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戰(zhàn)役有哪些時代背景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指揮的法軍與第四次反法同盟交戰(zhàn)時,發(fā)生了一場著名戰(zhàn)役,便是耶拿戰(zhàn)役。該戰(zhàn)役充分表現(xiàn)了拿破侖杰出的軍事才華。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耶拿戰(zhàn)役的時代背景,希望你喜歡。
耶拿戰(zhàn)役的時代背景
奧俄聯(lián)軍在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戰(zhàn)敗之后,歐洲大陸暫時沉寂下來,進入一個不穩(wěn)定的和平期。在上次戰(zhàn)役中,拿破侖之所以急于使普魯士保持中立,是因為十五萬普魯士大軍一旦加入奧俄聯(lián)軍的行列,勢必使他面臨一種十分嚴峻的局面。貝爾納多特進軍多瑙河期間,未經允許即穿越了普魯士的安斯巴赫公國,曾使普魯士當局甚為憤慨,幾乎導致普魯士參戰(zhàn),僅由于拿破侖賄以漢諾威才勉強無事。當然,假拿破侖之手將漢諾威割讓給普魯士是不合法的,但這一割讓已為普法條約所確認,該條約是奧斯特里茨之戰(zhàn)結束后十四天,拿破侖與豪格維茨伯爵在肖恩布魯恩宮簽訂的。不過該條約在兩個月后又修改得對法國有利了。懦弱無能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在柏林受主戰(zhàn)派的支配,
而主戰(zhàn)派的后臺是路易莎王后。由于拿破侖要求把安斯巴赫交給巴伐利亞作為割讓漢諾威的補償,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柏林的反法情緒。
至于法英關系,自皮特首相于1806年1月23日逝世,輝格黨政府隨即于二月份建立以來,緊張關系略有緩和,但和平談判仍毫無結果,因為荷蘭、西西里和海外殖民地等問題證明是難以解決的。6月,拿破侖之弟路易登上荷蘭國王寶座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
普萊斯堡條約在南德意志制造了一連串的法國衛(wèi)星國: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已經變成了兩個王國,其領土的擴大是以犧牲奧地利的利益為代價的。巴登和黑森-達門斯泰特總督也被拿破侖封為大公。拿破侖還要求巴伐利亞國王把一個女兒嫁給他的繼子歐仁·德·博阿爾內(意大利副王)為妻。7月,這些萊茵河及其西部地區(qū)的德意志小國,未與普魯士商議,就組成了一個依附于拿破侖的萊茵邦聯(lián),拿破侖的妹夫,繆拉元帥也被封為貝格和克累弗大公,這樣他就控制了萊茵河在韋瑟爾的重要橋頭堡。指向德意志的這些政治屏障不斷得到依舊存在的壓倒性的軍事力量的支援。
拿破侖的十九萬二千人的大軍團非但沒有復員,反而繼續(xù)作為軍事力量駐扎在整個德意志西南部靠當?shù)毓B(yǎng)。法軍的存在當然只會引起反感。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占領著安斯巴赫,達武的第三軍和拉納的第五軍駐扎在蘇阿比亞,蘇爾特的第四軍和內伊的第六軍在巴伐利亞,而奧熱羅的第七軍則在法蘭克福。馬爾蒙的第二軍已被派去征服達爾馬提亞,而馬塞納在拿破侖之兄約瑟夫的麾下,正在蹂躪那不勒斯王國。
拿破侖由于要在巴黎集中精力從事其政治和王朝的設計,便把大軍團的指揮權交給正在慕尼黑的貝爾蒂埃代管。不過,他卻要貝爾蒂埃完全明白他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臨時代理人而己。2月14日,貝爾蒂埃接到了拿破侖下的一道十分唐突的指示:
嚴格信守我下達給你的指示,并不折不扣地予以執(zhí)行。所有人員都要隨時待命,嚴守崗位,只有我知道該如何行動。
奧斯特里茨大捷之后,這位皇帝更是深信自己一貫正確了。
1806年的整個夏季,拿破侖所采取的軍事預防措施和他按戰(zhàn)時編制維持大軍團的做法都只是為了防止奧地利東山再起并對維也納朝庭起威懾作用。當時,他還正在與洛德代爾勛爵和亞爾默思勛爵率領的英國代表團討論和平條款,所以無論如何他無意桃起普魯士人的敵意。7月間,繆拉親王毫無策略頭腦地把韋爾頓的普魯士駐軍趕出了他新近獲得的大公國。8月2日,拿破侖寫信嚴歷地斥責了他的妹夫:
你所作的用武力把普魯士人從他們現(xiàn)在所占領的地方趕走的決定真是愚不可及。你這樣做就侮辱了普魯士,并且完全違背了我的意圖。我目前與該國的關系尚可,而且正打算停止與英國人談判以便為普魯士保住漢諾威。我不想用這類愚蠢的行為得罪她,我要和她保持良好的關系。你的任務是應盡量和普魯士人親善。
