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歷史網(wǎng)>中國歷史>周朝歷史>

周朝歷代皇帝的列表及簡介

時間: 淑賢744 分享

  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朝歷代皇帝有哪些?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周朝歷代皇帝的列表及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周朝歷代皇帝及簡介

  西周:

  始于文王,終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棄,帝嚳的后裔,棄曾做過堯,舜的農(nóng)師。周朝姬姓。

  ◎文王 姬昌 (前1152-1056)在位51年 中國商代末年西方諸侯之長。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孫,季歷之子。商紂時為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亦稱“西伯昌”。相傳西伯在位五十年,已為翦商大業(yè)作好充分準備,但未及出師便先期死去。周人謚西伯侯為“文王”。其子姬發(fā)繼位,是為周武王。

  季歷死后,其子姬昌繼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績是為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他是很有作為的創(chuàng)業(yè)主,勤于政事,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個“方伯”的面目出現(xiàn),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卻積極進行滅商的準備。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爭取與國,成功地調(diào)解了虞、芮兩國爭田糾紛,使河東小國紛紛前來歸附,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紂的“受命之君”。在虞、芮歸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為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后方。接著向東發(fā)展,過黃河進攻耆、邗等國。沿渭水東進,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據(jù)點崇,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并且據(jù)有關(guān)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灃水西岸營建豐邑,把政治中心遷于豐(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周人對商朝已經(jīng)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勢。課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畫像,都來自漢代-山東武氏祠畫像石。

  商紂時為西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為周文王,商末諸侯首領(lǐng),史稱西北侯,追封為周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先祖古公、父親季歷之法,倡導篤仁、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的社會風氣,使其領(lǐng)地的社會經(jīng)濟得以發(fā)展。與其子姬發(fā)在寶雞蟠溪釣魚臺聘姜尚為軍師,自岐山起兵率軍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發(fā)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傳于世,《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間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在位50年。

  他禮賢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輔佐,為以后滅商打下基礎。據(jù)傳文王死時97歲。

  ◎武王 姬發(fā) (前1046-1042) 在位5年 周文王姬昌次子。中國周朝第一代帝王。他繼承父親遺志,于公元前11世紀消滅殷商王朝,奪取全國政權(quán),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xiàn)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代名君。

  武王姬發(fā),父姬昌。即位后大舉伐商,并于牧野,大敗商軍,紂王自 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鎬京。史稱西周。武王死時54歲,在位5年。

  武王為了鞏固全國政權(quán),日夜思慮,睡不好覺。他還同公旦討論過在當時被認為地處天下之中的洛邑(今河南洛陽市內(nèi))營建東都,以便于加強對東方的控制??上茨軐崿F(xiàn)這個計劃,在滅商后不久逝世。

  ◎成王 姬誦 (前1046-1020) 周武王子,即位時12歲。由周公旦攝政。之中,平定武庚(紂王子)叛亂,并大封諸侯。成王造東都洛邑。成王死時42歲。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wěn)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quán)。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成王造東都洛邑。成王死時42歲。

  ◎康王 姬釗 (前1020-995) 當成王將崩之時,擔心太子釗不勝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畢公輔佐之下,遍告諸侯,申之以文、武之業(yè),繼續(xù)推行成王的政策,進一步加強了統(tǒng)治,同時,先后平定東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銘文所記對鬼方征討,斬獲眾多,僅俘人即數(shù)以萬計,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舊史家夸稱當時「刑錯四十余年不用」。他統(tǒng)治時期,天下安寧,民不犯法,刑措40余年不用,號稱為周朝盛世“成康之治”。

  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軍進攻鬼方(今陜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戰(zhàn)。二十五年,為了消除邊患,周康王命盂率領(lǐng)大軍進攻鬼方。鬼方亦調(diào)兵迎戰(zhàn)。經(jīng)兩次大規(guī)模作戰(zhàn),周軍斬殺鬼方4800多人,俘獲其4名首領(lǐng)及以下1.3萬多人,還繳獲了很多車馬和大量牛羊。周軍將鬼方又驅(qū)逐至遠離鎬京的汫隴和岐周以西。周西北邊境暫安。

  ◎昭王 姬瑕 (前995-976) 在位2年 中國周朝第四代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yè),繼續(xù)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jīng)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qū),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tǒng)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于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后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周昭王在位19年,困擾害百姓而被船民設計淹死,葬于少室山(今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中的少室山)。姬瑕自幼養(yǎng)尊處優(yōu),即位后又沒有賢能的大臣勸諫、輔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來。他酷愛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獻珍禽,明天貢上異獸,以此博取賞賜和升官。

  ◎穆王 姬滿 (前976-922) 在位55年 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我國歷史上最富于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享壽105歲,在位時間約為55年(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年-公元前947年)。中據(jù)汲縣西戰(zhàn)國墓所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游歷,曾于穆王13年-17年駕八駿之乘驅(qū)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昆侖之丘,觀黃帝之宮。又設宴于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jù)現(xiàn)代學者考證,周穆王西游之地應是里海黑海之間的曠原,這是中國與西域進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記載。

