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沒有,只有拼命努力的自己
也許我們偶爾會成功,甚至想放棄,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這一切終究會過去.生命每天都是新的.今天我們將度過一個全新的生命.下面分享幾篇高中勵志演講稿,讓我們一起向前!
從年級689名到清華法學院,這樣做你也可以
文/黃奕瑤,清華大學法學院2016級本科生
在高中三年里,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低谷期或者瓶頸期,在這段時間里,也許你感覺自己付出了許多努力成績卻毫無起色,也許你陷入了時間安排混亂的漩渦里,終日忙碌卻感覺無所得,也許你明知不該卻還是頻頻犯同樣的錯誤。
但命運不會辜負努力而上進的人,只要你能找到逆襲的竅門和捷徑,所有的心灰意冷、苦苦思索,深夜的無眠或是哭泣,都終會化作前行的力量。
01
我還記得剛進高一的時候,第一次月考的成績下來,年級第689名,班級倒數(shù)第十,真是當頭棒喝。
當時的我整節(jié)數(shù)學課都低著頭,看著眼淚一滴一滴地掉在卷子上暈開,內(nèi)心充滿的是對自己的懷疑和責怪,嘆息憋到喉嚨又吞下去。夜晚面朝出租屋床邊的窗戶,翻來覆去無法控制地反復想著那些做不出來的題,和犯了無數(shù)次的低級錯誤。
那是一個相當壓抑的學期,想要快點趕上班上成績好的同學,于是我也學著他們買了許多參考資料,埋頭刷題,上課認真聽講。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下去,進步卻很緩慢,并且時常感到時間安排很混亂,每天都非常忙碌但是實際效率也不高。
陷入瓶頸,跌入谷底,我在苦苦尋找觸底反彈的機會。
萬分困惑和苦惱,我開始覺得是否是我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于是我停止了刷題,決定好好思索一下自己所處的狀況。
一開始的我沒有什么學習計劃,總是隨心所欲,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于是我進行了一系列的五花八門的學習計劃的制定:從細化到每十分鐘的詳細計劃,到提綱挈領式的備忘錄式計劃;從細化到每天的計劃,到以一個月、一個學期、乃至一個學年的中長期計劃;從所有科目混在一起的雜計劃,到單科單項的小計劃。
我前前后后試過上十位數(shù)的方法,就是不斷地思考、改變、體會、成長。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狀態(tài),比如一天中哪個時段是效率最高的,哪個時段是最困倦的;對自己學習上的薄弱點也更加清楚明白,比如在制定單科的計劃的時候,我會對每個版塊的知識點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然后對自己的最近兩三次的考試和練習進行評估,了解查漏補缺的針對點究竟是什么。
當然,制定計劃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計劃完成不了的時候的挫敗感。在這個試錯過程中,很多時候我的計劃做得非常理想,但是實際踐行的時候出了很多問題,這個時候最忌的就是一聲嘆息,兩聲抱怨,然后丟開計劃。如果發(fā)現(xiàn)計劃不切實際,那么就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增大或減輕任務量,更合理地去利用分散的碎片化的時間段。時間寶貴,順勢適時調(diào)整,不拘泥于失敗的泥潭,不沉溺于小小的成功,才是英雄。
02
除了制定學習計劃之外,及時、有效、坦誠地與老師交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最初我也羞于跟老師進行這樣的交流,覺得自己成績平平,不能得到老師的注意,反而說不定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但是在那次考差后,我深感只靠我一個人的思索或許不足以夠快地達到提升的效果,于是我拿著那張寫滿紅叉和批注的數(shù)學卷子跟我的數(shù)學老師談了整整一個晚自習。
那之后我終于明白,老師批評的不是成績平平的后進生,而是不上進不努力也不去嘗試改變的“懶惰生”。數(shù)學老師非常細心地指出了我在做題上的一些細節(jié)上的誤區(qū),比如打草稿的時候,我的字跡潦草,步驟順序混亂,很容易算錯看錯,做完題檢查的時候也不方便。與老師交流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及時將老師提出的建議轉(zhuǎn)化為學習計劃中的一部分,以便更好地進行調(diào)整。
我花了整整半個學期的時間,少刷了很多題,重新按照由淺入深的層次整理了筆記,以數(shù)學為例,我依照“公理-定義-例題-解析”的格式順序重做課堂筆記,再專門準備了一個錯題收集本和錯題分類本,收集本用于平時日常的錯題摘錄收集,分類本用于錯題類型分類,是復習和反思的重中之重。
