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理財投資的方法
知識百科自學理財投資的方法
投資理財在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度消費是現在年輕人月光族的大原因,但學會理財投資也很重要。下面小編整理了自學理財投資的方法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自學理財投資的方法
第一:確立正確的理財觀與方法
如何確立正確的理財觀與理財方法: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當成功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把理財當成一種習慣;任何情況下,能不動用積蓄,盡量不去動用這筆錢;全面的理財應該包括現金計劃、消費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等等;理財要明確目標,且這個目標可量化,具有時效性。
第二:攢錢是理財的起點
儲蓄形式:活期存款、定期定額方式,分別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定活兩用;科學存款法、階梯存款法n份n年1張利息、利率滾利法存本取息與零存整取結合;存款需注意的事項:自動轉存宜多張存單,但期限不宜過長。
第三: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從零開始學理財,要知道量入為出是理財的第一要務,拒絕短期誘惑,在選擇促銷打折商品時要謹慎,據調查很多活動商品還是有存在質量問題,要抵抗住誘惑。學會理性消費,量入為出,因為會花錢是一門學問,因此在購買東西上,要買到對的產品,而不是買貴的。
第四:節(jié)省是理財的根本
節(jié)省就是合理規(guī)劃口袋里的錢,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不鋪張浪費,把錢花在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但節(jié)省不能以降低生活水平為主,不宜盲目的節(jié)省,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數,按照理財計劃進行,適當的節(jié)省,也能理出不少財。
第五:學習投資理財
個人通過樹立觀念、制定理財目標、攢錢方法,還要學會利用這些錢來學習投資理財。隨著互聯網理財產品不斷引進,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小編推薦一款寶類理財產品-鯨魚寶,它是高收益理財產品,每日結息,年化收益在6%以上,零風險,一元起投,隨存隨取,靈活性非常強,且安全有保障,是投資理財最好的選擇。
需要謹慎的投資理財內容
投資理財變成“投機虧財”
很多老百姓一提到投資理財,就認為是去賺錢。于是變得急功近利,變得貪婪恐懼,甚至抱著賭一把的心態(tài),“墮落”成了一個投機的“賭徒”,不冷靜分析思考,就被一些表面的高額回報廣告所誘惑,踏入陷阱,被人騙,結果到最后錢沒賺到,還虧損不少,搞得心力交瘁。有的甚至弄得生活都沒著落,陷入困境。
投資理財變成“投機炒股”
很多老百姓還沒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開支,就把僅有的一點資金投入股市,期望在股市賺多少多少,更有甚者,用借來的錢,親戚朋友的錢,挪用單位的公款來炒股,希望在股市能撈一把,以為自己聰明到能戰(zhàn)勝市場,能靠股市致富,而且還覺得自己是在投資。結果最后虧得很慘。這是鄒濤投資法幾年來一直非常反對的。這樣的心態(tài)進入這個還不完善,暗箱操作的中國股市,大部分不懂游戲規(guī)則的人進入股市道最后一定會虧錢被套。
過分依賴“定投基金”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很多投資者習慣性地把每月的工資去做基金定投。這是最典型的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投資理財的懶人行為?;鸬谋举|是基金公司拿你的錢去賺錢,拿你的錢去投資,去炒股炒房,他們賺了就給你分一點,如果虧了卻需要你自己扛著。
把買保險當成投資理財
最近有很多所謂的什么“投連險、分紅險”之類的,看上去很誘人,似乎回報很高,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但實際上,如果你是以投資獲得分紅的'目的去買這類保險,那么這種想法是很錯誤的。
投資理財變成“買房保值”
這幾年房價大漲,很多老百姓紛紛加入了炒房大軍,即使不炒房也害怕手中的錢貶值而把資金去換成了房子,美其名曰為投資保值。有的老百姓甚至把所有的一點錢都壓在了房子上,甚至不怕背負高額銀行貸款和每月支付利息。讓筆者很是感嘆:不出10年,手上如果有太多的房子,將變成一個燙手的山芋。
投資理財變成“買黃金保值”
很多人以為買黃金能抵抗通貨膨脹。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從1990年到2010年二十年間,金價共上漲271%,年均6.77%而已。如果再把時間拉長到三十年,投資黃金的年化回報僅為3.33%,與長期的通脹率無大異。也許你聽到很多人說黃金的價格會飛漲到多高,但必須注意,黃金從來不是用來對抗通貨膨脹的,而是用來對抗貶值的、失去信用的貨幣的。黃金最大的問題是它不能產生利息。當通貨膨脹到了下半場的時候,政府開始加息,不能生息的黃金吸引力會下降,價格就會下降。
按教科書理論投資理財
生活中確實也有很多投資者喜歡買一些投資理財的書來看,認為可以從中找到投資理財的秘訣。通過圖書、雜志、網上的資訊來學習理財知識是沒有問題的,但目前各種訊息充斥,很多剛剛了解投資學習理財的投資者很難判斷哪些方法適合自己,如果運用了錯誤的方法,投資時可能會適得其反。
迷信專家學者
這幾年隨著網絡和媒體的發(fā)展,很多普通投資者開始越來越關注經濟和投資理財。于是,各類形形色色的專家學者粉墨登場,有的出場費到了幾萬10萬一次,發(fā)表了各種各樣的言論。但聽的老百姓依然是云里霧里,沒有實際操作幫助。其實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只是象牙塔里的理論人士,可能理論上能說得頭頭是道,但卻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經驗,其作用可能還不如一個在市場第一線有經驗教訓的業(yè)務員有價值。
傻乎乎地去買銀行理財產品
很多銀行在通貨膨脹之際,也趁火打劫,推出各種各樣的所謂“理財產品”,以多少回報來吸引老百姓購買。但最后老百姓會發(fā)現這類理財產品很難實現銀行當初的承諾,收益大打折扣,甚至虧損。
聽不專業(yè)的投資理財講座
這幾年,很多老百姓有了投資理財意識后,經常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講座,一些企業(yè)、機構也紛紛做起了這類生意,搞一些投資講座,理財講座等等,但這樣的免費講座到最后,常常變成了變相的產品發(fā)布會,無形的產品推銷會,一些聽講座的百姓迷迷糊糊就購買了他們的產品,被他們發(fā)展成了會員,其實這些產品可能并不適合自己。
家庭個人投資理財知識總結
固定收益與預期收益
固定收益,即到期收益是固定的,固定收益與到期實際收益率一致。即固定收益為9.6%,到期實際收益率就為9.6%。而“預期收益”并非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而是金融機構在發(fā)行理財產品初期對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實際收益不確定。
復利計息
復利計息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比如投入5000元,年利率為6%,一年下來就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18元。值得注意的是,復利計息的產品,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享受到復利帶來的豐厚收益。
保本比例
即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還不是很明白?且看下面的例子。比如,某銀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著到期時本金可能虧損20%。所以要注意,在選購理財產品產品時要看清收益類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清算期
這就是經常能看到的“T+0”、“T+1”、“T+2”等。“T”即產品到期日,“0,1”是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到賬需要經過的時間,即清算期。要注意,資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所以清算期越長,利息損失也會越大。
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指進行一筆投資,1年的實際收益率。然而,很多人都會把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搞混。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舉個簡單例子,某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5%,10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10萬X5%X90/365=1232.87元,絕對不是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