  ◎共王 姬繄扈 (前922-899) 在位12年 西周第六代國王,謚號周共王.生卒年不詳.周穆王子。穆王死后繼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畢原。

  姬繄扈繼位時,國家因穆王遠游,耗費了巨量財富,弄得國家財政十分空虛,經(jīng)濟上漸漸難以支持。但是,在許多場合又不得不維持著天子的架子。如為了表示賞罰分明,共王不得不將都城附近的土地陸繼分封給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來越小,收入越來越少。西周開始衰落下去。

  ◎懿王 姬囏 (前899-891) 在位25年 西周第七代國王,周共王之子,謚號周懿王。根據(jù)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時間是公元前899年至前892年。懿王在位之時,周王室開始走上衰微之路。前892年周懿王崩,周孝王繼位。

  周懿王遷都槐里,在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南,傳至幽王為犬戎所滅。

  ◎孝王 姬辟方 (前891-885) 在位15年 西周第八代國王,謚號周孝王。生卒年不詳,共王弟,懿王叔。周懿王病死后奪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懿王病死,理應由太子姬燮繼位,但是太子懦弱無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機奪取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后,一心試圖復舉周朝。他先振興軍力,在汧水、渭水之間的草原上開辟了一個大牧場,用重金招募行家來養(yǎng)馬。有個應募者名叫非子,養(yǎng)的馬匹匹膘肥腿壯,一年下來,馬的匹數(shù)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滿意,就將秦地幾十里的土地封給他,做了附庸于鄰近大諸侯的小國國君,這就是日后統(tǒng)一中國的秦朝的發(fā)源地。但姬辟方?jīng)]有能等到實現(xiàn)振興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

  ◎夷王 姬燮 (前885-877) 在位12年 生卒年不詳。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孫。孝王死后繼位。在位30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燮,原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繼位,但他懦弱無能,被懿王叔孝王奪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諸侯又依據(jù)父子子繼的定例,扶立他為帝。姬燮對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諸侯禮拜的慣例,變?yōu)槌姇r步下堂來和諸侯相見,天子的威嚴了就大為下降。后來周天子與諸侯的矛盾又尖銳化,姬燮曾烹殺齊哀公。他在位朝間,被穆王遷居太原一帶的犬戎不斷地反叛,姬幾次派兵征討,都未能根除。

  姬燮繼位后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為太子。 翌年姬病死。姬燮死后的廟號為“夷王”。

  ◎歷王 姬胡 (前877-841) 在位16年 西周第十位國王,周夷王的兒子,在位37年(前878年—前841年)。公元前858~前828年在位。他在位期間,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一些貴族的權(quán)力,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他還不斷南征荊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別是獫狁,不時入侵。與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東南淮夷不堪承受壓榨,奮起反抗。“國人暴動”后厲王只好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周朝邊境—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謚號是“厲王”。

  召公、周公二輔相共理朝政,號稱“共和”(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死在彘地。太子靜已在召公家長大成人,二輔相就一塊兒扶立他為王,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輔佐,修明政事,師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遺風,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十二年(公元前816年),魯武公前來朝拜天子。

  ◎共和 (前841-827) 周,召共和 執(zhí)政14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與召穆公共同執(zhí)政。此二人均為宗周的大貴族。

  ◎宣王 姬靜 (前827-781) 在位46年 中國周朝第十一位王。姬姓,名靜(一作靖),周厲王之子,死后被追謚為世宗。厲王時“國人暴動”,大臣召穆公虎將太子靜隱藏在自己家中,被國人包圍。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脫身。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縣 ),大臣擁立靜為王。宣王即位后,整頓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時復興。宣王的主要功業(yè)是討伐侵擾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秦仲為大夫,攻西戎,被殺。宣王又命其子秦莊公兄弟5人伐西戎,得勝。五年,宣王與尹吉甫一起伐?狁(即西戎)于彭衙(今陜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狁戰(zhàn)爭中率師直攻至太原(今甘肅鎮(zhèn)原一帶),迫使?狁向西北退走。對于侵犯江漢地區(qū)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師皇父、大司馬程伯休父等率軍討伐,沿淮水東行,使當?shù)卮笮》絿凶顝姶蟮男靽?,向周朝見。十八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都迎接王命,并進獻貢物。其時,宣王還命方叔率師征伐荊蠻(即楚國)。為了鞏固對南土的統(tǒng)治,宣王將其舅申伯徙封于謝(今河南南陽)。宣王二十二年,繼續(xù)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于鄭(今陜西華縣東)。

  ◎幽王 姬宮湦 (前781-前771)在位11年 中國西周末代君主。 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周宣王之子。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jù)干寶《搜神記》記載)。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為元年。在位時,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wěn),地震、旱災屢次發(fā)生。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后與宜臼逃回申國。為博取褒姒的一笑,幽王下令,宮內(nèi)宮外人等,能讓褒姒一笑者,賞賜一千兩金子。有個叫虢石父的獻上烽火戲諸侯的計策,在驪山上把烽火點了起來。有個叫鄭伯友的大臣勸阻周幽王說,烽火臺是為了戰(zhàn)時救急用的,這個玩笑開不得。大王現(xiàn)在這樣戲弄諸侯,失信于他們,如果到了真有急事時,諸侯又以為大王在戲弄他們,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周幽王不聽。臨近的諸侯看到烽火臺上起了狼煙,以為犬戎打過來了,趕快帶領(lǐng)兵馬來救。沒想到趕到那兒,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伙兒都愣了。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大家辛苦了,這兒沒什么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玩玩兒,你們回去吧。諸侯知道上了當,憋了一肚子氣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們鬧的是什么玩意,看見驪山腳下來了好幾路兵馬,亂哄哄的樣子,就問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訴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見褒姒開了笑臉,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金子。