準備這個筆記的過程是非常漫長和費力的,但是在考前復習的時候,其優(yōu)勢展露無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整個知識點的框架和邏輯安排,并且例題和錯題放在一個類別下,基礎和練習都能兼顧。筆記的記法因人而異,高效率和直觀易懂是最大目標。
03
在將計劃、筆記等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接下來需要的便是成體系的配套練習,也就是刷題。
但刷題一定要明確自己刷題的目的是什么,刷題只是一個用來提高分數(shù)的手段而已,而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刷題了解考試的節(jié)奏,了解自己做題的錯誤,并且對此進行相關的總結(jié)和反思,而不是把刷題當作一種必需品,為了刷題而刷題。
題型資料多如牛毛,如何選取適合自己的練習資料也是一件需要摸索的事。剛開始刷題的時候,我準備了很多本資料,包括老師和同學推薦的,還包括按專題的專練和綜合練習的套卷,還囤了一些高考真題。
這么多題目,我決非全做,都是根據(jù)自己每天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性地選出題目,務求先將薄弱環(huán)節(jié)補足,再針對性提高。周一到周五,很少有大段大段的自習時間,因此我利用課間或者半節(jié)到一小節(jié)自習的時間去做專題的小練習,不求量多,但求正確率高。不要一昧去追求做題的快,速度需要建筑在扎實的基礎上才行。然后在我制定的學習計劃里騰出周末的一段空閑時間,進行一套比較完整的綜合練習,分科交叉進行,配合錯題收集進行整理和反思總結(jié)。
04
如果說以上的那些都是考場背后的硬功夫,那么字體、卷面規(guī)范和心態(tài)就是考場上至關重要的軟實力。
總是有很多同學不重視這些問題,覺得這跟知識掌握比比,就好比末與本的差別。但我想說的是 ,難道我們最終不就是為了呈現(xiàn)一張完美的試卷給閱卷老師(or答題卡判讀機)?如果因為這些軟實力(抑或“高考潛規(guī)則”)的原因?qū)е掠矊嵙Φ陌l(fā)揮大打折扣,那么高中三年豈不是在浪費時間?
所以考場軟實力,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對于考試和學習的態(tài)度,對做好一件事精益求精、對自己完全負責的態(tài)度。
我的字最初也不美觀,比較潦草,筆畫總會黏在一起,老師說高考時這字要是掃描到電腦上會更影響閱讀。字體的轉(zhuǎn)變是個長期的過程,于是我準備了一摞帶作文小格子的稿紙,裁成一半,在左上角標上日期,以方正清晰為目標,每天練半頁。整整一年,沒有落下任何一天。到高考的時候,我絕對不敢說練到顏歐柳趙,但是字跡清晰挺拔,一望而知這個人是在認真寫字,認真考試,認真把自己所學清楚地呈現(xiàn)給老師,我覺得是做到了。
卷面規(guī)范是為考試保駕護航的安全閂,分點作答、看好題號不做漏題、涂答題卡的時候注意比對題號等等都是多次強調(diào),需要好好養(yǎng)成的好習慣,不僅僅在考試中應該如此,在平時練習做題的時候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這樣坐在考場上時才能得心應手,不受這些邊角的東西影響分心。
最后說心態(tài)。心態(tài)真的太重要了。我高考那兩天,真是風云突變,老師們一致看好的同學大面積失手。有一個男生,物理競賽省一等獎,之前一直很穩(wěn)定,從三模開始,成績一路下滑,到高考的時候,考理綜之前一夜未曾合眼,在考場上差點睡著,最后去了一個普通一本。
什么是好的心態(tài)?平時全心全意學習,所有的情緒和心思都用在長知識、深入理解問題上;考試的時候全心全意做題,全部的腦力都用在怎么把題目做好、怎么多得分上。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必縈懷。高中心態(tài)失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患得患失,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能換來好的結(jié)果。每當有學弟學妹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你現(xiàn)在連好的因都不種,將來哪有好的果?凡人只管種因,結(jié)果自有分曉。
努力的人,態(tài)度端正的人,最后的結(jié)果都不會差。
05
當以上這些準備工作都到位之后,真正走上大考的考場時,困擾我許久的迷惘和慌張終于煙消云散,計劃使我能夠?qū)⒆约赫{(diào)整到最佳的狀態(tài),而考前高效的復習筆記讓我能高屋建瓴地將知識框架和體系納入囊中,查漏補缺時練過的專題、做過的套卷、整理過的錯題,沒有哪一樣努力會是白費了的。
而心態(tài)的大廈將傾或是穩(wěn)穩(wěn)屹立,亦取決于基礎實力和復習準備的充分程度。當這兩個問題被解決之后,握著筆,成竹在胸,所有題型都爛熟于心,你又有何畏懼?
