫出來是為了分出來強調,但我們一線教學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學習任務群首先是作為一種清晰化、集中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容;其次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現在通行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qū)別,強調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為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tǒng)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為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是為了改變這一切,讓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著任務進行伙伴式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
小學低年段主要是識字性的閱讀,思辨能力比較弱。怎么做學習任務群?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以前那種大量刷題的做法,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級都是以單元為主,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群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群中的某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理解它的好處,減少灌輸性學習,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具體來說,六個任務群怎么落實,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么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
實踐中還要注意:群文教學不能取替單篇教學,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更有條理,也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但我們不要理解為就是組織活動,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明白,然后才能開展活動。不要給老師規(guī)定講的比例,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四、整本書閱讀概念
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閱讀量不夠,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yǎng)是上不去的。有閱讀量和閱讀面,點撥才有效。小學是最好的讀書時間,應鼓勵開展整本書閱讀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網絡化的閱讀習慣,給學生磨磨性子。
小學里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也屬于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在小學階段的實踐,按照現行教材的方法推進即可。平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閱讀方法,激發(fā)他們愛上讀書的習慣,但不要在教材里完全定死,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閱讀。越是指定,規(guī)定動作太多,學生閱讀的興趣越低。整本書閱讀雖然是課標的一部分,但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閱讀擴充化,不要搞過分多的活動,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不要過分苛求。
這幾個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學的規(guī)律、教學的個性、老師的主動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徹了這幾個重要概念,才可能真正讀懂新課標,才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7
這次數據庫課程設計用的是MicrosoftVisualFoxPro6.0,而我們平時用的MicrosoftSQLServer2000,雖然對VFP完全陌生,但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們近乎完美的完成了課程設計。當然過程是艱辛的。
面對著完全陌生的操作環(huán)境VFP,許多同學開始埋怨,要求用SQL,用我們學過的ASP等來完成設計。但我們慢慢發(fā)現用VFP做課程設計其實很有優(yōu)勢,于是它的這個優(yōu)勢激發(fā)了我們去了解它的欲望。老師先將VFP中基本的建數據庫,建表以及建表單等向我們演示了一遍,我們也仿照著做了,發(fā)覺并不是很難。但想到這次課程設計做的是一套學生學籍和成績管理系統(tǒng),我們又開始茫然了。那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可以讓文字循環(huán)移動的代碼,這使我們產生了好奇心理,有了快速了解它的沖動。因為用面向對象的語言做特效,這還是第一次。下課之后我把那段我們不了解的語言寫的特效代碼發(fā)到了VFP論壇上請人幫忙解釋,最后我們完全理解了那段代碼的意思。
這次課程設計我們克服了炎熱的天氣(學校機房之前沒裝空調……后來設計完才裝……),也克服對新知識的恐懼感以及畏難情緒。我們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團隊中如何交流、如何分工,如何集體討論難點。我們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技術論壇,共享的實例等)。
我們喜歡這次課程設計的感覺,喜歡編程,喜歡團隊交流。
閱讀課程的心得篇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學1》教材在欄目設置上較以往教材有很大的突破:該教材“節(jié)”層次下設置了“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科學視野”、“科學史話”、“實踐活動”、“實驗”、“學與問”、“資料卡片”和“提示”等大量欄目、在“章”層次下設置了“整理與歸納”等欄目。這些欄目一方面體現了教材與學生“對話”功能,有利于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另一方面體現教材內容開放性、靈活性的特點,不僅豐富和拓展學生知識面,而且為學生進一步收集資料、解決問題提供一定的引導。
“思考與交流”是新教材突出的欄目之一,以《化學1》第一、二章為例,兩章共5節(jié),在10處設置了“思考與交流”欄目,提出16個問題(以“簡答”、“填表”和“列舉”等形式呈現問題)。這些內容的設置不僅大大豐富了教材的內容和視野、為教學提供方便,同時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有效的條件。下面談談對該欄目的認識。
一、欄目設置意圖
認真分析第一、二章“思考與交流”欄目內容,可以發(fā)現:從教材編寫的角度分析,設置欄目的意圖主要有以下五種:
1.引出將要學習的新課題。
思考與交流(P5) 你知道沙里淘金嗎?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質將金子從沙里分離出來的?如果有鐵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將鐵屑分離出來?
