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伏天怎么算
2016年三伏天怎么算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三伏天是出現(xiàn)在小暑與立秋之間的時間段,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那么三伏天的具體日期怎么計算?2016年伏天怎么算?下面隨學習啦小編來了解一下三伏天的計算方法吧。
2016年三伏天怎么算?
2016年伏天從從2016年7月17日開始,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后數(shù)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傳統(tǒng)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2016年三伏天時間:
初伏:2016-7-17至2016-7-26(10天)
中伏:2016-7-27至2016-8-15(20天)
末伏:2016-8-16至2016-8-25(10天)
三伏天怎么算——查歷書
按歷法規(guī)定:初伏從夏至日后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末伏從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始至第二個庚日結束(稱出伏)。這樣,三伏就是從夏至日后第三個庚日至立秋后第二個庚日這段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需要查歷書計算。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循環(huán)使用。天干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古人把位于奇數(shù)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于奇數(shù)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shù)字;位于偶數(shù)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于偶數(shù)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shù)字;兩者之和就是60——也就是古代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循環(huán)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
簡單地可以用口訣 “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和立秋一庚是末伏”來計算。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出現(xiàn)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按節(jié)氣一般都出現(xiàn)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間到8月中旬的一個月里。此時,地面儲存的熱量達到 一年中的最大值,故氣溫最高、天氣最熱。末伏以后,天氣逐漸轉涼,便進入秋季。 按照上面的算法,2011年6月22日夏至,為戊申日,7月14日頭伏,7月24日中伏,8月13日末伏,至8月22日結束。由于中伏結束于立秋之前,所以今年中伏增加十日,共20日,整個伏天共40天。 速查干支紀日法 速查干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shù)減一,y 是年份后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shù)。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shù)月i=0,偶數(shù)月i=6。 G除以10的余數(shù)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數(shù)是地支。 計算時帶[ ]的數(shù)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將數(shù)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余數(shù)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數(shù)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請問06年4月1日是陽歷還是陰歷? 最佳答案是指陽歷。這樣算出每年夏至那天的干支紀日(陽歷)就可以推算出那天入伏了。例如:2011年6月22日是夏至,用以上公式可以計算這天的干支日。
G =4*20 + [20 / 4] + 5*11 + [11 / 4] + [3 * (6 + 1) / 5] + 22 - 3 =165 除以10 余數(shù)為 5,天干的第5位是‘戊’。 Z =8*20 + [20 / 4] + 5*11 + [11 / 4] + [3 * (6 + 1) / 5] + 22 + 7 + 6 =261
除以12 余數(shù)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2011年6月22日的干支日是戊申日。 再據天干的戊,數(shù)第三個庚日正好是7月14日,就是這天入伏了。從地支‘申’數(shù)到7月14日是‘午’,所以2011年7月14日干支紀日為‘庚午’日。
2016年三伏天怎么算通過介紹,大家清楚了吧。
三伏天怎么算——夏九九歌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復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規(guī)定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國農歷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jié),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jié)。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jié)。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其實“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系。如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
伏天怎么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