當天,他指示塔列朗與普魯士政府接觸以平息這一事件。
但是,在與倫敦的輝格黨政府談判時,拿破侖又空前狡詐地提出將漢諾威歸還給英國,盡管在此以前,他已將該地割讓給了普魯士。這種口是心非,兩面三刀的做法在7月底傳到普魯士政府的耳朵里,于是雙方就勢在必戰(zhàn)了。
奇怪的是,拿破侖似乎并不知道他的擴張政策在普魯士已日益引起敵意。這種敵意的產生有兩個來源:其一是普魯士軍官團浸透了腓特烈大帝的軍事傳統(tǒng),一貫好戰(zhàn);其二是自從以維也納為基礎的舊日耳曼帝國瓦解之后,突然高漲的愛國熱情開始在柏林產生聚合作用。普魯士軍隊一向以自己在七年戰(zhàn)爭中曾戰(zhàn)勝過奧軍和法軍而自豪,對于法國革命軍隊所發(fā)展的那套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他們一無所知。普魯士軍官死守腓特烈的教條,拘泥于刻板的隊形,緩慢的調動和有秩序的排槍射擊,因為,半世紀前這種戰(zhàn)法證明是十分有效的。他們對法軍那寬松的散兵線和比較松弛的射擊紀律極為蔑視。普軍各戰(zhàn)斗部隊的機動性還受其補給系統(tǒng)和輜重縱隊的拖累,沒有這套保障,他們就寸步難行?! ≡缭?700年對丹麥和俄國的勝利并促使他們退出了戰(zhàn)爭,但查理十二世卻并未能將戰(zhàn)爭結束,并且將要于八年后面對剩余的對手,薩克森-波蘭聯(lián)盟。在此期間,彼得大帝重建了他的軍隊成為現(xiàn)代化軍隊,基于這個目標,他首要地訓練他的步兵正確地使用火槍。他之后在以后他興建圣彼得堡的地區(qū),利沃尼亞地區(qū)贏得了一場漂亮的勝仗。俄國這樣子激怒了查理十二世,他之后作了一個無可挽回的錯誤,決定對俄國心臟地帶及莫斯科進行攻擊。
查理十二世的大軍起初于1708年攻入俄國,但俄軍避免與瑞典軍正面交鋒,并使用他們戰(zhàn)爭時時常對抗入侵者的方法:堅壁清野政策。俄國的夏天寒冷潮濕,難以作地面供應,查理要依賴于一隊補給縱隊運輸足夠的食物去維持軍隊應付長期作戰(zhàn)。該隊補給縱隊,在阿登·路德維希·利溫赫特率領下,由11,000人、16門火炮、一群牧牛和一千輛馬車組成,通常在最佳狀態(tài)時動作都是遲緩,現(xiàn)時并更因路面環(huán)境而要減慢至緩慢行進。
由于兩支軍隊之間沒有直接聯(lián)絡,查理的軍隊只好盡力等待利溫赫特的補給縱隊快些到來。在兩支軍隊距離只剩下130 公里遠時,查理這時卻決定放棄,命令軍隊拔營并轉往南方到烏克蘭以搜尋食物及較好的天氣。烏克蘭在馬日帕的指揮下,與查理談判,并與瑞典正式結盟以爭取從俄國中獨立。
另一方面利溫赫特亦轉往南方并在橫渡鄰近村落一條小河時受到攻擊,爆發(fā)了利斯拿雅戰(zhàn)役。他的縱隊遭遇到俄軍攻擊,亦對新建的俄軍的強勁作戰(zhàn)能力感到驚訝。利溫赫特欲全速會合查理,所以他遺棄了很多火炮、牧牛及大部分的食物,迫使士兵發(fā)生動亂。由于偷奪了酒,士兵們都喝醉了,而利溫赫特被迫遺下1,000名在樹林喝醉了的士兵。最后他們終于在冬天與查理的主力會合,沒有補給并只剩下六千人。
在春天查理重新開始進攻,但在冬天因饑餓、凍傷或其它天氣因素而損失了三分一兵力。潮濕的天氣嚴重耗盡了軍隊的供應及火藥,火炮因缺乏炮彈不能作戰(zhàn)。查理第一時間的行動就是圍攻在烏克蘭境內禾斯卡拉河畔波爾塔瓦的要塞。彼得大帝早已組織了一支龐大的軍隊保衛(wèi)要塞,并快速地到達及建立起一條反圍攻的戰(zhàn)線,引誘瑞典軍進入要塞和俄軍之間的陷阱。
當彼得大帝指揮45,000名士兵進攻,戰(zhàn)斗開始時,查理十二世麾下大約有20,000名士兵。令瑞典軍更不利的是,查理十二世在1709年6月17日圍困波爾塔瓦,查理十二世正視察前線基地時,被禾斯卡拉河河堤上的一名俄軍狙擊兵用滑膛槍擊傷腿部,并需要轉由陸軍元帥烏爾利卡·埃利諾拉指揮。然而他計劃突破俄軍防線并從北方逃脫。
耶拿戰(zhàn)役雙方兵力
雙方軍隊都分成了幾個部分。普軍分成三隊:
不倫瑞克公爵所率領的55,000人
霍恩洛厄親王率領的38,000人
馮·呂歇爾所率領的15,000人
拿破侖在耶拿的主力共96,000人:
蘇爾特的第四軍
拉納的第五軍
內伊的第六軍
奧熱羅的第七軍
繆拉的騎兵部隊
在北面遠處鄰近奧爾斯塔特的地區(qū),亦有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20,000人)和達武的第三軍(27,000人)。
耶拿戰(zhàn)役傷亡人數(shù)
普軍各軍共傷亡2.7萬人,損失火炮200門;法軍傷亡5000人。
耶拿戰(zhàn)役有哪些時代背景相關文章:
3.高斯人物介紹
耶拿戰(zhàn)役有哪些時代背景
上一篇:耶拿戰(zhàn)役有什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