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_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素材(2)
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_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素材
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3:成為富人是一種選擇
關于財富與人的話題有人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假說:在一個系統(tǒng)內,初始狀態(tài)有富人也有窮人。然后,我們讓系統(tǒng)內的所有財富重新平均分配給系統(tǒng)內的每一個人,結果會怎樣?可以想象得到,只要一個小時以后這樣的平均就會被打破。比如:有人拿著分到的錢去下館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錢去開館子,一個小時之后,財富就又不平均了。一年以后,也許會長一點,五年以后,原來的富人還會是富人,原來的窮人還會是窮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狀態(tài)。
經濟學理論最大的特點是不能夠做一個完全條件下的模擬試驗,但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和每件事又都在不完全條件下做著檢驗。上述的假說永遠只能夠是假說,但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事例都告訴我們這個假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個假說告訴我們一個人最終是貧窮還是富裕不是運氣,也不是所謂的機遇,而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的選擇。如果你選擇了富人的生活方式,選擇了富人的價值體系,你就會成為富人。所以,有人說富人是有基因的,也就是說一個人會不會成為有錢人是天生的。這其實有一定道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往往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形成。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個道理。
那么富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是怎樣的?
我們還可以再提出一個假說:在一個完全公平合理的社會中,一個人擁有的財富的多少恰恰代表了他對社會的貢獻的多少。
這個假說也是容易理解的,比如一個人工作了一個月,獲得了10000元收入。在公平合理的條件下,這10000元的收入是他工作的報酬,也就是他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對社會做出了10000元的貢獻。所以一個人賺錢的過程是向社會做貢獻的過程。在這個月中他又消費了5000元。一個人消費的過程其實是向社會索取的過程。收入減去消費是他的結余,而結余恰恰是他對社會的凈貢獻。所以一個人積累的財富正好是其對社會做的凈貢獻。
富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是多元化的,但他們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和本質的特點。我們認為選擇成為富人意味著你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生活更加自律。上述假說告訴我們富人意味著付出更多、索取更少。一個人擁有的財富等于他獲得的減去他支出的。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個在生活上缺少自律的人,他對社會的索取就會失去控制,他的支出也將會失去控制,那么再多的財富也會揮霍一空。
承受更大的風險。投資學告訴我們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承擔風險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基本要素。要成為富人必須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而要創(chuàng)造出超過常人的財富必須承擔超過常人的風險。承擔風險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承受更大的生命的磨難。
承擔更大的責任。電影《蜘蛛俠》中蜘蛛俠的伯父告訴他:能力越大意味著責任越大?,F(xiàn)代社會財富其實意味著社會資源,擁有更多的財富意味著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也就意味著有更大的責任。所以一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也就意味著其對社會的責任越大。
對于選擇成為富人的人,你應該明白,選擇成為富人絕不意味你一定會更加開心,也不意味你一定會更加幸?;蛘吒訕s耀。而是意味著你將付出更多,承受更多,承擔更多。
如果你享受這樣的生活,那么你就選擇成為富人吧。
適合演講的勵志小故事4:危險的森林里
一個人在森林中漫游時,突然遇見了一只饑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斷崖邊。
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死,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地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
正在慶幸之時,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只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什么吃掉,都是一樣的。”
剛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兩只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干。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干跌死,總比被獅子咬死好。”
情緒平復下來后,他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么好吃的梅子,他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于是靠在樹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后,他發(fā)現(xiàn)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和獅子也不見了。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于脫離了險境。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饑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于大吼一聲,跳下了懸崖。
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地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斗,雙雙負傷逃走了。
生命中會有許多險象叢生的時候,困難危險像死亡一樣無法避免。既然無法避免不如放下心來安享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無意中就會享受到生命的甜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