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平定的背景是怎樣的
南中平定戰(zhàn),又稱諸葛亮南征,是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fā)動平定南中的戰(zhàn)爭,那么你知道南中平定的背景是怎樣的的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南中平定的背景,希望能幫到你。
南中平定戰(zhàn)的背景
在當時三國爭斗的局面中,對于蜀漢的威脅最大的應該是北方的曹魏和東邊的吳國,為什么這個時候諸葛亮要分出兵力來南征?南中平定戰(zhàn)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爆發(fā)的呢?
公元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蜀漢因為此戰(zhàn)而大傷元氣。劉備病重之時,嘉郡太守黃元首先舉郡反叛,火燒臨邛縣。益州治中從事的楊洪,臨危不懼,奏請?zhí)觿⒍U,命將軍陳曶、鄭綽領太子親兵前往征討,又因兵力不足,楊洪命二將守于南安峽口,幸而獲斬黃元。盡管黃元被殺,但是也看得出來蜀漢這個時候兵力之上可謂是捉襟見肘了。
劉備在永安病逝后,臨終托孤于諸葛亮、李嚴,并令李嚴駐永安。
黃元之亂剛平,益州郡統(tǒng)帥雍闿心生叛意。隨后他殺死建寧太守正昂,縛走張裔到東吳,正式與蜀漢決裂。越巂酋長高定響應,殺死郡中將領焦璜,自封為王,率軍北上攻打新道縣,南中三郡皆亂,但被李嚴率犍為的救援軍打敗,退回南方。
當時因為東吳和蜀漢的聯(lián)盟破裂,便拉攏雍闿為永昌太守,派劉闡到交州邊境,準備接管益州郡。雍闿率軍要入永昌城,永昌因此與蜀地斷絕聯(lián)系,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率領吏士死守永昌,敵軍雖不斷在城中散播謠言,但呂凱仍堅持不降,城中士民亦信任呂凱,令雍闿不能進城。于是,雍闿又使孟獲煽動周邊諸夷,諸夷皆反。南中四郡自此為叛軍所據(jù)。
除了雍闿和高定以外,牂柯太守朱褒也開始放縱起來。可以說,諸葛亮面對的是一個自夷陵戰(zhàn)敗之后,新舊交替,政局動蕩,叛軍割據(jù),魏國施壓,東吳挑唆,民心不穩(wěn),百廢待興的幾乎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考慮都前面這種嚴峻的形勢,諸葛亮采取了先整頓內(nèi)務再對外的態(tài)度,先安民心,并且再次和東吳議和,休養(yǎng)生息之后,整頓兵馬,先聯(lián)系雍闿勸降,勸不下來,那就動手。最后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由此爆發(fā)了南中平定戰(zhàn)。
南中平定戰(zhàn)的結果
南中已平定,東吳劉闡亦從交州回到吳國,打消接管的念頭。而諸葛亮則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云南、興古,以當?shù)厝嘶驅(qū)㈩I統(tǒng)領,有人曾勸諫諸葛亮留兵鎮(zhèn)守,但諸葛認為這有三不易
第一:“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若果留下外人,則要留兵駐守,留下士兵則要糧食,這是第一個不易)”;
第二:“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加上夷人新破,死傷甚多,有的父死兄喪,如留外人但沒有士兵駐守,必定成為禍患,這是第二個不易)”;
第三:“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又夷人憂怕有廢殺的罪名,自怕過失過重,若果留下外人,終不會得到信任,這是第三個不易)”;
最后,諸葛亮平衡各條件,決定達至“不留兵,不運糧”的政策,任李恢為建寧太守、呂凱為云南太守,又收降爨習、孟琰等,與孟獲一起授予官職,籠絡南人。只有馬忠是外地人而被任免為牂柯太守,但仍能做到受夷人所敬重。
蜀漢亦移南中萬多家勁卒、青羌到蜀地,分成為五部,號為“飛軍”,非常勇猛。又分開瘦弱,配給大族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設置五部都尉,號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說法。而夷人都十分剛毅、斗狠,與大族、富豪關系很差;蜀漢便勸大族捐出金帛,聘請夷人作部曲,聘請越多,便可世襲官位。于是夷人漸漸臣服屬于朝廷,建立起夷、漢并列的部曲。
而南人上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zhàn)馬等,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為諸葛亮北伐提供物資。南人的小規(guī)模叛變雖然沒有停止,但相較東漢時期,南中卻相對的平穩(wěn),而多次叛亂亦被馬忠、李恢、呂凱等快速平定。
南中平定戰(zhàn)的過程
后主建興三年(225年)春,諸葛亮親率大軍離都城成都南下。臨行,參軍馬謖獻策:“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諸葛亮接受了這一正確意見,堅持軍事鎮(zhèn)壓和政治攻心相結合的方針。同時兵分三路:以門下督馬忠為牂牁太守,率東路軍由僰道(今四川宜賓)攻打據(jù)守在牂牁的朱褒;庲降都督領交州刺史李恢由中路從平夷進逼益州;諸葛亮率主力以西路經(jīng)水道入越靣攻打高定元。由于戰(zhàn)前作了充分的準備和訓練,蜀軍士氣高昂,戰(zhàn)事順利展開。
諸葛亮的西路大軍順岷江至安上(今四川屏山),旋即西向進入越靣地區(qū)。這時高定元已分別在旄牛(今四川漢源)、定笮(今四川鹽源)、卑水(今四川昭覺附近)一帶部署軍隊,修筑營壘,對抗蜀軍。為了尋殲叛軍,諸葛亮在卑水停軍等待時機。高定元見蜀軍已到,忙把自己的軍隊從各處調(diào)集匯合起來,準備決戰(zhàn)。諸葛亮乘叛軍尚未完全調(diào)集部署之際,迅速進軍,突然襲擊,一舉殲滅了叛軍,并殺死高定元,進占越靣郡。與此同時,東路的馬忠也打敗了朱褒,攻占了牂牁郡。
李恢的中路軍于進軍路上,曾被圍困于昆明,時叛軍數(shù)倍于蜀軍,又未得諸葛亮的聲息,處境一度險惡。李恢故意揚言因糧盡要退軍,叛軍聞訊,信以為真,因而麻痹大意,圍守怠緩。李恢乘機突然出擊,大破叛軍,并與東、西路大軍相互呼應。諸葛亮隨即指揮大軍繼續(xù)南下,直指叛軍的最后據(jù)點益州郡。這年五月,蜀軍冒著酷暑炎熱,穿過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渡過滬水(金沙江),進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這時,叛軍的內(nèi)部已經(jīng)起了變化,叛亂頭目雍闿在內(nèi)訌中被高定元的部下殺掉了,當?shù)匾妥迨最I孟獲繼統(tǒng)雍闿余部,率叛軍對抗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