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巨響觀后感
東方巨響觀后感
《東方巨響》是一部于1999年在中國上映的紀錄片,該片獲得2001年第二十一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戳藮|方巨響,觀眾有哪些感受呢?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東方巨響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東方巨響觀后感篇一
上周二政治課,一進教室老師上來給放一個電影,還要交篇觀后感,也算挺稀奇的。寫觀后感,念想起來似乎要回溯到小學的時候,去電影院看電影,回去后布置一篇作文,于是習慣性地,我的腦中又有些發(fā)白。
于是我懷著這樣緊張的心情看完了《東方巨響》,其實聽名字你或許就能猜到,這是一部關于中國“兩彈一星”事業(yè)成就的記錄片。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橫空出世》,之中描繪了原子彈的研制過程和成功爆炸后壯闊場面,而今重溫這一題材,說實話我依然是感慨頗多,今天作文就要交了,正好我大約一個月來沒寫什么東西了,今天就寫一篇博文,順便待會兒把它交了,以當作業(yè)。
看著我國的“兩彈一星”就在如此的困境卻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實現(xiàn)了突破,我一時感想頗多,少了年少時的那份激昂與振奮,卻多了一份對當時艱苦與辛酸的體味。我們老師說,作為90后的我們,其實已經(jīng)沒有了挨餓的概念,溫飽在我們這一代已然不是問題,然而在六、七十年代,條件落后有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和“”,雖然我們對當時的窘困的感受已在父輩的不厭其煩的重復中逐漸淡化,但當我看到當時科研中心的計算工具--甚至是僅有的手搖計算器和最原始的算盤(大部分是直接手算),我敢說我的筆記本就比他們的所有工具先進幾百倍,可我平日總嫌作業(yè)煩瑣,算個題目竟然還要下載個軟件,先輩科學家們卻早已將整整幾百麻袋的驗算紙鋪滿通往核武器的輝煌之路……一時間我覺得自己所謂的困難與抱怨,跟他們所迎接和勝任的挑戰(zhàn)比起來竟然是如此的渺小與不堪。
再次回想起當時的處境,形勢確實是艱辛與緊迫,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或許是有驚無險,好像大家使勁了,就一定會成功一樣。但我卻不得不作一個假想,當時要是失敗了,會怎么樣?或許你覺得這怎么可能,畢竟我們被灌輸了大量的國人的自豪與自信,但考慮當時的環(huán)境與條件,和所要完成任務的艱巨,其實真如外國所說--真的會有很大的可能是失敗。這時甚至民族再一次走到了危險的邊緣,也就是這時,在這一片昏暗中,我們看到了一種人格力量,一種作為學者所具有的最為耀眼的人格光芒。
錢學森、錢三強……這些名字似乎聳立成了一種高度,讓我們無限崇仰。片中刻畫了這樣的一個細節(jié),錢學森就在美國的萬般阻撓甚至將其拘禁的威迫下,毅然回國,獻身國家核武器事業(yè)。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巴不得趕緊出國深造,外國那么好的條件發(fā)展自己,提高自身學術,干嘛再回這個破地方,缺衣少食的。當記者問起彭桓武的時候,他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可以說,在中國發(fā)展的每一個時代,都有這樣的“錢學森”們,都有這樣的“彭桓武”們,它使中國這個古典大國即便步履蹣跚卻可屹立不倒,這既是值得慶幸的,也是一種必然的。當人問起錢學森如何看待國內(nèi)的落后條件時,他說作為一個學者只有將自己的學術貢獻給自己的祖國才能令自己感到真正的快樂,多么樸實,多么純真,多么簡單,愛國的情懷就像融于血液之中,簡簡單單,深深切切。
