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
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
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 自然與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篇一:大禹治水的傳說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qū)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jīng)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借助自己發(fā)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guī)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篇二: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黃河里有一位河神,人們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黃河岸上。望著滾滾的浪濤由西而來,又奔騰跳躍向東流去,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固執(zhí)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河伯順流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俗話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浩瀚無邊的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篇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龍門位于壺口瀑布南面約65公里處,在晉陜峽谷的最南端。龍門之南,就是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黃河之水從狹窄的龍門口突然進入寬闊的河床之中,河性發(fā)生很大變化。龍門的形成,是其東面的龍門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只有100米寬的狹窄的口門,好像巨鉗,束縛著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jié),由于峽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峽谷后,河谷突然變寬,水位則驟然下降,于是在龍門形成明顯的水位差,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躍此處的跌水。該故事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能躍過去者,便能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搏,奮斗不息。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象為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
關于黃河的神話傳說相關文章:
3.黃河的民間故事
6.關于水的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