該欄目安排在“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知識學習之前。欄目的設置,引出(揭示)將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對本欄目問題的思考、討論與交流,學生不僅明確新學習任務,而且明確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意義,同時通過對“鐵屑分離”方法的歸納,為混合物分離提純的學習奠定基礎。
2.歸納總結所學的內容。
思考與交流(P5) 根據你做化學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想一想在進行化學實驗和探究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將注意事項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與小組同學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在班上交流。你能舉出經歷過或所了解的發(fā)生安全問題的例子嗎?
該欄目安排在第一章“化學實驗安全”內容學習之后。很明顯,安排這一欄目的目的在于學生明確實驗安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歸納總結目前所學的和以前實驗與探究中遇到的“實驗與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并通過對相關問題的交流與討論,共享集體思維成果,使得對安全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更加系統(tǒng)與完善。
3.深化拓展所學的知識。
思考與交流(P7) (1)如果要除去粗鹽中含有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鹽,應加入什么試劑?可參考資料卡片中相應物質的溶解。(表格略);(2)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考慮所加試劑的先后順序、試劑用量,以及試劑過量后如何處理等。你設計的除去離子方法中有沒有引入其他離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除去?
基于初中學習的實際,學生對除雜過程的綜合優(yōu)化處理的掌握是不夠深入的。教材設置這個問題,主旨就在于對離子除雜知識作深化拓展。該問題強調在離子除雜時,不僅要考慮采用什么試劑,而且還有考慮“所加試劑的先后順序、試劑用量,以及試劑過量后如何處理等”。通過本問題的思考與討論,相信學生對除雜應該遵循的原則(要求)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對除雜問題的認識更加完善,超越初中化學關于除雜的實驗要求。
4.遷移應用所學的知識。
思考與交流(P27) 請參考酸的定義,嘗試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
該欄目安排在“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專題學習之后。由于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已經刪去了該部分內容(目前仍在使用的初中化學教學大綱對“電離”也降低了要求──改為“常識性介紹”)。因此,從電離的角度概括酸、堿和鹽的本質(或概念)知識對初中畢業(yè)生來說也是陌生的。在“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知識學習中,課本從電離的角度分析了酸的本質。而本欄目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電離”知識概括出堿和鹽的性質,因此它的作用在于對電離知識的遷移應用。
5.明確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思考與交流(P20) 請從其他方面收集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討論對它們進行分類的目的和意義。
明確知識的價值與意義,能夠激發(fā)學習者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該問題安排在“簡單分類方法及其應用”專題中,要求學生“請從其他方面(課本介紹了‘物質分類和化學反應的分類’等內容)收集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討論進行分類的目的和意義,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分類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并切身體驗科學分類方法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二、欄目教育功能
不同的欄目往往承載著不同的教學任務,同時不同的欄目也將體現不同的教育功能。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化學I》“思考與交流”欄目,可以發(fā)現該欄目具有如下的教育功能:
1.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現代學習論指出,學習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在于問題。因為只有問題,才能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八伎寂c交流”欄目正是根據這一理論,在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設置若干個問題,通過問題設置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且欄目中的問題,指出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進行意義學習的心向,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定向和引導作用。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從學習歷程來看,“思考與交流”所經歷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從“問題思考 交流 結論和體驗”的單向、線性的過程,而是如圖所示的多向、循環(huán)、立體的過程。
從流程圖可知:“思考與交流”學習的第一階段是感知并思考欄目提出的問題,這一階段強調學生自主思考。如果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則需要重復該過程,直至問題解決;然后進入第二階段:與小組同學交流。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將自己得到的結論和形成的觀點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通過交流后,如果達成共視,則順利完成“獲取結論和體驗”的最終階段;如果不能達成共視,將產生新的問題,進入新一輪的“思考與交流”,直至達成新的共視。因此,“思考與交流”欄目設置強調學生自行思考,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有效條件。而且欄目強調通過讓學生將自己所思、所想與同伴進行交流與討論,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同時又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評價:不論在“交流”還是獲得“結論與體驗”階段,學生都將根據自己的思考和與同伴交流的情況進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確、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處、不足在哪里、如何改進等,并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作出調整、改進和完善。因此,“思考與交流”欄目很好地“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進行自我反思評價”。
3.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