馬克思說,只有一個人將自己的事業(yè)與其所處的整個社會的共同進步直接聯(lián)系起來時,他才會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從而感到快樂與充實。搞學術,就要個學有所用,將自己所學的一點理論盡力地服務于他人。然而當一種學術愈發(fā)高深之時,尤其是數(shù)學等學科中的幾個艱深的領域,卻愈發(fā)容易讓人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他們玩著自己的那套理論自娛自樂,與世隔絕。我為他們失去了一種更為切實的快樂而深表遺憾。而現(xiàn)在的許多學者,之所以業(yè)績平平,他們差的并不在學術水平,而是在人格水平。其實學術水平是平凡的,靠一定方法經(jīng)一定努力都能達到,而真正難能可貴的確是高尚的品格,而這才是萬中挑一的。袁隆平的學術水平無庸置疑,但從他的穿著你看不出他與一個普通老農(nóng)的區(qū)別,而本質(zhì)上他的心境竟然也就是一個老農(nóng),他自稱“泥腿子”科學家,他說自己離不開稻田。除去他的高深學術,你敢說這個兩腳泥水的老漢竟是身價過億、轉折了全人類溫飽的靈魂人物?至此他徹底顛覆了學者的以往形象--高高在上,不問世事;如此的平凡與如此的卓絕在他身上實現(xiàn)了完美的統(tǒng)一。當院士的名位、豐厚的金錢 …向他紛涌而來時,也即是別的所有學者的終極目標到來之時。他略帶厭煩地將其推往一邊--他正做著自己的夢,他的夢是遍及全球的超級稻,他的夢是全人類的幸福安康。我有我夢,何益他求?反觀現(xiàn)今的某些學者,有的為了名:滿口的專業(yè)術語,大肆炫耀,蔑視業(yè)外人士而洋洋自得;有的為了利:他們在網(wǎng)上大放厥詞,污罵前輩賢人,以近乎自殘的方式乞求眾人眼光;有的就為了單純的壓倒別人:他們互相漫罵,口角不停,搞得界內(nèi)烏煙瘴氣,惡氣成風。就是沒有人是為了將自己的學術貢獻給社會,哪怕就是身邊的一少部分人。他們吃著人民的血汗,潛心學術幾十年,就為了得到如此卑微的滿足。我真不知道你們這些人一個人獨處時捫心自問不感到愧疚的煎熬嗎?我們政治老師說,現(xiàn)在社會有三類“惡”人:貪官,奸商,無良學者。前兩者壞的直接,可能是他們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了問題,抑或道德,但他們畢竟還是為了某一小部分人而謀求福利,所以對我來說雖然壞是壞些但還是能理解的。但是無良學者就不能理解了,以至得重申出來,因為他們?nèi)绱吮百v,如此無恥,讓我不禁感到這個大寫的“人”字甚至都要重新下降一個檔次。
低微的人格注定在學術上也是失敗的。因為你們從最根本上就已經(jīng)背道而馳,學習就是為了做人,你們連做人都不要了,學習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沒有意義的論題。學術是一把雙刃劍,卑微的人格與學術的融合就會是如此的悲劇,你想一想現(xiàn)今的這些無良學者--這些心理殘疾的典型,殘疾得如此五花八門,殘疾得如此不一而同。你就可以想像這將會對地球造成多大的污染,甚至毒害。而當你有了高尚的品格,學術的研究竟然是一件如此美好如此純真的事情,它令當事人如此的快樂和身邊人如此的贊嘆。而此時,學術的成功卻是無關緊要,它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我們現(xiàn)今過上了日益繁榮而穩(wěn)定的生活,再看看中東諸弱國的慘淡,不禁佩服以毛主席為首的第一代領導人的胸襟氣魄與戰(zhàn)略遠見。我們在經(jīng)濟不允許的情況下毅然先發(fā)展軍事?,F(xiàn)在的一些學者對毛主席的腹誹頗多,他們的理由是只搞軍事不懂經(jīng)濟--可笑,當你成為亡國奴的時候,當你已經(jīng)失去了一種人格上最珍貴的東西的時候,我真不知你搞起經(jīng)濟來還有什么意味?
