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至掃墓是哪里的風俗
2022冬至掃墓是哪里的風俗_冬至的來歷
對于每一個節(jié)氣,我們應該從哪一些方面去進行了解,其實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對于我們之后的生活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冬至掃墓是哪里的風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冬至掃墓是哪里的風俗
浙江紹興民間在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祠堂家廟的要聚集族人到宗祠里祭祖,稱為“做冬至”。安徽合肥、巢湖等地,也有在冬至節(jié)氣前后“做冬至”的傳統(tǒng)。
一般于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基前焚化,俗稱“送寒衣”。
祭祀之后,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lián)絡感情。有的趁全族聚會的時機。處理一些族內事務。在四川廣安,在宗祠祭祖后,全族看族譜,添注丁口。在廣東潮汕地區(qū),冬至這一天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供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畢,午餐家人團聚。
浙江紹興、新昌等縣,多在冬至日祭掃祖墓,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內蒙古也將冬至日稱為“鬼節(jié)”,攜帶香紙上墳祭奠。在江西和湖南常寧等地,也于冬至上墳,禮同清明。在山東臨沂,人們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剪紙衣,焚于墓前,添土培墳。
在廣東沿海地區(qū),如饒平海山一帶,當?shù)貪O民要趕在清展出海捕魚之前祭祖,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而在廣東惠安,冬至日除祭祖外,還有一些同清明節(jié)一樣的習俗。
冬至掃墓需要注意什么
1、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huán)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2、不可在墓地照相
冬至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3、忌穿大紅大紫
冬至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在佩戴或是內衣上不經(jīng)意使用了紅色。當然本命年是例外,內衣可穿紅色。
4、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冬至祭祖是家族性的行為,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氣運也不同,可能會造成氣場的紊亂,導致不協(xié)調而走霉運。
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這時太陽到達黃經(jīng)270°。《恪遵憲度抄本》記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倍寥仗栔鄙淠匣貧w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是非常古老的節(jié)氣,也是我國淵源流傳的文化象征。
冬至的習俗
冬至的時候在寧波習俗中有吃番薯湯果,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胺焙汀胺蓖簦趯幉ㄈ说睦斫庵?,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霉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團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寓意著以后可以大富大貴。
冬至的祝福語
冬至開始起陽氣,卻是一年最冷季,我有牽掛與惦記,想你發(fā)送暖信息,北方襲來冷空氣,莫把防寒當兒戲,愿你天天都得意,冬天不冷心情如意!
“冬至”至,真情至,厚愛至,關心至,溫暖至,餃子至,湯圓至,快樂至,幸福至,好運至,吉祥至。短信至,祝福至,愿你快樂至尊,幸福無敵!
冬至到,氣溫降,寒風一場又一場。深深情誼已珍藏,用微笑點綴夢想,祝福悄悄來送上,提醒一句記得添衣裳。雪花飛,雪花舞,愿你快樂永遠不落伍!
冬至到了,我給祝福好好造了個型,我給幸福燙了燙發(fā),給快樂做了個柔順,幫健康染了個色,給運氣畫了個眉,給思念搽了點粉,總之大家都很滿意,愿意幫我照顧你作為報答,你就安安心心過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