“思考與交流”欄目的設置總是為解決某學習問題,而且要求學生先思考后進行討論與交流(在16個問題中,有7個直接提出“與同學交流”或“在班上交流”的要求)。因此,這些問題不僅很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和訓練思維,同時給學生提供體驗與實踐、合作與交流等機會。所以“思考與交流”欄目總是能夠有側重或全面地落實《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促學生在上述三個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進一步提高學生未來發(fā)展所需的科學素養(yǎng)。
思考與交流(P29) 離子反應在混合物的分離、物質提純、化合物組成的分析和鑒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請你舉出幾個具體的實例,并與同學交流。
上述例子很好地體現新課程強調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的整合。具體表現為:
目標分類
具體發(fā)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
2.了解離子反應在混合物分離、物質提純、化合物組成的分析和鑒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獲取信息的能力;
2.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與同伴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2.了解化學知識(離子反應)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感受化學知識的價值與魅力;
3.了解水污染等知識,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三、欄目實施建議
“思考和交流”欄目不僅呈現了學習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而且指明了學習方式(采用思考與交流的方式),并希望學生通過指定的學習方式解決提出的問題,從而掌握知識、體驗學習過程的方法和情感。由于思考與交流活動(包括感知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討論、反饋評價以及獲得體驗等環(huán)節(jié))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學過程中,只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考與交流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切切實實地發(fā)揮欄目應有的作用。相反,如果老師直接把答案呈現給學生,這無疑浪費學生寶貴的思維素材,失去欄目設置應有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的作用做好“鋪路搭橋、收放結合、及時反饋”工作,從而有效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思考與交流活動。
1.鋪路搭橋
受學生本身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制約,高一學生的主體性還夠成熟。因此,教師要做好“鋪路搭橋”工作?!颁伮反顦颉?,不僅要在知識與方法上做好鋪墊,而且在情感上也要做好鋪墊。知識與方法的鋪墊主要體現在:首先,要不斷地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概括與歸納的方法、比較與聯想的方法等,讓學生掌握有效思考與交流的原則與方法,促使學生有效地思考與交流;其次,對一些綜合性強、難度或者跨度較大的問題,必須做好層層分解,使問題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能夠入手思考討論;第三,幫助學生揭示所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和已學知識與經驗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討論內容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提高思考、討論與交流的質量。而情感上的鋪墊,主要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思考與交流”的情景。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與學生同樣的好奇、同樣的興趣、同樣的激情,融入學生中間參與“思考與交流”,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tài)將思維發(fā)動起來,動腦、動手并動口,大膽地發(fā)表見解、與人交流、探討。在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上,做到“寬松但不放任自流、嚴肅但不過于緊張”。
2.收放結合
首先要 “放”。即教學過程中,要給足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進行思考(根據欄目提出的問題去思考)、主動交流(在思考的基礎上表達與交流)和深入反思(在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因為不論是思考、還是交流、直至最后階段的反思,其行為主體都是學生,誰也無法替代學生去完成。因此,只有充分放手,給予時空保證,才能充分發(fā)揮欄目的教學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決杜絕因為學生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全面,思考和交流的效率不高就采用包辦代替。其次也要“收”。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因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放手不管,而應有針對地“收”。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一學生,由于其主體性不夠成熟,思考往往成為胡思亂想、交流討論也變成信口開河、人云亦云,無法實現對“思考與交流”欄目指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討論、得到自己初步的結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并用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由此形成新的觀點、更為全面的結論和方法的功能,因此要有針對地“收”。所謂“收”,不是包辦替代,而是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學生緊扣“思考與交流”欄目的要求、緊緊圍繞所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開展思考與交流。如何有效地“收”呢?就是要求老師針對學生思考與交流的情況,采用正面引導、反面強化、正反對比的方式,對所思考與討論的內容作必要的強調和補充,使學生的思考與交流活動能突出“思考與交流”欄目的主題內容,有的放矢,提高思考與交流的效率。
3.及時反饋
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問題的綜合程度,經過學生自身努力和小組共同探討所得到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但不一定是最優(yōu)化的;也可能涉及部分內容,但不夠完整、全面;甚至答案可能是錯誤的、或者表達欠科學性和條理性。這就要求對“思考與交流”的結果及時予以反饋。教學時,教師要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思考與交流”活動中,及時認真觀察學生活動的表現并聽取學生交流的內容。對活動過程中觀察到的好的現象、所聽到獨到見解等,給予充分肯定、表揚與鼓勵;而對活動中不好的表現、錯誤的答案要及時予以糾正;對不完善的內容要及時予以補充等。從而做到肯定正確、糾正錯誤、完善答案、激發(fā)情感等。上述工作可由任課教師完成,也可以由學生代表、小組代表在教師的指導與協助下共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