  后來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鎬京的消息,驚慌失措,連忙下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燃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誰也不來理會他們。

  公元前772年,申侯聯(lián)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后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東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鎬京遷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遷后之周王朝為東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東周為秦所滅,共傳二十五王,歷時五百一十五年.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平王。鑒于鎬京殘破,又處于犬戎威脅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wèi)護下,遷都洛邑,建立了東周王朝。據(jù)《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一百四十多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晉、楚、秦、魯、宋、鄭、衛(wèi)、陳、蔡、吳及越等國.

  春秋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戰(zhàn)國鐵犁鏵冠的出土,說明犁耕在中原已經(jīng)得到推廣。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東周時期,以農(nóng)田灌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高潮逐漸興起。水利工程有多種類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東周的建筑技術(shù)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稱為祖師??脊虐l(fā)掘所見東周的建筑遺跡,多為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筑構(gòu)件以瓦當最為常見,還有青銅斗拱、青銅飾件和青銅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見東周宮殿建筑的宏偉壯觀。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zhàn)亂頻繁。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jīng)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線的基礎上,不遺余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fā)展。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 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后,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quán)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jīng)濟上有求于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fā)展自己勢力。

  ◎平王 姬宜臼 (前770-719) 在位50年 中國東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公元前770-公元前720年在位。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都城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經(jīng)犬戎侵襲,十分殘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許、魯?shù)戎T侯擁戴,在申(今河南南陽北)即位,是為平王。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周。周平王依仗晉、鄭、虢等諸侯的力量,勉強支持殘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各國之間的兼并越來越有發(fā)展,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洩父早死,立平王之孫林為太子,是為周桓王。

  ◎桓王 姬林 (前719-696) 在位22年 東周第二代國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卒,太子姬狐由鄭國奔喪至洛邑,悲傷過度而死,子姬林即位,在位二十三年,死后謚號桓王。

  周桓王初即位時,周天子的勢力還很強大,控制的地盤也大,相當于今天的河南省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qū)。此時與周相鄰的鄭國在鄭莊公的統(tǒng)治下日趨強大,常與周發(fā)生邊界沖突。桓王為顯天子權(quán)威,多次率兵伐鄭,結(jié)果均遭失敗。

  尤其是公元前711年的伐鄭戰(zhàn)爭,周軍大敗,損失慘重,桓王也被射傷,險些被俘。此次伐鄭的失敗,使得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自周桓王后,周天子的威信愈加低落,各大諸侯國之間爭霸的序幕已經(jīng)拉開。

  ◎莊王 姬佗 (前696-681) 在位15年 春秋時期東周第三代君主。姓姬,名佗。周桓王之子。公元前697年桓王死后嗣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卒。

  莊王在位時,周天子地位繼續(xù)下降,所控地域日益萎縮。而各大諸侯國之間的爭斗日益激烈,東方的齊國、北方的晉國、南方的楚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正在形成爭霸之勢。

  ◎厘王 姬胡齊 (前681-676) 在位5年 東周第四代國王,謚號“釐王(僖王)”。周莊王的兒子,莊王死后繼位。在位5年,葬處不明。

  周釐王姬胡齊,莊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

  姬胡齊即位的這一年(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將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為了借助周王的名義爭霸天下,齊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提出了“尊王攘夷” 的口號,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御少數(shù)民族對中原地區(qū)的攻掠,并馬上派使臣向姬胡齊朝賀。姬胡齊見齊國如此恭敬,十分高興,立即將召集諸侯承認宋桓公為國君一事委托給齊桓公去辦理。齊桓公在齊國的北杏(今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被推為盟主。

  公元前677年春,姬胡齊病死。 死后的廟號為“釐王”,歷史上又稱他為“僖王”。

  ◎惠王 姬閬 (前676-651) 在位25年 東周第五代國王,謚號惠王。他是周莊王的兒子,在位25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惠王姬閬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為國,邊伯、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個大夫,由于莊王生前曾經(jīng)囑咐要立庶子子頹為國君,對厘王病死后由姬閬即位十分不滿,就聯(lián)合貴族蘇氏,一起擁奉子頹,發(fā)動叛亂,攻打姬閬,卻被擊敗后出逃。子頹逃到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又在蘇氏陪同下逃奔到衛(wèi)國。衛(wèi)惠公由于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敵公子黔牟,就聯(lián)合南燕,支持子頹。這一年冬,衛(wèi)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閬,立子頹為天子。鄭厲公出面調(diào)解周王室之亂,沒有成功,于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國君仲父,并且將流亡在外的姬閬安置在鄭國的別都櫟(今河南禹縣),還將王室的器皿用具從成周搬到櫟,供姬閬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鄭厲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縣內(nèi))誓師伐子頹,鄭、虢聯(lián)軍很快攻入都城。子頹和邊伯等5個大夫正在喝酒慶賀,措手不及,被聯(lián)軍殺死。鄭厲公和虢公迎姬閬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寶座。這場內(nèi)亂史稱“子頹之亂”。為了感激鄭、虢兩國的援助,姬閬將酒泉(今陜西省東部一帶)賜給虢,將虎牢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以東之地賜給鄭。這樣,內(nèi)亂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縮小了。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閬病死。死后的謚號為“惠王”。

