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到底是不是湯圓
元宵和湯圓在餡料方面也存在差異。元宵的餡料通常比較硬,以豆沙、黑芝麻、花生等甜味餡料為主,而且元宵一般只有甜的口味。而湯圓的餡料則比較豐富多樣,包括甜、咸、葷、素等多種口味,如傳統(tǒng)的豆沙、芝麻、花生餡料,還有肉餡、菜餡等。
元宵到底是不是湯圓?有何區(qū)別
一、制作方法不同
北方制作元宵,會將餡料事先準備好再凝固住,之后將餡料切成小塊。凝固住的餡料被切成塊之后,還需要過一遍水,最后扔進裝滿糯米面的容器里不停翻滾,直到餡料外面裹滿了厚厚的一層米面,呈現(xiàn)出圓形,才算大功告成。
南方制作湯圓的過程和包餃子有點類似,先用精細的糯米粉和成面團,放置幾個小時醒好之后,隨手揪出一小撮,再捏成面皮狀,把調(diào)好的餡料放在面皮中央再收緊,最后揉成湯圓的形狀。
二、口感不同
北方的元宵由于餡料比較單一,制作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吃起來口感粗糙一些。但是元宵入水之后煮出來的湯會比較濃稠,這也是因為元宵是由層層糯米粉包裹的緣故。湯圓的外表光滑,口感細膩,餡料的花樣多,有甜有咸,隨著時代的變化種類繁多。由于制作精細,吃起來口感綿密,但由于甜度太高所以讓人覺得有些膩味。
吃元宵和湯圓有什么禁忌
元宵和湯圓都是在正月十五吃的食物,都代表著團圓,是一種很喜慶的食物。不過,正月里吃湯圓和元宵也要多多注意,由于食材和制作過程比較特殊,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多吃。
一、腸胃病的人少吃
由于湯圓和元宵都是采用糯米制作而成,在粘性比較大的情況之下,很不容易消化。本身就患有腸胃病的人由于消化功能弱,就更應該多加注意。為了配合節(jié)日的氣氛,建議大家吃一兩個助興就可以,不要因為貪嘴而多吃,否則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二、小孩少吃
元宵和湯圓的口感都比較甜,尤其是湯圓,所用的餡料基本都是白糖、桂花糖等等,孩子經(jīng)常吃不僅不容易消化,還容易引發(fā)蛀牙的情況出現(xiàn)。一些太小的嬰幼兒更是要謹慎,由于咀嚼功能不完善,很容易把整個湯圓吞下去,導致呼吸道堵塞。所以小孩最好還是不要吃或者少吃湯圓。
三、體重超標者少吃
湯圓和元宵中含有高熱量和高糖分,食材原料糯米粉也是碳水化合物,對于體重超標身材肥胖的人來說,應該少吃或者不吃湯圓,以免導致身材變形。
元宵和湯圓的外觀渾圓,口感甜膩,代表著家庭團圓,全家人感情美滿幸福,是很有寓意的食物?;旧先珖嗣裨谠?jié)這天都會吃這種食物,不過以上這些人群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有所禁忌!
元宵節(jié)吃什么
元宵節(jié)的風俗食物主要有元宵、湯圓、生菜、油茶、油錘、餃子、棗糕、面燈、豆面團、元宵茶、年糕、糟羹、麥餅、面條等。
元宵節(jié)吃湯圓。傳統(tǒng)的湯圓以馥香軟糯的糯米面為皮,包入花生、黑芝麻等甜蜜餡料,軟糯清甜、馥香怡人,是南方地區(qū)最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近些年,隨著湯圓的發(fā)展,這種地方特色美食已經(jīng)成為了全國人民過元宵節(jié)的必吃美食。而且,種類也更豐富多彩、形形色色:有水晶湯圓、彩色湯圓、肉餡咸味湯圓等,餡料更豐富、色彩更絢爛,讓人大開眼界、大飽口福。
元宵節(jié)習俗
大部分地方元宵節(jié)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還有擂鼓、舞龍、舞獅等活動,但南北各地風俗也有獨特之處。
1、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jié)的應節(jié)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咸、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qū)別,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jié)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jié)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游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里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3、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xiāng)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jié)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guī)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jié)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4、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睆奈闹锌芍?,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jù)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后再用繩索縛于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jù)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5、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jù)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chǎn)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jù),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