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觀后感及啟示范文
第一書記電影中小崗村發(fā)展由緩慢不前到迅速壯大,人民生活從貧窮落后到經(jīng)濟富裕物質充裕,這變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汗水之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1
看完電影第一書記,被沈浩的事跡和精神深深打動。沈浩同志扎根小崗村六年,從初到小崗了解群眾,深入群眾為小崗謀發(fā)展,帶領群眾建設小崗村,他始終堅持遮擋的群眾路線為小崗的發(fā)展鞠躬盡瘁,為群眾的幸福奉獻一切,為黨和人民盡忠盡責。
電影中有一幕讓我很感動,沈浩剛到小崗村就很能清楚地了解村民的情況說出他們的名字和家庭情況可見這是一個多么仔細認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有多少。之后沈浩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摸清各家的困難以及村里首要解決的問題。真是由于沈浩對小崗村先進行了初步了解,爾后深入群眾才為小崗村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為團結小剛群眾,加強小崗村民凝聚力,沈浩逐步從小事中找到切入點深入群眾:為五保戶送奶牛,幫助村名修房子,雨天看望貧困居民幫助村民致富給孩子教書等一系列事跡來深入群眾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為的解決村民霸占鏟車的糾紛,他毅然不顧威脅,利用法律武器來收回鏟車。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他遭到了重重阻擾甚至毆打,但他最終用他堅韌的精神贏得了鏟車,贏得了群眾的心,贏得了小崗村發(fā)展的鍥機。
在小崗村民團結一致來建設小崗的過程中,沈浩身先士卒,為小崗村修路,修大包干紀念館,為招商引資動員村民遷墳,他用他的干勁、知識來帶領小崗人民一起投身于小剛的建設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修建橋梁的過程中,他竟然要求京滬鐵路停運四十分鐘,這甚至會影響整個中南鐵路網(wǎng)。為此沈浩輾轉于北京、上海,找各層領導來來回回辦審批。最終,在沈浩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這個似乎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在電影里,我完全為沈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對英雄的奉獻精神充滿崇敬,更令人值得推崇和學習的是沈浩同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學習沈浩同志,更進一步了解群眾,深入群眾,帶動群眾,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工作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2
縱觀電影《第一書記》,不僅展現(xiàn)了第一書記拋家舍親、義無反顧的無私奉獻精神,更反映了一種務實、實事求是、勇于開創(chuàng)的工作精神,同時也倡導了一種不放棄、堅持不懈的奮進精神,確是一部主題明確、思想深刻的教育大片。
仔細品味,與以往的主題教育電影不同,《第一書記》突破了一些原有的主題電影的窠臼。影片的開始雖然頗為傷感,但是,沈書記離世的那一刻,從書記手中滑落的手機上一條短信,已經(jīng)稍稍打破了以往主題電影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無情。“寶貝女兒,爸爸不舒服。半夜醒了,想通通話,想到你要早起上學,爸爸是想你們了!”。多么溫馨的一條短信,多么普通的一條短信,多么可憐的一條短信,反映的是第一書記親情本性的一面,第一書記為工作無私奉獻,但是真正能對他心靈安慰的是親情,是溫情。從這里看到的是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逐漸淡化神化思想和階級思想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凸顯人情味,背后是人和道。