  ◎襄王 姬鄭 (前651-618) 在位32年 周惠王子?;萃醪∷篮罄^位。在位33年,病死,葬處不明。

  惠王病死后,姬鄭擔心子帶爭位而秘不發(fā)喪,并急忙派人向齊桓公求援。齊桓公馬上召集諸侯在洮(今山東省鄄城縣西)開會,宣布擁護姬鄭為天子。姬鄭至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訊。

  子帶不甘心失敗,從公元前648年起,幾次引導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敗。公元前636年,姬鄭發(fā)覺王后隗氏與子帶秘密勾結(jié),立即廢黜了隗后。子帶得到消息,再次引導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鄭倉皇逃出,避居于鄭國的汜(今河南省襄城縣),向各國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晉文公打著勤王的旗號,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帶當時所在的溫,生擒子帶,然后迎姬鄭回都城,將子帶押到都城處死,平定了內(nèi)亂。這次內(nèi)亂,史稱“子帶之亂”。 公元前619年8月,姬鄭病死。 姬鄭死后的廟號為“襄王”。

  ◎頃王 姬壬臣 (前618-612) 在位6年 周襄王之子。生年不詳,公元前619年即位,在位六年,至公元前613年卒,葬處不明。其子匡王班立。

  周頃王姬壬臣繼位時,王室財政拮據(jù),竟致于無法辦理襄王的喪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魯國討錢。魯國國君派使者送錢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這時已經(jīng)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時,邾國(今山東省鄒縣東南)的諸侯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準備遷都到繹山(也稱嶧山,在今山東省鄒縣南)。占辭上說:“遷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會使君短命。”當時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紛紛勸阻遷都,邾文公卻說:“上天讓民樹立了君,就是為了替民謀利.如果遷都有利于民,就遷吧。”他還是把都城遷到了繹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這雖是巧合,時人卻紛紛贊譽邾文公的賢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廟號為“頃王”。

  ◎匡王 姬班 (前612-606) 在位6年 周頃王之子。頃王死后繼位。在位6年(公元前613年-公元前607年),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葬處不明,死后的廟號為“匡王”。

  周匡王姬班在位時,他本人無重要的事可述。這時晉國的國君是晉靈公,在他宮內(nèi),卻發(fā)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趙盾事件。原來,晉靈公是一個只顧享樂,不理政事的國君。他又喜歡惡作劇,經(jīng)常從宮臺上用彈弓把別人彈得頭破血流,人們東躲西閃,他看著高興。有一次,廚師沒有將熊掌煮熟,晉靈公竟把他殺了,用草席裹著,叫宮女在朝廷上拖過。執(zhí)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晉靈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謀刺趙盾。徂魔一早去趙盾家,見趙盾大開著臥室門,穿著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動地說:“對國君不忘恭敬,是替民眾辦事的好人。殺了他,對不起百姓;不殺他,國君不會放過我,如此進退兩難,不如一死了之。”就一頭撞向庭院中的槐樹而倒地身亡。晉靈公此計不成,又假裝著請趙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準備殺死趙盾,不料趙盾遇救逃了出來。后來,趙盾的族弟趙穿將晉靈公殺了,趙盾才返回都城。

  ◎定王 姬瑜 (前606-585) 在位21年 春秋時期周朝國王。公元前606年至公元前586年在位。周頃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時,大諸侯國對周王朝及周天子已無尊敬可言,中央權(quán)力繼續(xù)削弱。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圍宋時,造成“易子而食”的慘劇,使社會生產(chǎn)遭到破壞并阻礙了人口的發(fā)展。諸侯爭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為代價的。周定王崩后,其子簡王夷即位。

  ◎簡王 姬夷 (前585-571) 在位14年 為周定王之子。公元前586年周定王死后即位,在位十四年,至公元前572年九月病死。死后葬處不明。子靈王泄心即位。

  周簡王在位時,周天子權(quán)威已經(jīng)蕩然無存,故其本人也無要事可述。但這時,除了晉、楚、秦,宋、鄭等國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東南地區(qū),原為楚國屬國的吳國興起,屢次攻入楚國,卷入了春秋混戰(zhàn)的行列。

  ◎靈王 姬泄心 (前571-544) 在位27年 周簡王子。簡王死后繼位。因愛子夭折,哀傷而死,葬于周山(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柏亭山),一說葬于靈山(今河南省宜陽縣)。

