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禮儀知識(2)
國際禮儀知識
國際交往中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應是平等的關系,中國人與外國人交往時不卑不亢,這也是國際禮儀的重要原則。國際禮儀中的不卑不亢原則,最要緊的是保持人格平等,因為“卑”和“亢”都是置對方或置自身不平等位置上的交往態(tài)度。“卑”有損自身人格甚至國格;“亢”則顯得虛張聲勢,也有傷對方的自尊。要做到“不卑不亢”,應注意:
1、不能對對方有金錢與物質利益上的希望和企圖。“心底無私天地寬”,只要把握住這一點,雙方的人格就是平等的了。我方無所企求而心地坦然,對方無需戒備則輕松自如,這樣的交往自然分不出尊卑。如果一味希望對方擔保子女出國或獲得其他物質上的好處等,就很難堅持此項原則。
2、要有為國家和民族爭氣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涉外談判中尤為重要。如:我國一代表團出訪某國談判合資項目,對方以其設備先進優(yōu)勢,向我方漫天要價,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后來,我方領導在一次聚會演講時若有所指地說:“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將四大發(fā)明的生產技術無條件地貢獻給了人類,而他們的后代子孫從未埋怨過他們不要專利是愚蠢的。相反,卻盛贊祖先為推進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作出了杰出的貢獻?,F(xiàn)在,中國在與各國的經濟合作中,并不要求各國無條件地讓出專利權,只要價格合理,我們一個錢也不少給。”這篇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講,博得與會者的贊譽,促使對方在以后的談判中自愿降低專利費,雙方很快達成協(xié)議。
3、實事求是,不過謙,不說過頭話。以宴請為例,中國人請客,即使是相當豐盛的一桌,主人也會對客人說:“今天沒什么特別的菜好招待,請隨便吃點。”西方人則相反,不管飯菜質量如何,主人都要自我夸贊:“這是本地最好的飯店”,“這是我的拿手好菜”,目的在于表示誠意。同樣,中國人到別人家做客都客氣有余,主要問客人是否再添點飯,客人說不用不用,實際上也許并未吃飽。西方人作為賓客赴宴,說不吃不喝時則是真的,絕不客氣。所以,在國際交往中,客氣與謙虛都不能過分。
(六)入鄉(xiāng)隨俗
入鄉(xiāng)隨俗,是國際交往中一條很重要的禮儀原則。出國或在國內接觸外賓,都要遵循他們的風俗習慣與禮節(jié),以縮小交往時出現(xiàn)的文化差距與減少相互間的觀念沖突。因此,每到一個國家或接待來自某一國的客人,都要事先了解該國的禮俗,即使相當熟悉的友人,也應注意基本禮儀。因為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不異,文化習俗有別,思維方式與理解角度也往往差別較大,在交往中應相互尊重,謹慎從事,不能不拘小節(jié)或超過限度。如美國人有三大忌:一是忌有人問他的年齡;二是忌問他所買東西的價錢;三是忌在見面時說:“你長胖了。”這是因為:前兩忌都是個人私事,不喜歡他人干涉,后一忌是美國有“瘦富胖窮”的觀念。
國際禮儀禁忌
一、詢問禁忌
在國外,每個人都有其隱私不讓別人知道,在與之交往、接觸時不要問其政治信仰、財產、婚姻、家庭情況,特別是不要問男人工資收入多少,婦女年齡多大,婚否等。甚至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錢都不能問。外國人認為這些純屬他個人的事情,無需別人知道。中國人遇到老年人常問:“您老高壽”?遇到年青人常問“多大了”?“結婚沒有”?“你到哪里去”?“吃飯沒有”?等諸如此類問題,并認為這是禮貌用語。但外國人認為這樣問很粗魯,他們不喜歡別人過問他們的個人生活。如果要問,也要說“我可以問你——好嗎”?由對方決定是否告訴你。
二、行為禁忌
在泰國、印度和中東一些國家認為左手是不清潔的,是洗澡和上廁所用的,若用左手遞送食物和禮品,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泰國人重視頭部而輕視雙腳,如果誰用手觸摸泰國人不論大人還是小孩的頭部都會認為是一種失禮的行為而引起糾紛。泰國人的腳是不能用以開門、指東西。泰國人睡覺時不能面向西方。泰國人死后用紅筆將死者的名字寫在棺材上,故泰國人通常不用紅筆寫字,更不能用紅筆簽名,紅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伊斯蘭教國家婦女見面時不能握手,更不能擁抱、接吻。在外國人面前挖耳朵、挖鼻孔、搓泥垢、脫鞋納涼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中國人的習慣是“搖頭不算點頭算”,但在保加利亞、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則恰好相反,而是“點頭不算搖頭算”。和尚不同婦女同乘一部電梯上下樓。
看了國際禮儀知識的人還看了:
1.國際禮儀常識
2.國際禮儀知識
4.外交禮儀常識
5.商務禮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