同時,沈浩的上任又是一個勵志短片,它告訴我們勵志不僅適用于企業(yè)和職場,同樣也適用于仕途??纯瓷蚝圃诎魏颖荣愔械耐度耄纯春脦鬃荣惖莫劚?,與“基本稱職”的考核形成鮮明對比。別人可以當考核是年年如此的例行公事,但是沈浩沒有,在難得有的一次聽女兒彈琴的機會下,接到上級組織的電話時,陷入了沉思。當別人嫌三年太長時,沈浩考慮的卻是一年太短,干不成什么事情。思路不同,思想迥異,堅持努力,決定了沈書記的出現(xiàn)。沈書記的出現(xiàn),絕不僅僅是因為去了小崗,是因為在去小崗之前已經(jīng)鋪墊和奠定了許多東西,小崗只是一個機會和舞臺,對沈浩來說,小崗遲早會出現(xiàn)。鮮明的反映了一個主題,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
影片中更多的是展現(xiàn)第一書記的做事,也似乎在提醒,做事是第一要義。從收車到修路,從蓋房到辦廠,從引資到重蓋紀念館,直到京九線雙向停車四十五分鐘。因為收車被打,修路需要跑資金,引資需要遷墳,跨京九線需要上北京。做事就要處理難題,處理難題就需要魄力和勇氣,需要堅持不懈。
《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3
影片中第一書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做事的原則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回收鏟車先做楊德祿哥哥和叔叔的思想工作,再采取法律手段。為跨京九線帶著禮品上北京,站在鐵道部部長辦公室門口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后徑直走入,到動情動理慷慨陳詞。為征地遷墳一事,影片中唯一的一次展現(xiàn)了沈書記發(fā)怒的一幕,最后為吳奶奶家人披麻戴孝。有了解決問題的思想,同時也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了第一書記的事業(yè)上的成功。從第一書記的獨白中可以看到:“身在小崗這個困難、敏感的地方,始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守法、廉潔、務實、勤奮、公平為民”、“為老百姓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和贊口”。樸實的語言,反映的卻是大道理。
雖然影片的展現(xiàn)的沖突和矛盾不是很多,沒有過多的選擇矛盾手法塑造形象,更多是采用了人物對話和獨白、旁白等方式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一個“做人”的主題。因為回收鏟車被打,面對眾鄉(xiāng)親,無言的獨白更展現(xiàn)了人物的形象。因為征地遷墳,與老書記對話,點綴了萬世根本的主題。因為GLG集團引入而引發(fā)的征地遷墳,一怒之下,寧肯GLG不入小崗,也不能強遷墳地。獨白:“我不圖名、不圖利,受累受苦,有時連一個愉快的心情都沒有”。片尾一首譚晶演唱的《做人》更凸顯了做人的主題。萬世根本是什么,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平平常常,認認真真,不求光環(huán),不求繽紛。
當然了,做為一個時代的產物,做為一部電影,從完美的角度苛求,也不乏有瑕疵。沈書記離世瞬間手中滑落的手機與顯示短信的手機并不是同一部手機。因為回收鏟車而吊車入院,即便是有強制執(zhí)行的法律武器,但是拆墻的實際成本可能遠遠小于大動吊車的干戈,況且是否有私闖民宅的嫌疑。因為跨京九線拎著禮品上北京,是否也暗合了送禮的大勢。因為跨京九線,在沒有跑通手續(xù)的情況下,先斬后奏,是否欠妥,是否有可能成為有一個爛尾工程。但是,瑕不掩瑜,這也恰恰了增強了電影真實性的一面,也正是其針砭時弊的動機和目的.,也正發(fā)揮了其警醒的作用。
對一名普通的職場員工,《第一書記》同樣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完全可以是一本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大作,是可以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工具書,是讓我們時刻銘記做人和做事道理的豐碑。第一書記,發(fā)人深省,催人奮進。
《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4
作為全新的慈善公益模式,《第一書記》節(jié)目所關注的不僅是個人的需求,更致力于促進企業(yè)和農村項目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的是產業(yè)項目的扶持能否實現(xiàn)整個貧困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節(jié)目倡導的公益慈善不再是單純的“輸血”治療,更重要的是要為受捐助群體建立“造血”項目!