  周靈王姬泄心在位時的公元前546年7月,宋國大夫向戍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diào)停兩國間的戰(zhàn)爭,晉、楚、宋、魯、衛(wèi)、陳、鄭、曹、許、蔡等十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zhàn)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quán),誰破壞協(xié)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癸巳日,姬泄心病死。姬泄心死后的廟號為“靈王”。

  ◎景王 姬貴 (前544-520) 在位23年 周靈王第二子。靈王死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翟泉(今河南省洛陽市舊城)。

  周景王姬貴在位時,財政窘困,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國乞討。有一次,他宴請晉國大臣荀躒,指著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王室,為何獨獨晉國沒有?”荀躒的隨員籍談答復說,當初晉國受封時,王室就沒有賜以禮器,目下晉國又忙于對付戎狄,送不出禮物來。姬貴列數(shù)了王室賜給晉的土地器物,諷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談是“數(shù)典而忘其祖”,這就是成語“數(shù)典忘祖”的來源。這件事說明,春秋初年王室還能賜些土地器物給諸侯,這時卻只能靠向諸侯乞討度日了,天子的威望已經(jīng)一落千丈。

  姬貴在位期間,鄭國的執(zhí)政大臣子產(chǎn)(即公孫僑,字子美)實行改革,整頓貴族田地和農(nóng)戶編制,承認土地私有,按田畝征稅等等。接著,他又用200多斤鐵鑄造了一只鼎,把新制定的保障改革成果的刑書鑄在鼎上,放置于王宮門口,讓百姓都知道新刑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刑鼎”。

  姬貴在位時,原立嫡次子姬猛為太子,但后來姬貴卻又寵愛庶子姬朝。公元前520年4月,姬貴病重,特囑咐大夫盂賓要扶立姬朝為嗣君。姬朝還沒有來得及被立為嗣君,姬貴就病死。

  姬貴死后的廟號為“景王”。

  ◎悼王 姬猛 (前520-519) 在位0年 周景王嫡次子,景王死后繼位,在位半年就病死,葬處不明。

  景王在位時,因嫡長子太子壽早死,原立姬猛為太子,但景王又寵愛庶子姬朝,于病重時要大夫孟賓扶立姬朝,而沒來得及就病死。景王死后,同月貴族劉卷、單旗將盂賓殺死,仍擁立姬猛為帝。

  姬猛繼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帶領(lǐng)失去職位的舊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亂,爭奪王位。劉卷被打敗逃了,單旗保護著姬猛待在王宮內(nèi)。姬朝的黨徒乘深夜?jié)撊雽m中,劫走了姬猛。單旗突圍而逃,姬朝的徒眾挾持著姬猛追趕單旗。半路上,晉頃公遣大夫籍談、荀躒帶兵救出了姬猛,護迎他避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不久,派兵護送他回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

  姬猛死后的廟號為“悼王”。

  ◎敬王 姬匄 (前519-475) 在位43年 周景王第二子,周悼王弟。悼王病死后繼位,在位44年,病死,葬于三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10里處)。

  周敬王姬匄在悼王病死后,由劉卷、單旗扶持繼位,居于翟泉,時人稱為“東王”。

  姬匄在位期間,吳國也強盛了起來,積極參加爭霸。公元前515年,吳王諸樊的兒子公子光,在從楚國逃亡來的貴族伍子胥(名員)的協(xié)助下,指使勇士專諸將匕首藏在魚腹中,乘宴會上進食的機會,刺殺了公子光的堂弟、國君僚,奪取了王位。公子光登上了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公元前476年,姬匄病死,死后的廟號為“敬王”。

  ◎元王 姬仁 (前475-468) 在位8年 周敬王子,敬王死后繼位。在位7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元王姬仁繼位的這一年(公元前475年),我國歷史進入了戰(zhàn)國時期。不過也有學者把三家分晉做為戰(zhàn)國的開端。

  姬仁在位期間,越王勾踐于攻滅吳國后,統(tǒng)帥大軍乘勝北渡淮河,在徐(今山東滕縣南)約齊、晉、魯、宋等國會盟。會盟后,派人給姬仁送去貢品,姬仁也回贈勾踐以祭祖用的肉,冊命他為智伯,承認他處于諸侯的領(lǐng)袖地位,勾踐成為一時的霸主。

  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姬仁死后的廟號為“元王”。

  ◎貞定王 姬介 (前468-441) 在位27年 東周君主,謚號貞定王。他是周元王的兒子。元王死后繼位。在位28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介在位期間的公元前453年,晉國的3家大夫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在陸續(xù)并吞了其他貴族后,共同攻滅了最后一家貴族智伯,形成實際上的3個國家(趙國、韓國、魏國),晉幽公反而要分別向他們朝貢。

  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死后的廟號為“貞定王”。

  ◎哀王 姬去疾 (前441-441) 在位0年 周貞定王長子。公元前441年周貞定王死后即位,即位后三個月就被其弟姬叔襲殺,葬處不明。

  姬去疾死后的謚號為“哀王”。

  ◎思王 姬叔 (前441-440) 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

  公元前441年,姬叔殺害周哀王即位,為周思王。其在位僅五個月,公元前441年8月就被弟姬嵬所殺。

  ◎考王 姬嵬 (前440-425) 在位15年 東周第二十代國王,為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與周思王之弟。攻殺兄思王而繼位。在位15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間,封弟姬揭于王城,以繼續(xù)周公的官職,史稱周桓公。時人稱此國為“西周”。