馮夢龍先生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
回想我的高中,從低到塵埃里開始,扎實用功,沒有什么重大刺激,也不存在很短時間突然能力值滿點的情況,只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了三年——聽起來既不雞湯,也不雞血,但是只有自己知道,這種平凡的、默默努力的日子,蘊含著怎樣的千回百轉(zhuǎn)、波瀾壯闊。
某種意義上,我們的高中,都在經(jīng)歷著一點一滴的充實,平凡的偉大,好像麥子拔節(jié)的力量,沒有人能看到,沒有人會在乎,只有自己知道,這是足以頂天立地的成長。
吊車尾也罷,低谷期也罷,瓶頸期也罷,相信我,只要開始改變和調(diào)整,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不會辜負你。
衡水中學學神之路:我什么都沒有,只有拼命努力的自己
文/韓思雨 高中生家教
本文作者韓思雨,衡水中學2016級畢業(yè)生,2016年河北高考文科第7名,現(xiàn)就讀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1
涂爾干曾說過:“教育使一個人系統(tǒng)地社會化。”這句話非常正確。
教育,確實是我改變?nèi)松壽E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我是在村里上的小學,只有幾間教室,操場就是一塊塵土漫天的空地。教室里桌椅是殘缺不全的,連粉筆也要節(jié)省著用。老師資源非常匱乏,大部分是村里上過中專的年輕教師。即便如此,一些教學水平高的老師還是會被上級抽調(diào)到縣、鄉(xiāng)等更高一級的機構(gòu)教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身邊許多人外出打工,孩子也隨著他們向城鎮(zhèn)流動,農(nóng)村學校的生源也銳減。從上一年級到上三年級,班里的同學數(shù)量不斷減少,最后到四年級,就只剩下四個學生。周圍的私立學校管理嚴格,教學資源豐富,生活條件好,可是高額的費用把我阻擋在門外,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經(jīng)濟地位導向的今天恐怕無法實現(xiàn)。我不得不和另一個同學的轉(zhuǎn)入了縣里的一所公立小學。很多時候我的學費是父母從親朋好友那里借來的,我也一直接受國家給貧困學生的補助。
父親一直是我學習道路上的激勵者。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我:“第一,沒有其他的捷徑,教育是通往更好資源和更高平臺的階梯;第二,精神上的怯弱比物質(zhì)上的匱乏更可怕,人活著不能沒有上進心和志氣。第三,凡事追求第一,這是成功的最大保證。”我感謝父親。他沒有給家庭帶來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但給了我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世界。
我的性別和社會地位曾是我接受教育的一大障礙。除了父母,身邊的人都認為女孩子不應該上學,應該早早相夫教子。母親上到高中就輟學了,深受其害的母親堅持讓我上學。一位同學的父親,某局局長,來我家做客時和不屑地告訴我:“以你的家庭條件,其實你不用這么辛苦,高處不勝寒啊。”
處于社會的弱勢地位,既然有著向上流動的機會——高考制度,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
轉(zhuǎn)學伊始,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太好,然而家庭的責任和父親的叮囑讓我一刻也無法懈怠——也許這樣說非常不學神,但我還是要說,至少在那時候,責任和渴望的激勵遠大于學習的興趣或樂趣。有很多學弟學妹問過我,是怎么建立了對學習持久的興趣,其實我想說,一開始真的是責任——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未來負責,然后慢慢變成了習慣。我們堅持一件事,如果能出于熱愛固然好,但是世界上沒有那么多恰好熱愛、恰好喜歡的東西;如果不能熱愛,那就請用責任堅持下去。
我當時總會在做完所有的作業(yè)之后才和小伙伴一起玩,每天堅持寫日記反思和約束自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不是很明白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有一位姓賈的老師,經(jīng)驗豐富、教學嚴厲。她把我叫到到講臺上用手擋住一部分數(shù)字,問我哪一個是除數(shù),哪一個是被除數(shù)。我看著她銳利的眼神,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告訴她答案,竟然都對了。從此我的自信心增長了好多,逐漸趕上同學的步伐,不負父親的期望一直保持第一。
