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什么時間
在節(jié)氣中,小暑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專家介紹,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不再有涼風,所有的風都帶著熱浪。那么小暑什么時候到?小暑是哪一天?接下來就跟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小暑的具體時間吧。
小暑介紹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到來,標志著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有“小暑開始熱,減衣身上輕,抓緊種蔬菜,備足過嚴冬”的說法?!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六月節(jié)……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群芳譜》載“暑氣至此尚未極也。”此時,暑氣上升氣候炎熱,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農諺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小暑時間
2016小暑時間:2016年7月7日 00:03 - 2016年7月22日 17:30
2016小暑是幾月幾日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2016小暑陰歷:農歷 2016年六月初四
小暑日期計算
[Y*D+C]-L公式解讀:Y=年數(shù)后2位,D=0.2422,L=閏年數(shù),21世紀C=7.108,20世紀=7.928。
舉例說明
2088年小暑日期= [88×0.2422+7.108]-[88/4]=28-22=6,7月6日是小暑。
例外
1925年和2016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小暑由來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歷的六月,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第十一個節(jié)氣。從7月7日或8日開始,到7月22日或23日結束。此時正值初伏前后。小暑的到來,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的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故農諺又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在新華字典中“暑”為熱,但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盛夏。
有句成語:“寒來暑往”。小暑、大暑與小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氣溫變化的節(jié)氣。小暑、大暑是反映夏天暑熱程度的節(jié)氣。
小暑的氣候
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qū)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yè)生產上主要是忙著田間管理了。早稻處于灌漿后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獲,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中稻已拔節(jié),進入孕穗期,應根據(jù)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蘗,應及早施好分蘗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qū)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xié)調植株體內養(yǎng)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fā)的季節(jié),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我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qū)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xiàn)的伏旱對農業(yè)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說:“伏天的雨,鍋里的米”,這時出現(xiàn)的雷雨,熱帶風暴或臺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qū)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qū),可開始出現(xiàn)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 ℃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jié)景象。
小暑前后,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jié),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shù)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fā),甚至引起泥石流。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yè)豐歉關系很大,必須及早分別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
小暑前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jié)。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小暑天氣情況
南方地區(qū)小暑時平均氣溫為33℃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qū),可開始出現(xiàn)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jié)景象。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qū)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xiàn)鋒面雷雨。小暑時節(jié)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jié)。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xiàn)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xiàn),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