  周桓公死,傳位于子威公。威公死,傳位于惠公?;莨L子史稱西周公?;莨址馍儆诎嘤陟?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史稱“東周”。這樣,在周王室的領(lǐng)地內(nèi),又建立了 “西周”、“東周”兩個小國。

  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姬嵬死后廟號為“考王”。

  ◎威烈王 姬午 (前425-401) 在位24年 周考王子,考王死后繼位。在位24年,病死,葬于今河南洛陽。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期間的公元前403年,分別冊封魏、趙、韓為諸侯國。在位時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侯、趙侯、魏侯,此即“三家分晉”。

  魏國當時的國君是魏文侯斯,他任用著名政治家李悝進行改革,使魏國很快富強起來,成為戰(zhàn)國初期的 頭號強國。

  趙國國君烈侯也任用公孫連等一批賢能之士整頓吏治,提高統(tǒng)治機構(gòu)效率,節(jié)省財政開支,使趙國逐漸強盛起來。

  公元前402年,姬午病死。姬午死后的廟號為“威烈王”。

  ◎安王 姬驕 (前401-375) 在位26年 周威烈王子,威烈王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處不明。

  姬驕在位期間,齊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將齊國國君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為他的食邑,田和成為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公元前386年,姬驕封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這標志著齊國的新興的封建勢力取代了舊勢力。

  當時,楚國國君是悼王,他于公元前382年任用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衛(wèi)國人吳起進行變法。吳起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quán),改善財政,增加軍事力量。這有力地打擊了舊貴族,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南平百越,北滅陳、蔡等國,又大敗魏國。但是,第二年楚悼王死去后,仇視變法的舊貴族發(fā)動叛亂,用亂箭射死了吳起,廢除了新政,使楚國的社會發(fā)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致使地大物博的楚國沒有能發(fā)展成為統(tǒng)一六國的力量,最終為秦國所攻滅。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一起將徒有虛名的晉國國君俱酒廢為平民,瓜分了他僅有的一點領(lǐng)地,使晉國名實俱亡。

  同年,姬驕病死。死后的廟號為“安王”。

  ◎烈王 姬喜 (前375-367) 在位8年 周安王子,安王死后繼位。在位7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烈王姬喜在位期間,是秦獻公在位的后期。秦獻公當政時,廢除了野蠻的殉葬制度,將國都由雍(今陜西風翔)遷到東部的櫟陽(今陜西省臨潼市),以便于向東發(fā)展和接受先進的文化影響,擺脫舊貴族勢力的影響,以及整頓內(nèi)政,加強王權(quán)。他還清理戶籍,整頓軍隊,注意發(fā)展經(jīng)濟,使國勢好轉(zhuǎn),為日后秦孝公時候的“商鞅變法”準備了條件。公元前371年,秦獻公發(fā)兵攻占了韓的六座城市,成為秦向東發(fā)展的開始。

  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 姬喜死后的廟號為“烈王”。

  ◎顯王 姬扁 (前367-321) 在位46年 周安王子,周烈王弟。烈王死后繼位,在位48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顯王姬扁在位期間,諸侯國的變法發(fā)展到高潮。公元前356年,齊侯田因齊(即日后的齊威王)任用賢能之士鄒忌、田忌等人實行改革。為了廣開言路,齊侯下令不論臣民,凡能當面指出自己過錯的,賜給上等獎;以書面提出批評建議者,賜給中等獎;即使在背后議論他的過失的,也給獎。命令一下,幾個月之內(nèi)來朝廷提批評、建議的人爭先恐后,門庭若市,使齊侯了解到許多國政的弊端,自己的過失和收集了不少治理好國家的辦法。為了整頓吏治,齊侯多次詢問左右臣下,地方官中誰最好?誰最壞?不少人說,阿(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的大夫最好,即墨(今山東省平度縣東南)的大夫最壞。齊侯派人實地調(diào)查,情況卻正相反,阿地田園荒蕪,人民缺吃少穿,敢怒而不敢言;即墨地方治安穩(wěn)定,六畜興旺,人民安居樂業(yè)。原來,阿大夫欺下媚上,行賄上司,讓他們顛倒黑白,為自己說好話;即墨大夫正直不阿,不行賄上司,遭致了誹謗。齊侯當即痛斥了阿大夫,將他及受賄后替他說好話的人烹殺,嘉獎了即墨大夫,賜予他一萬戶的俸祿。齊侯如此不受蒙蔽,明辨是非,祛邪扶正,使齊國的風氣為之大變,人人都忠于職守,不敢說謊。齊侯又選用賢能之士,委以重任。沒有多久,齊國大治,成為當時一大強國。

