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觀后感(2)
奔騰年代觀后感
影片中有一段尤為感人的是,瑞德受傷后見到海洋餅干時,情緒一時就崩潰了,扔掉拐杖,迫不及待和她相擁,此刻是同病相憐了,瑞德被人暗算嚴重受傷,差點殘疾,醫(yī)生說他余生不能賽馬了,而海洋餅干也受到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在一次比賽中不幸跛了,不得不黯然離開戰(zhàn)場,大家都無法預料她會不會再次回到賽場,此時見面是不是上帝之神的刻意安排,又或是他們之間早就心靈相通了,分別這么久應該見個面了?此刻他們好像是許久未見的老朋友那樣,有太多的話要說,卻不知道從何說起的感覺。故人兩兩相望,淚水浸濕了雙眼。瑞德不忍心,也不甘心看著他的戰(zhàn)神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遠離眾人的注目,昔日的輝煌戰(zhàn)績就這樣曇花一現(xiàn),所以決定力挽狂瀾,讓眾人重新對戰(zhàn)神瘋狂、吶喊,讓世人知道他還是一流的賽馬師,他不是一個可憐的失敗者。他有序的進行著他宏偉的復出計劃,一方面對戰(zhàn)神進行康復性的訓練,一方面向醫(yī)生咨詢自己的身體狀況。功夫不負有心人,戰(zhàn)神慢慢恢復了以前的戰(zhàn)力,可是他自己,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是堅決不能再賽馬,況且還處在康復過程中,要是再次跨上馬鞍是多么的危險。此刻生命真的不掌握自己手中,完全要靠運氣了,瑞德不顧醫(yī)生和朋友的反對,堅決實行原定計劃。比賽照常進行,全場的觀眾都在歡呼,他們或許對最后的成績不看重了,對自己下了多少注也不在乎,只是來欣賞他們兩的完美融合,整個比賽過程充滿了期待,同時空氣中也彌漫著擔憂的氣息,沒有人能保證不出意外。隨著柵欄的瞬間開啟,整個賽場成了一片咆哮聲的海洋,就在接近比賽的終點那一剎那,戰(zhàn)神的完美轉身發(fā)生了,轉彎處用近乎自殘的方式來奮力拼搏,最后贏得了比賽的勝利,結果只能用意外的合理來解釋了。
生活就這樣,多堅持一下你就有可能勝利,后退的話,必死無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奔騰的過好每一天!
奔騰年代觀后感篇4
不止一次地看《奔騰年代》這部電影,并把自己的網(wǎng)名改成“海洋餅干”,兩個小時在我看來,卻是至今的揮之不去的余味。曾經(jīng)古人形容“語音繞梁三日不絕”用來形容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再合適不過了,借用孔子的“三日不知肉味”,我想把《奔騰年代》比作一道大餐,體育電影界一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首先來說說“形”,“形”便是該電影的結構。它的主線是一匹馬和三個人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奮斗史。這個故事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波三折。
查爾斯在事業(yè)上一帆風順,可是中年喪子,家庭粉碎,這是第一個起伏;如果說有人是含著銀勺子長大的話,那么瑞德可以說是從小在漂泊中長大,最后在拳擊場上沉淪,這是第二個起伏;湯姆是個優(yōu)秀的馴馬師,卻一直被埋沒,恰似失去鐘子期的俞伯牙,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第三個起伏;“餅干”雖有優(yōu)秀的血統(tǒng),但是身形矮小,生性懶惰,被人棄之,這是第四個起伏。而這四個起伏聚集到一起,便成了海上洶涌的波濤,爆發(fā)出驚人的震撼力,那賽馬場上場下的歡呼聲,說明了這一切。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結束,在取得成功后,又不遺余力地刻畫失敗,在克服失敗后,又在用外界的考驗來推波助瀾,至此,影片的后半段是個高潮,瑞德和馬受傷后,影片用大量手筆平靜地敘述著他們的生活,恰如龍卷風的風眼中總是一片平靜,而在風眼周圍,作為觀眾的我們,無不傷心落淚,感嘆命運的無常與無奈。