這所學校是一所寄宿學校,我這么小離開家自然不適應。但是,在學校期間,母親因為工作的緣故很少看望我,我會在別人家長來的時候充滿羨慕,自己在一旁偷偷抹眼淚。每當課前唱歌唱到“燭光里的媽媽”時,我的眼淚就嘩嘩往下流。想家是常有的事情,但毫無辦法的我開始自我心理調(diào)適,逐漸堅強起來。我是半個月回一次家,三十多公里的路程,都是爸爸騎著自行車來接我。我坐在后座上,看著吃力地蹬著自行車的父親,看著眼前慢慢掠過的風景,心里在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讓教育改變我現(xiàn)在社會底層的命運。
小學和初中我都是在我的縣里念的,接觸的同學也是一個同質(zhì)化的相似的社會群體。
首先是農(nóng)民和工人家庭出身的學生,與周瀟筆下的農(nóng)民工子弟“小子”十分相似。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卻有著社會、制度以及自身的障礙,但是大多數(shù)人成績平平,有低有高,渴望優(yōu)秀的成績又不希望付出努力,家庭的教育也沒有向他們極力滲透教育的重要性,我的很多同學在初中或者高中畢業(yè)后就去打工,最終走向了“階級再生產(chǎn)”的強大洪流。
另一類是更高層的社會階層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是政府公職人員、教師、上層企業(yè)家等。他們有著更好的教育機會,眼界和能力自是不一般。我的一個女同學從小學習奧數(shù),數(shù)學成績在學??芍^傲視群雄。他們在學校一般都很努力學習,這和維持地位、聲望和權力的家庭教育分不開。他們的家長很多時候拿我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激勵著自己的孩子超過,這和前一種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漠不關心形成鮮明對比。家庭積攢的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資本讓他們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而我,則是前者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后者文化資本的結(jié)合。
我看到周圍的親友都在為生計奔波——是真正的為生計,為糊口,為一個月幾百上千塊錢辛苦奔忙——后來讀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寫作文,說看到自己的父母為生計奔波,每月只能賺兩萬塊,我真是哭笑不得。
我不想“被動地面對教育制度,平靜地服從他們被社會化為唯唯諾諾的工人”。初三時,我的總成績在縣里穩(wěn)居第一,被衡水中學提前錄取,開啟了一段新的征程。
2
衡水中學是典型的科層制結(jié)構(gòu)。不同年級之間會被分為不同的部門,每個年級有年級主任。老師也會按照學科和班級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一起進行教學,不同小組之間要進行教學評比。
老師分工明確,按教學成績來評定等級和職位。學生就是要每天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習,在管理上相當于在學校等級的最下層。就像《1984》中的“老大哥”對民眾的監(jiān)視一樣,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老師的監(jiān)控之下。上課的時候會有專門的巡視老師,見到有同學“不專心學習”會記錄下來并計入量化。因此這里有著各種“奇葩”的違紀行為,比如有同學上課轉(zhuǎn)頭看表被記為“說話未遂”,女生揪頭發(fā)被彈手……而且違紀是被具體到人的,一般會具體定位,比如“南后二左一”。一開始我們會覺得極其嚴苛,后來也習以為常,外在的壓力逐漸化為內(nèi)在的自覺規(guī)范。
學習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剛一進入衡水中學,我并不是太適應“生產(chǎn)鏈”式的教學方式。老師上課之前會發(fā)一張學案讓我們提前預習,上課的時候講學案,在各個學科的自習課上做作業(yè)。我每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shù)?,從早上五點半起床到晚上十點睡覺,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學案、自助。我出去接趟水的功夫,桌子上就鋪滿了一層卷子。當時的生活循規(guī)蹈矩,但是還是會有緊張和焦慮的。記得有一次,我寫完英語作業(yè)把卡涂錯了,英語老師非常生氣地找到我,讓我涂滿了整整十張卡。
