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脂的功效作用
補骨脂,又名黑故子、胡韭子,秋季果實成熟,收取果穗,曬干后打出種子,撿去雜質(zhì)即可入藥,那么補骨脂有什么功效?下面學(xué)習(xí)啦給大家介紹補骨脂的吧。
補骨脂的功效
【中藥名】補骨脂 buguzhi
【別名】破故紙、胡韭子、婆固脂。
【英文名】Psoraleae Fructus。
【來源】豆科植物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L.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全體被黃白色毛及黑褐色腺點。莖直立,枝堅硬,具縱棱。葉互生,枝端常側(cè)生小葉1片;葉闊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圓形或鈍,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圓形,邊緣有粗闊齒,葉兩面均有顯著的黑色腺點;葉柄被白色茸毛;托葉成對,三角狀披針形,膜質(zhì)?;ǘ鄶?shù),密集成穗狀的總狀花序;花軸腋生;萼鐘狀,基部聯(lián)合呈管狀,先端5齒,被黑色腺點;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黃色;雄蕊10,l束,花藥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線形,花柱絲狀。莢果橢圓形,有宿存花萼,果皮黑色,種子1,氣香而腥。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溪邊或田邊。主產(chǎn)于河南、四川、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藥材性狀】扁圓狀腎形,一端略尖,少數(shù)有宿萼。長4~5.5毫米,寬2~4毫米,厚約l毫米。表面黑棕色或棕褐色,具微細網(wǎng)紋,在放大鏡下可見眾多點狀凹凸紋理。質(zhì)較硬脆,剖開后可見果皮與外種皮緊密貼生,厚不及0.5毫米,除去果皮后,可見種臍小點狀,位于種子凹側(cè)的上端略下處,合點位于另一端,種脊不明顯。外種皮質(zhì)較硬,灰白色,無胚乳,子葉兩枚,肥厚,淡黃色至淡黃棕色,其內(nèi)外表面常可見白色物質(zhì);胚很小,可見。宿萼基部聯(lián)合,上端5裂,灰黃色,具茸毛,并密布褐色腺點。氣芳香特異,味苦微辛。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苦。歸腎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溫腎助陽、納氣、止瀉。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10克;外用適量。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腰膝冷痛、陽痿、遺精、尿頻、脾腎陽虛泄瀉、腎不納氣之虛喘、白癜風(fēng)等。
【主要成分】含香豆精類,主要有補骨脂素及異補骨脂素(白芷素)等,還含有查耳酮類、黃酮類、單萜酚類等多種成分。本品能擴張冠狀動脈,興奮心臟,提高心臟功率;能收縮子宮及縮短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有致光敏作用,內(nèi)服或外涂皮膚,經(jīng)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可使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此外,尚有抗腫瘤、抗衰老、抑菌、殺蟲及雌激素樣作用。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補骨脂的治病功效
治病功效
1、治元陽虛敗、手腳沉重,夜多盜汗
取補骨脂四兩炒香,菟絲子四兩,去皮胡桃肉一兩,沉香、沒藥、乳香各二錢,將上面的這些藥材都研末,加煉蜜做成梧桐大小的丸子,服用的時候用鹽湯或溫酒送服,每次服用10-20丸。
2、治泄瀉,食欲不振、腹痛、手腳冰涼、乏力
取補骨脂四兩,去核紅棗20枚,生姜四兩,肉豆蔻、茱萸、五味子各二兩,將上面的藥材研末,姜棗加水一碗,煮干,取棗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涼服。
3、治陽痿
取補骨脂一兩,肚子、核桃仁各四錢,研成細末,每次服用9克,每天服用兩次。
4、治腎虛腰痛
取補骨脂、大蒜、杜仲(炒)各三類,核桃仁一兩,鹽半兩,藥材研末,大蒜煮熟后加鹽、核桃仁制成膏,加入藥末,蜜煉成大小為9克的丸子,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2丸。
補骨脂的食療方法
補骨脂芡實老鴨湯
材料:芡實30克,補骨脂10克,鴨肉250克
做法:
1、鴨肉洗凈后放沸水里汆燙一下去血水,撈出瀝干,芡實洗凈備用;
2、然后和鴨肉、補骨脂一起放入砂鍋里,然后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燉半小時,燉到鴨肉熟爛,然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升陽健脾,固腎養(yǎng)精。
補骨脂的常用配方
治脾腎虛弱,全不進食:補骨脂200克(炒香),肉豆蔻200克(生)。上為細末,用大肥棗四十九個,生姜200克,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nèi)テず擞萌?,研為膏,入藥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本事方》二神丸)
治赤白痢及水瀉:補骨脂一兩(炒香熟),罌粟殼四兩(去穰、頂?shù)?,新瓦上煿?。上二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化開,姜二片,棗一個,煎取七分,如小兒分作四服。(《百一選方》)
治小兒遺尿:補骨脂一兩(炒)。為末,每服一錢,熱湯調(diào)下。(《補要袖珍小兒方論》破故紙散)
治男子女人五勞七傷,下元久冷,烏髭鬢,一切風(fēng)病,四肢疼痛,駐顏壯氣:補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干,卻用烏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聲絕即簸去,只取補骨脂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早晨溫酒、鹽湯下二十丸。(《經(jīng)驗后方》)
治下元虛敗,腳手沉重,夜多盜汗。此藥壯筋骨,益元氣:補骨脂四兩(炒香),菟絲子四兩(酒蒸),胡桃肉一兩(去皮),乳香、沒藥、沉香(各研)三錢半。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局方》補骨脂丸)
定心,補腎:補骨脂二兩(隔紙炒令香熟),白茯苓一兩(去皮)。上二味為細末,用沒藥半兩,捶破,以無灰酒浸,高沒藥一指許,候如稠餳狀,搜前二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隨食湯下;如沒藥性燥難丸,再以少酒糊同搜丸,食前服。(《魏氏家藏方》返精丸)
治腎氣虛冷,小便無度:補骨脂(大者鹽炒)、茴香(鹽炒)。上等分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百丸,空心溫酒、鹽湯下。(《魏氏家藏方》破故紙丸)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