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明節(jié)的起源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jié)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jié)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jié)日。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2022清明節(jié)的起源,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2022清明節(jié)的起源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予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若干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才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牵钊巳チ藥滋?,介子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原來介子推不愿見他,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卻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jīng)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修建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從此,“寒食節(jié)”又稱“思親節(jié)”。在中國民間,至今仍然保留著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和掃墓的舊俗。為此,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一詩中描繪道:“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p>
2022清明節(jié)祝福語
1、春雨連連,路途迢迢,阻隔重重,行人匆匆,祭奠年年,情意綿綿,祝福淺淺,牽掛深深。親愛的朋友,清明時節(jié),愿你萬事順順,未來亮锃锃!
2、云兒裝載著我的問候,飄送給你我的關懷;細雨包含著我的真情,傳達給你我的心愿:清明時節(jié),愿你忘卻煩惱,自由自在!
3、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4、替你拂去晶瑩的淚水,讓你的憂愁隨風飄散;幫你撫平受傷的心扉,讓你的傷痛逐漸變淺;送你一句關懷的祝福,讓你的快樂愈明顯。清明節(jié)愿你無憂!
5、你悲傷,或者流淚,已發(fā)生的不改變;你努力,或者奮斗,時光前進不倒退;你失意,或者歡笑,生活依舊在繼續(xù)。清明節(jié),忘記過去迎接未來!
6、清明時節(jié)雨紛飛,思念濃濃淚兒飛,煩惱憂愁在放飛,關懷問候在亂飛;祝福話語要放飛,快樂好運到處飛,精彩生活在騰飛,美好未來要起飛!
7、清明到,風箏傳遞我的祝福:放飛風箏,讓它帶走煩惱與憂愁,放飛悲傷與苦悶;收回風箏,帶來吉祥與好運,收獲幸福與甜蜜。
8、清明踏青,結伴出行,溫馨提醒,唯此短信,無論陰晴,雨具隨行,貴重物品,照看小心,安全第一,謹記在心,放松心情,快樂無垠!
9、深深淺淺的思,流過眼眸;濃濃淡淡的情,邁著輕柔;真真切切的話,為你守候。清明時節(jié),大好風景為你留,愿你從此樂無憂!
10、走過清明時節(jié),把思念放進歲月,劃友情的船擺渡不歇,讓彼此的關懷永不斷絕。清明小長假,愿清清明明的風景,悠閑你的心。
11、微風綠葉動,七彩百媚生。午后風很輕,隔窗風愈靜。半臥茜紗攏,半卷書香濃。春色鎖后宮,夢回大唐情。短信寄朦朧,人間是清明!
12、清明伴雨至,節(jié)氣習俗多,新墳行祭掃,柳枝插墓前,春光草木媚,踏青享春色,風箏天上搖,小樹地下長。過清明小假,祝繼往開來!
13、用感恩的心對待過去,對待記憶;用快樂的心對待現(xiàn)實,對待生活;用祝福的心對待未來,對待朋友。清明,關愛身邊人,開心生活。
14、不忘過去的曾經(jīng),作別昔日的從前,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回味逝去的歲月,展望美好的明天。清明,讓我們把往事懷念!
15、布谷鳥叫清明到,朋友心意要收好。愿你幸福少煩惱,財氣運氣跑不掉。健康從頭淋到腳,萬事如意心情妙。清明節(jié)祝你有個美好的假期
16、天清清,地明明,天地清明寄深情;山清清,水明明,山水清明心清澄;風清清,雨明明,風雨清明平安行。清明,愿你擁有好心情!
17、楊柳青青春來到,點點思緒隨風舞;遙在他鄉(xiāng)逢清明,勿能回家伴二老;千里傳音送問候,拳拳孝心在其中。愿父母身體健康福壽長!
18、走過清明時節(jié),把思念放進歲月,劃友情的船擺渡不歇,讓彼此的關懷永不斷絕。愿清明的風景,滋潤你的眼,悠閑你的心
19、短信捎來四月的天,思念蕩漾在湖畔,讓微風吹散你的愁怨,掩不住的是你如花的笑靨。清明到,愿你把往事看淡,把風景看遍,幸福天天繞身邊。
20、清明踏青,結伴出行,溫馨提醒,唯此短信,無論陰晴,雨具隨行,貴重物品,照看小心,安全第一,謹記在心,放松心情,快樂無垠!
清明節(jié)氣傳統(tǒng)食物
蒿餅
清明節(jié)要吃青的食物。農(nóng)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一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于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陛镲烆伾渚G且?guī)в兄参锴逑?,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此外,清明淮揚還有吃茶葉蛋的習俗。
青團
清明時節(jié),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牖\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馓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扳套印睘橐挥驼ㄊ称?,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xiàn)在流行于漢族地區(qū)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xiāng)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清明螺
清明時節(jié),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jié)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其他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jié)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yǎng)食品的習俗。
清明節(jié)的起源相關文章:
2022清明節(jié)的起源





上一篇:2022年清明節(jié)的時間
下一篇:2022年清明風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