  戰(zhàn)國七雄在先后進行了變法以后,展開了更為激烈的兼并戰(zhàn)爭。

  公元前321年,姬扁病死。姬扁死后的廟號為“顯王”。

  ◎慎靖王 姬定 (前320-314) 在位6年 周顯王子。顯王死后繼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慎靚王姬定在位期間,戰(zhàn)國七雄為了保存自己,壯大自己,各自找尋盟友,有時幾個較弱的國家聯(lián)合,攻打一個強國,稱為“合縱”:有時一個或兩個強國(主要是秦國和齊國)聯(lián)合,攻打較弱的國家,稱為“連橫”。一些游說之士研究天下形勢,奔走于各國之間,勸說國君進行合縱或連橫,歷史上稱他們?yōu)榭v橫家。為了解除當時最強盛的秦國對各國的威脅,公元前318年,魏國的相公孫衍發(fā)起了一次五國合縱攻秦的戰(zhàn)役,五國是魏、趙、韓、楚、燕,推舉楚國為縱長。同年,五國聯(lián)軍進抵函谷關(guān)(今河南省靈寶縣境內(nèi)),秦出兵迎擊,聯(lián)軍撤走。第二年,秦軍又與五國中的韓、趙、魏軍隊大戰(zhàn)于修魚(今河南省原陽縣西),秦軍斬殺敵方8萬人,取得大捷,挫敗了這一次的五國合縱。 公元前315年,姬定病死,姬定死后的廟號為“慎靚王”。

  ◎赧晚 姬延 (前314-256) 在位58年 周慎靚王子。慎靚王死后繼位。在位59年,病死。葬于牽水北岸(今陜西省隴縣),一說葬于岳陽(今湖南省岳陽縣)。

  周赧王姬延在位期間,秦國開始左右出擊,南攻楚,東擊三晉(韓、趙、魏),向中原地區(qū)擴展。

  姬延當時已經(jīng)年老,奔走于周,秦,梁等地,經(jīng)不起勞苦,到梁城后不滿一月就病死。姬延死后謚號為“赧王”。

  問題

  前面顯然犯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上面所說的周的君王成為國王,天子。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 ”,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趙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趙政自認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yè),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李斯等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彰顯自己的尊貴。

  另一種說法:

  秦滅六國后,秦王政覺得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號,顯不出他的偉大,更不能讓后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于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們商議改帝號之事。

  丞相王綰稟奏:“三皇五帝的名稱,是天下共主,實際上本身所占有的領(lǐng)土,不過方圓千里,而自商周稱王后,才真正擁有天下,而且周維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認為王的稱號最好。”

  秦王政不高興的說:“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萬世永傳的朝代。”

  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內(nèi)都已成為郡縣,法令由中央統(tǒng)一,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業(yè)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認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建議稱泰皇。”

  秦王政一聽,高興的說:“泰皇仍與以前分別不出來,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后世以數(shù)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另追尊莊襄王為太上。”就這樣,趙政自稱“始皇帝”,后世通稱“秦始皇” 。

  不過的確有周朝皇帝,不過不是上面所說的周,他們分別北周,武周,后周,大周,和吳周。

  北周

  中國歷史上代西魏而立的朝代。北朝王朝之一。宇文覺創(chuàng)建。后為隋所滅。西魏恭帝三年( 556 ),實際掌握西魏政權(quán)的宇文泰死,遺命宇文護掌管國家大政。因宇文護想早日奪取政權(quán),即迫使西魏恭帝禪位。次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孝閔帝)建立北周,都長安(今西安)。577年,北周滅北齊,統(tǒng)一華北。581年,楊堅簒北周,改國號隋。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靜帝(宇文闡)大象 大定

  武周:

  唐載初元年九月(690年—7 0 5 年 )是武則天在位時間,自號“圣母神皇”的武則天——中國歷史是唯一的女皇帝,革“唐”命,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或“南周”。

  武則天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后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于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周就武則天一個皇帝。

  后周:

  (公元951-960)五代時由郭威所建,為了與周朝相區(qū)分,故史學界稱之為后周.后周于960年為趙匡胤所滅,其事件即著名的"黃袍加身"。

  1、太祖 郭威 904年-954年 951年-954年 廣順 951年-953年 本姓常,隨母改嫁郭家。后漢立,任樞密副使、檢校司徒。隱帝時任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乾祐元年(948年)加鄴都留守、天雄軍節(jié)度使。乾祐三年十一月(950年)起兵,攻入開封,殺隱帝,擁立劉赟為帝。十二月自立為帝,建立后周。旋回師開封,廢劉赟。滅后漢。謚圣神恭肅文武孝皇帝。葬嵩陵(河南開封)。

  2、世宗 柴榮 921年-959年 954年-959年 太祖內(nèi)侄,柴守禮子 邢州龍岡(河北邢臺西南)人。后漢時任樞密副使、左監(jiān)門衛(wèi)、天雄軍牙內(nèi)都指揮使。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封晉王,加開封尹。太祖即位,任澶州刺史、鎮(zhèn)寧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德元年(954年)加侍中,判內(nèi)外兵馬事。謚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河南鄭州)。

  3、恭帝 柴宗訓 953年-973年 959年-960年 世宗第四子 顯德六年(959年)任左衛(wèi)上,封梁王。七年(960年),被迫禪位于權(quán)臣趙匡胤。降封鄭王。謚恭皇帝。葬順陵(河南鄭州)。