《第一書記》走的是一條“面對面透明捐助,點對點放心幫扶,低門檻自發(fā)式參與”的慈善路子,力圖打造一個全透明、最放心的公益平臺。
首先,“第一書記”所帶來的致富項目,必須要經(jīng)過現(xiàn)場企業(yè)家的答辯,企業(yè)家才會決定是否提供捐助或者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企業(yè)家會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和利弊點,幫助“第一書記”進行項目的升級完善。
其次,企業(yè)家為項目提供的捐助資金,將直接存給“村民理財小組”的聯(lián)名賬戶?!按迕窭碡斝〗M”成員有3人,由“第一書記”所在村莊全體村民投票推選出,他們將負責監(jiān)督和執(zhí)行資金的使用,捐助者和群眾可以隨時查詢聯(lián)名賬戶中的資金使用情況。
第三、來到現(xiàn)場的受助者情況由電視臺真實記錄、呈現(xiàn),現(xiàn)場由愛心企業(yè)家和愛心人士組成的“第一愛心團”將捐助直接親手交到他們手中,現(xiàn)場有銀行工作人員為他們即時開設個人賬戶,捐款不經(jīng)過電視臺、不經(jīng)過任何組織,由受捐助者本人當場存入銀行。
第四、節(jié)目組將在后續(xù)節(jié)目中,為觀眾播報這些項目的進展情況和受助者的資金使用情況。
節(jié)目組正在一步步實現(xiàn)這4個目標,力圖打造一種最直接、全透明、最放心的公益慈善模式。
《第一書記》節(jié)目是以3000名“第一書記”為紐帶、以扶貧項目為載體,通過宣傳“第一書記”和勵志人物的感人事跡和他們?yōu)樨毨Т宀邉澋木唧w項目,搭建起一個整合社會資源,并促使社會資源與扶貧項目直接對接的有效平臺,為貧困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扶和資助。
《第一書記》 觀后感及啟示范文5
北方最近連續(xù)暴熱暴蒸,天氣預報說已經(jīng)是10年之最。裹著暴熱暴蒸走近電影院看《第一書記》,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則似給渾身大汗的我洗了一個透心涼的冷水浴,讓我徹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頂,讓我走出一個個疑惑,明白了些許事理。
在沈浩沒去小崗任書記時,我就知道小崗村了,那是萬里副總理的試點,是一個很成功的試點。糧食問題是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的首要問題,如電影鏡頭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門上朱元璋親筆題寫的那四個大字:萬世根本。有著“東方巴比倫”之稱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更何況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崗村民說吃飽肚子時那開心的笑臉。
后來聽說沈浩去了,知道他是從省一級的財政廳掛職選派到小崗村任村書記。聽到有關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后來我還專門到網(wǎng)上查找過,當然網(wǎng)上的東西更虛,有說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際關系緊張、經(jīng)常借酒消愁。昨天,我?guī)е鞣N想法走進電影院,從屏幕上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沈浩,一個感人的沈浩,一個無愧共產黨員稱號的沈浩。
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小崗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20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fā)生。村民派了10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3年。
作為一名選派干部,他能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實實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創(chuàng)業(yè)。我深深被他執(zhí)著著自己的理想、忠于組織和人民感動了,被他為了農村離家六載顧不上親人感動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時間捧給農村感動了。
沈浩回到省財政廳聯(lián)系業(yè)務。他的同事在有坑時順利跳進坑里、升任省財政廳副廳長,沒坑時難道他不想坑不爭坑。我以為他會的,因為他感慨“當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當官”,不是無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當這位已經(jīng)跳進坑里的蘿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對石象生中文官前,學著文官的樣子雙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擺出一副要繼續(xù)當官的架子,給人們出了一個當官好,還是當沈浩好的問題。這個問題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回答。我湊湊熱鬧回答這個問題。
有坑時就應該跳進去,否則蘿卜長不大,甚至窩囊枯死。只要是蘿卜就行,成熟了能吃,能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一道菜。在雞鴨魚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氣旺盛、普遍“三高”、體重超標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緩緩火氣、平平“三高”、降降體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蘿卜可以通氣順氣,我衷心希望這樣的蘿卜官多些。沒坑時尋找其它出路,沈浩到小崗,開辟了一個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君不見后來者爭先恐后地報名,要接沈浩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