每一次的作業(yè)、周測、月考、期考,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變動的成績,面臨自己身份的重新洗牌。在這里,我們的“先賦角色”毫無用處,每個人關心的只是成績——我們靠自身努力獲得的“社會角色”。高一新入學,來自教育水平不高的小縣城的我并沒有優(yōu)勢,第一次考試就考了五百多名(當時新生大約三千人)。
之后文理分班,受周圍老師和家長們“男生適合學理科,女生適合學文科”的觀點影響,同時相對而言我的文科確實好于理科,我進入文科班學習,成績也逐漸上升并穩(wěn)定下來。因為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考試又頻繁得像是吃飯,每次考試都是一次“旋轉(zhuǎn)門”,每個人不可避免地經(jīng)歷著高峰和低谷,考得好的下一次不一定考好,考得不好的下一次不一定不好,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對成績耿耿于懷的我們競爭極其激烈,每天十二點三十五還有沒有走的人繼續(xù)學習,吃飯兩三分鐘絕對解決問題,一下課會有一大群學生主動問老師問題,當然還有午休的時候冒著被記違紀的風險在看書……
每堂班會課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場“精神”的洗禮,班主任會用大量鼓舞人心的事例來教育我們潛心學習。班主任班會上介紹了一位考入北京大學的學姐的勵志故事,還讓我們把她的回憶錄貼在桌子上,每天晚自習的時候全班一起讀:“我是五三零班考入北京大學的×××,我真正的拼搏就是在高三。那個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只能背水一戰(zhàn)……”教室里懸掛著“鯤鵬展翅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十二載潛心鑄劍,今朝及鋒而試”“勤學苦練,萬念歸一,血拼到底,我必成功”的大幅標語也在無形地暗示我們既然無法改變高考體制,那么就只能借力成功。
同齡人的影響也是我能夠成功進入清華大學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我的身邊全部都是為了一個專一的目標甘愿忍受艱辛的人。班級之間有著極為激烈的競爭——學習、衛(wèi)生、跑操、紀律的評比。班級的榮譽將我們牢牢凝聚在一起,讓我們有著極高的群體認同感。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分享學習經(jīng)驗,交流學習心得。另一方面,我們之間的競爭也絲毫未減。同學之間進行著“趕工運動”,相互比著學。有一次是假期,但是全班同學全部自發(fā)在校自習,已經(jīng)很晚了,班級里的同學沒有一個離開的,老師站在門口說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九點五十六了,你們怎么還不走?”這時沒有一個人抬頭。沉默了一會兒,一位同學站起來,說:“老師,十點才鎖門。”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懈怠的消極思想也會被努力奮斗的正能量所同化。同時,同時學校也會請來大量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來做演講,和我們交流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經(jīng)驗。這種社會和文化的資源讓我們受益匪淺。
3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衡中幾乎是一個杜絕了雞血和逆襲的學校——將學習通過極佳的教學水平和標準而嚴苛的流程規(guī)定下來,只要拼命努力跟著做,一步一步內(nèi)化提高,成績終究不會差。而我的學習經(jīng)歷,其實也是這樣一個過程。
很多學弟學妹在找我咨詢高中生活的時候,都明顯地表現(xiàn)出對“逆襲”的渴望,我感到不能理解。逆襲本身就意味著之前一個不用功的過程,能逆襲成功固然好,可是為什么非要這樣浪費時間?
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如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里必須杜絕一切憂慮,如任何怯懦都無濟于事。”如果說在人生的前19年里,我驕傲過什么,那就是我從未怯懦,從未退縮,從未浪費時間,從未被任何困難打倒。
我的確有著比別人更低微的社會地位和更匱乏的社會資源,然而依然可以在這個相對公平的社會利用教育制度,改變自己的命運,從一個社會底層,努力奮斗到與別人平起平坐。
因為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歸根到底,我什么都沒有,只有拼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