如果影片僅僅是敘述這樣一個故事,那么這樣的起伏在希區(qū)柯克面前,也算不上一流。對于它的結構,點睛之筆就是影片的虛實相生。歷史的照片,穿插在現(xiàn)實的鏡頭中,是那么自然,不留任何修飾痕跡。在現(xiàn)實灰暗的時候,那些黑白照片帶給我們屬于那個年代的記憶,或許年代是蕭條的,但記憶卻是充實的。這樣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真實;這樣的真實,使餅干的故事更加切膚。
再來說說“色”,色彩是給我們最直接的印象,在《英雄》里,我們記住了最后飄零欲滴的金黃;在《辛德勒名單》中,我們記住了最后的紅玫瑰;在《黑客帝國》里,賦予了綠色獨特的氣質;在《碧海藍天》里,夢想成了永恒無涯的藍色。在《奔騰年代》這部電影里,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影片前半部分是黑白的基調,并且偏重高調。在這樣的色彩中,我們感到了壓抑,這種高調的壓抑,生在蕭條的年代,生在波折的人生,壓抑更容易把觀眾卷入到影片中大有“濃陰落盡有高柯,昨日流鶯在何處”的意味。
直到海洋餅干出場,它懶惰地躺在草叢上,才讓人的眼睛一亮,這樣的“一亮”,是影片色彩的一個轉折。由此,后半部分色彩開始變亮。特別是在賽馬取的勝利后,瑞德灑下的花瓣,讓人身心愉悅起來。
而海洋餅干和瑞德相伴的日子,色彩完全明艷化,雖然,這樣的相伴是個悲傷的故事,那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地,那平整厚實的跑道,那油漆剛過的白色柵欄,是種難以言喻的美。自古以來,人們見到美的事物,總是那樣稍縱即逝,會內(nèi)心憂傷,而用美本身來修飾悲傷,不禁想對瑞德和餅干說,某一天,我們失散在這世間的哪個角落,無論我們在此岸或彼岸,我們還會相遇,這就是宿命。色彩,讓故事做到了“花瓣淚飄落風中,雖有悲意也從容”的境界。
“香”是調動我們除視覺感官外的因素。所以,我更愿意用除視覺感官以外的因素來比喻《奔騰年代》的“香”。
它的香,來自它的音樂,渾厚大氣的音樂加之嘈雜的現(xiàn)場聲,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賽馬運動,各種小樂器加之流利八卦的解說,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新聞事業(yè)。整個音樂奠定了它恢弘的基調,音樂的延伸,就是給人感覺:歷史,在腳下延伸。
它的香,還來自它的臺詞。“I was crippled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I got better. He made me better. Hell, you made me better.”瑞德叫囂著這句話的時候,我落淚了,他不愿承受沒有賽馬之痛的宣言。包括查爾斯的無數(shù)次宣言,都讓我們感到處在蕭條中的振奮。
它的“香”,來自它的細節(jié),從瑞德吃飯的多少,我們可以判斷他復雜的心理活動,希望自己騎著海洋餅干創(chuàng)造輝煌,一方面又擔心自己體型太大,克制著自己的食量。此外,還有很多細節(jié)反映時代。
最后,再看看《奔騰年代》的“味”,即給觀眾的感受。眾所周知,這是一部勵志電影,里面面向困難與殘缺,敢于挑戰(zhàn)的體育精神更是影響著觀眾。但是,我想,一部電影如果光是描述體育精神,還遠遠不夠,我們可以從中品味到更深的內(nèi)容。首先是時代精神,樂觀,就是美國精神的主線。好萊塢總是一個早就美國夢想的地方。所以,它從文化背景方面,是美國本土文化精神的體現(xiàn)。其次,我們知道,三個人都信奉著“沒有不可能”,他們才能轟轟烈烈地趕出這番事業(yè)。但是這樣的信奉,上升到哲學高度,就是世界上本來沒有奇跡,人在最接近奇跡的時候不是上帝向人們顯示奇跡的時候,而是人們認識到世界上本無奇跡的時候,仍然對世界保持執(zhí)著的時候。所以,當瑞德再次跨上海洋餅干,就是對奇跡的一種宣誓。
看過奔騰年代觀后感的人還看了:
2.奔騰年代影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