  大周(張士誠):

  1353年張士誠與其弟張士義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等江北重鎮(zhèn),1354年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佑為年號。之后張士誠的勢力也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jù)實力,并且曾多次運糧至大都。之后張士誠自稱吳王。 在朱元璋討滅陳友諒之后,朱元璋于1366年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并且于1367年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后張士誠被俘,之后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

  張士誠未稱帝,不能算皇帝。

  吳周(吳三桂):

  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聞訊后叛清。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發(fā)布檄文,聯(lián)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廣西孫延齡、陜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揮軍入桂、川、湘、閩、粵諸省,戰(zhàn)亂波及贛、陜、甘等省,史稱三藩之亂。清政府調(diào)重兵全力鎮(zhèn)壓叛亂,逐漸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長沙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退據(jù)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圍,吳世璠自殺,余眾出降。吳三桂的子孫后代被徹底殺光。包括襁褓中的嬰兒?!肚迨犯濉酚袇侨鸨緜?。

  因而,吳周只有兩位皇帝,吳三桂和吳世璠。

  關(guān)于周朝簡介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傳30代37王,延續(xù)約800年時間。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nóng)神的“后稷”。周部落興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領(lǐng)的時候,他的統(tǒng)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死后他的兒子武王姬發(fā)才有條件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quán),并進行了東征。此后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并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流域和今天的東北、華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侖丘。周厲王時,周朝的統(tǒng)治開始衰落。西周厲王十分殘暴,將原來國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澤收歸國有,禁止國人利用。國人對此強烈不滿,怒罵譴責,沸沸揚揚。周厲王遂命衛(wèi)國神巫監(jiān)視國人。公元前841年,終于爆發(fā)了國人暴動。國人沖進王宮,[1]厲王倉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厲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執(zhí)掌政權(quán),史稱“共和執(zhí)政”。

  關(guān)于“共和執(zhí)政”,還有另一說法,即厲王奔走后,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因其名叫“共和”,爵位為伯,故稱其當政期間為“共和執(zhí)政”。

  對于以上兩種說法,史書上都有記載,前者見于《竹書紀年》,后者僅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從可信度來說,《竹書紀年》較為確切。同時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共和執(zhí)政”結(jié)束以后,宣王即位,周宣王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統(tǒng)治,在對外征討和開拓疆域上接連取得勝利,出現(xiàn)了歷史上稱之為“宣王中興”的時期。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寵幸妃子褒姒,同時用人不當,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民怨沸騰,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將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平王東遷之后的周王室大權(quán)旁落,諸侯紛爭加劇,進入了列國征戰(zhàn)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周朝的統(tǒng)治很有特點,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與禮樂制,對以后的社會有很大影響。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煞譃槲髦芎蜄|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jié)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周朝經(jīng)濟

  晚周時期工商業(yè)無疑有了相當?shù)陌l(fā)展,雖然象其他許多情況那樣,無法精確地估量所發(fā)生的情況。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在不同的國家出現(xiàn)了不同的、有固定價值的金屬貨幣,在公元前5和4世紀更是如此。這類錢幣顯然便于商業(yè)交易,雖然某些象谷物和布那樣的商品,特別在大宗交易中繼續(xù)用作交換媒介。商業(yè)的發(fā)展當然有助于城市的成長,并且還出現(xiàn)了工業(yè)按地點進行專業(yè)化的趨勢?!妒酚洝泛推渌芳€記載了幾個著名的商人,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子貢,直至秦統(tǒng)一全國之前不久的丞相呂不韋。大商人不經(jīng)營主要商品,它們量大,容易壞,只有在短缺時才有利可圖;他們寧愿集中經(jīng)營奢侈品或者通山澤之利。政府并不像集散主要商品那樣直接關(guān)心這些商品。

  
看過“周朝歷代皇帝的列表及簡介”的人還看了:

1.東周朝皇帝列表及簡介

2.東周皇帝周赧王姬延簡介

3.周朝歷史簡介

4.商朝皇帝列表

5.東西周朝總共幾個皇帝

周朝歷代皇帝的列表及簡介

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朝歷代皇帝有哪些?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周朝歷代皇帝的列表及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周朝歷代皇帝及簡介 西周: 始于文王,終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周朝武王伐紂的歷史意義
    周朝武王伐紂的歷史意義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fā)率領(lǐng)以周部落為主的聯(lián)盟軍討伐整日沉于美色,不顧國家安危的商王帝辛,即著名的武王伐紂,最終周武王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下面

  • 周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周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西周,中國歷史上的古國名,戰(zhàn)國時代的一個小國。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于王畿,是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國,你知道周朝滅亡的原因是什

  • 周朝周厲王姬胡的生平
    周朝周厲王姬胡的生平

    周厲王姬胡(公元前904年―公元前829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本文是周厲王姬胡的簡介,

  • 周朝伯邑考的人物簡介
    周朝伯邑考的人物簡介

    伯邑考,姬姓,名考,周文王與太姒的嫡長子,周武王的同母長兄。下面是有周朝伯邑考的人物簡介,歡迎參閱。 周朝伯邑考的人物簡介 早年經(jīng)歷 伯邑考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