當然,前輩科學家們獻身祖國也不是為了在科技上戰(zhàn)勝他國,從而壓制別國,甚至侵占別國。只有我們有了核武器,才能使整個世界得到牽制,從而保持短暫的和平。說實話美國人是很痛恨這一點的,他們本可以滅掉中國從而使自己的經(jīng)濟一下前進幾百年?,F(xiàn)在卻只得與中國平分秋色,無孰奈何。然而當我們的科技超越了美國之時,我們卻決不會將核彈頭指向美國領土,因為我們知道這帶來的損失將遠大于自己的收益,我們良心不忍。前一陣子,看了不少戰(zhàn)爭片,曾經(jīng)精致的房屋就如此的土崩瓦解,人類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財富竟然可以在幾秒之內(nèi)完全消失,我一時感慨頗多,我一時真的難以理解人類為何會癡迷于如此愚蠢的游戲,難道是人類進化得還不夠完善。前幾天,看了《2015》,我想當世界末日到臨的前一天,全人類應該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完全融合而在無民族國界之分,至少是不在征戰(zhàn)討伐了吧。否則地球毀滅的前一秒人類還在彼此征討中疲于奔命,人類史的結點也未免太無聊了。
從先輩學者身上,我們甚至看到了社會發(fā)展的終極境界,一種學術與自然相融合的境界,一種人格高度發(fā)展、高度升華的境界。盡管如今這類人還是很少,甚至已不復存,它依然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理想境界的可見高度,足以供我閑時遐思。
曾經(jīng),高深的學術與高尚的人格相得益彰,先輩之風,令人崇仰。
說實話,這個電影真沒有白看,它再次堅定了我學術中人格力量的作用,給了我今后的努力以無限動力。
東方巨響觀后感篇二
五十年代中期,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面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和帝國主義的咄咄逼人之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地作出了發(fā)展中國“兩彈一星”的戰(zhàn)略決策。
為了早日造出中國的“兩彈一星”,為了擺脫落后挨打的被動地位,為了改變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一場緊張而神秘的戰(zhàn)役在神州大地悄然展開。“兩彈一星”的故事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中國如何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彈、氫彈,如何成功的發(fā)射了導彈和人造衛(wèi)星?往日秘而不宣的真實今天終于揭開了!
本片以翔實而鮮為人知的史料,全方位的記述了中國“兩彈一星”創(chuàng)業(yè)者這一龐大群體的英雄業(yè)績;以生動的鏡頭、感人的故事,展現(xiàn)了“兩彈一星”的輝煌成果,壯我國威,壯我軍威。影片真實的表現(xiàn)了我黨三代領導人對中國“兩彈一星”事業(yè)傾注的心血,真切反映了“兩彈一星”的成功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這是中華民族的志氣歌、成就篇。
東方巨響觀后感篇三
隨著羅布湖戈壁灘上傳來的一聲巨響,中國向世界證明--我們挺直了腰板!我們擁有了原子彈!人們歡呼著,跳躍著,我極難想象當時在他們心中究竟有多少的歡樂,但我唯一知道的是,中國擺脫了“東亞病夫”,勇敢地站在世界的東方。
影片記錄了從1954年12月2日毛澤東宣布中國制造原子彈到1964年10月16日原子彈爆炸的過程。其中有這么一個片段:
1959年6月,蘇聯(lián)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天下著大雨,一位中國青年(片中未說明人物姓名)迅疾地從路邊的一個火坑中掏出一張已燒得零碎的圖表,爾后拿回去和幾位領導在昏暗的燈光下拼湊。而那位扔圖表的蘇聯(lián)大使來到他們跟前,藐視地說:“就算你們得到這個數(shù)據(jù),用計算機起碼也得算六年。”,臨走時還用飽含譏諷地語氣說:“Good Luck(好運)。” 當時那位中國青年只是低下頭又去忙了,是的,誰能說他的心里沒有憤怒?
外國人的譏諷和嘲笑,就是對我們中華民族嘲諷!當時真想沖上去,厲聲呵斥:“我們中國人,是絕不會向任何困難低頭的!”是的,我們的不屈不饒,才能換來最后的勝利。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奮戰(zhàn)到底!
