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_2262年兩個春節(jié)怎么過
年份有平年有閏年,月份也有平月和閏月,我國很多節(jié)日都是以農歷時間來定的,比如春節(jié)就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按理說春節(jié)每年只有一個,但是2262年就有兩個春節(jié),那為什么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呢?看來是出現了兩個閏一月,那2262年兩個春節(jié)怎么過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_2262年兩個春節(jié)怎么過。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為什么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
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其實就是說,2262年出現了閏正月,就有兩個正月,就會有兩個春節(jié)。也就是春節(jié)過完還會有個閏春節(jié)。
其實就是因為2262年是一個閏年,而且閏的正好是正月。閏年就會出現閏月,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最近一次是閏六月,就發(fā)生在2017年。農歷閏月多出現在三四五六這幾個月份。
2262年兩個春節(jié)怎么過
2262年兩個春節(jié)并不會放兩次春節(jié)的假期,因為閏月的節(jié)日不是法定節(jié)日,所以并沒有假期。
即便是閏正月,真正的春節(jié)其實也只有一個,閏正月初一并不能算。之前閏五月也沒見過放兩次端午節(jié)的假期。不過,也有少數地區(qū)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jié)以后,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jié),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jié)來過。
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之后的25世紀,28-41世紀也沒有出現閏正月。上一個閏正月出現在17世紀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個閏正月將出現在23世紀的2262年(壬寅年)。
也就說從公元 1645年,開始使用歷理置閏制,也就是“閏月”的起源,一直到公元 2800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時間里,閏正月只會有6次。
分別是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分別間隔611年,95年,163年,19年,95年,所以閏正月多少年一次是沒有規(guī)律的。
陽歷介紹
陽歷也叫做太陽歷,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365.2422天,于是公歷中一年定義為365年。
規(guī)則一:四年一閏
為了補償每年多出來的那0.2422天,于是每四年增加一天,這一年就有366天,稱作閏年。
規(guī)則二:百年不閏、四百年再潤
但是我們計算0.2422x4=0.9688天,我們補償一天的話實際上是補償多了的,為了減去每四年多出來的1-0.9688=0.0312天,在加上一條百年不閏、四百年再潤。
加上規(guī)則二后,歷法誤差變?yōu)槊克陌倌甓喑?.0312x100-3=0.12天,這精度已經足夠很長一段時間使用了,要消除這0.12天誤差,就需要在更長的周期內加上額外的規(guī)則,反正接下來數千年內都用不上。
對于公歷,閏年多出來的一天,都是加到2月份,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也是相當方便記憶的。
陰歷介紹
月球繞著地球轉,月球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相等,都是27.32天;但是地球又繞著太陽轉,導致月相變化周期會滯后于月球自轉周期,滯后時間θ≈2.21天,可以根據下圖求出來:
那么月相變化周期就是27.32+2.21=29.53天,陰歷反應的就是月相的變化,所以農歷中小月29天,大月30天,就是用來平攤這個月相周期的。
陰陽歷介紹
陰歷有個非常大的缺點,陰歷一年有29.5x12=354天,足足比地球公轉周期少了11天還多;如果一直采用陰歷的歷法,要不了幾年,陰歷中的四季變化就全亂了,于是中國古人發(fā)明了農歷。
農歷兼具陽歷和陰歷的優(yōu)點,可以反映四季變化,也可以反映月相變化,因為陰歷一年比陽歷少了差不多11天,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后在農歷中增加一個陰歷月。
在清朝以前,農歷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也就是每十九年中,有七年出現閏月,因為陰歷每年少11天,19年就少209天,209天正好可以分配在7個陰歷月中(7x29=203<209<210=7x30)。
陰歷月存在高階小數,所以時間長了后十九年七閏月法也會出現較大誤差;在明朝崇禎時期,西方傳教士湯若望來帶中國,把西方更準確的公歷入進來,在湯若望、徐啟光等人的工作下,農歷閏月方法改為“無中氣月置閏法”,一直沿用至今,農歷的準確性也大大增加。
關文章:
2262年有兩個春節(jié)?_2262年兩個春節(jié)怎么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