在挑選試驗場地時,馮石指揮官直接否決了蘇聯(lián)專家莫拉索芙特的方案,而莫拉索芙特問道:“難道你們中國人害怕困難嗎?”他是笑著回答的:“我們中國人不怕困難,這地方太小!”我被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中國不想造小的,中國要造出更大的原子彈!這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前所未有的信心值得贊嘆,我更為自己為中國人而自豪!
而計算原子彈的數(shù)據(jù)更為艱辛:中國當時的計算機很少,陸光達拍著一大堆的公式說:“我們要從這算到這。美國人用了6年,英國人用了5年,蘇聯(lián)人用了8年。我們沒有8年的時間,就是用算盤打,也得把它打出來。”看到這,我心中更是洶涌澎拜,是的,中國人了不起!我們沒有錢,沒有設備,就靠著自己的手,堅持不懈地做事情。當看到餐廳回蕩著算盤的聲音,我更是激動,他們顧不得吃飯,就為這中國,為這原子彈事業(yè),貢獻自己!當發(fā)現(xiàn)蘇聯(lián)人算錯時,我為中國自豪、驕傲。我們用算盤打,也比他們早造出原子彈!
片中的一位博士--陸光達,跟隨馮石總指揮到了戈壁灘,跟著戰(zhàn)士一起制造原子彈。
陸光達很執(zhí)著,看到工地水泥不合格就要拆除當天的所有建筑,一心一意地為中國的原子彈事業(yè)著想;他也很堅強,例如:當時中央問他是否愿一輩子隱姓埋名,他答應了。到了后來,中央懷疑他泄露了國家機密,便要辭去他的職務,但他沒有放棄,雖然很懊惱,但仍舊專心致志地制造原子彈;他也很重情,對自己的妻子,戰(zhàn)友百般疼愛,雖然他沉不寡言,但他那顆火熱跳動的心卻燃燒著,燃燒著……點亮他人。
馮石在影片中與陸光達結下深交,他善于聽取他人正確的意見,就像那次陸光達叫他用淡水施工,他起先抱怨,但還是做了。當時他對著戰(zhàn)友說:“餓了就在車上吃,累了就在車上睡,總之,人歇車不能歇!”;他很仗義,陸光達那次差點被辭職一事一傳到他耳朵里,他就飛到了北京,用自己的人頭擔保;他也能吃苦耐勞,忍受了大漠的惡劣條件,并最終幫助陸光達成功爆炸原子彈;他也愛國,向陸光達闡述自己對外國人的不滿。伴隨著原子彈的爆炸,他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在大沙漠制原子彈時,幾次襲來夾著沙的大風,將“房子”都給吹走了。喝的是容易使人浮腫、拉肚子的咸水,平日吃的最好的也不過是饅頭、窩窩頭之類。造原子彈需要大量淡水,戰(zhàn)士們便加班加點、日以繼夜地到幾百里外的平原去運水,尤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他們連一粒米都吃不到,只能靠樹葉和水充饑。盡管如此,他們?nèi)匀辉绱┟抟\午穿紗地干。這時,已有200多名戰(zhàn)士倒下了,并且美國還對中國進行了所有的核封鎖,可是誰也沒有說過放棄,而是越干越努力、越干越有勁。
在影片的末尾,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被緩緩推上臺時,心中早已波濤起伏,我為中國這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致敬!“砰”伴隨這一東方巨響,伴隨原子彈所帶來的巨大傷害,天空上蘑菇云向世界在中國土地上豎起了標牌--中國已經(jīng)制造出了原子彈!
他們能在那樣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下,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敢于向任何困難挑戰(zhàn)的舍生忘死的精神,研究并制造出原子彈,這是何等的珍貴、難得。我們應該發(fā)揚這種精神,磨練這種意志,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以此為鏡,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為祖國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真正的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東方巨響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