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研究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時間:
王寶1由 分享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全國各中小學都大力推廣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簡稱小組合作)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和主要活動方式。研究性學習能否達成預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合作的成效如何。那么究竟什么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是什么?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展開?下面,筆者根據(jù)多年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經(jīng)驗,就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于1970 年興起于美國,1980 年起在世界范圍取得實質性進展,1990 年起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和學校進行了實驗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以他們在小組的表現(xiàn)為依據(jù)獲得獎勵和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研究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對“作為課堂教學技術”的小組合作的突破和拓展。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讓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的體驗和技能,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fā)每一位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實踐研究并取得研究結果,也都由小組學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三、如何組織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的組成
課題開題之前,在大量呈現(xiàn)選題的相關材料之后,組織學生進行選題意向的統(tǒng)計;根據(jù)學生的選題意向和研究興趣,在限制小組人數(shù)規(guī)模的基礎上(為防止出現(xiàn)推諉扯皮,無所事事的傾向,小組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6 人),按照性別比例搭配,組織學生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并推選出小組活動負責人。根據(jù)研究課題需要,可以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時間安排上也有一定的靈括性。
小組合作學習貴在創(chuàng)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xiàn)目標。
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2.小組活動的開展
根據(jù)課題研究的進度,依次組織學生進行開題報告、中期評價、結題展示、終期評價。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做的工作是從總體上規(guī)劃課題研究的時間,把握學小組合作學習進度;給課題小組的研究活動以方法上的指導和研究條件上的幫助,避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偏離正確的方向;監(jiān)督課題小組討論,糾正可能出現(xiàn)的小組成員的不良行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學生進行各種類型的展示活動,特別是要給與課題小組以適當?shù)脑u價和注意展示過程中秩序的維持。
3.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評價
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的評價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將增加以后開展類似活動的難度,所以應該慎重對待這個問題。
從評價的主體來說,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首先,小組成員的自評。在每次小組活動展示之前,小組內部成員都要對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自我評價,找出潛在的問題,進行自我完善。
其次,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討論評價的維度和標準,制定評審表,選出評審組織和成員。接受評價的小組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評價的小組和人員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最后,教師給出自己的評價意見,并匯總各個層面的評價意見,給出各個合作學習小組的最后成績。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成長比成績重要”的觀點,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評價結果,保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特征是“兩個結合,兩個側重”,即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xiàn)”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例如: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研究活動的形式、內容、頻次、效度,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達成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等,都應當成為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個人對分擔任務的態(tài)度、執(zhí)行及完成情況、小組集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如何與同伴互助合作、個人對課題研究的貢獻(是否有創(chuàng)新)、個人達成研究結果的方式以及對集體研究結果的作用等,則應當成為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的視角。
一、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于1970 年興起于美國,1980 年起在世界范圍取得實質性進展,1990 年起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和學校進行了實驗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以他們在小組的表現(xiàn)為依據(jù)獲得獎勵和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研究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對“作為課堂教學技術”的小組合作的突破和拓展。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讓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的體驗和技能,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fā)每一位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實踐研究并取得研究結果,也都由小組學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三、如何組織研究性學習課程中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的組成
課題開題之前,在大量呈現(xiàn)選題的相關材料之后,組織學生進行選題意向的統(tǒng)計;根據(jù)學生的選題意向和研究興趣,在限制小組人數(shù)規(guī)模的基礎上(為防止出現(xiàn)推諉扯皮,無所事事的傾向,小組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6 人),按照性別比例搭配,組織學生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并推選出小組活動負責人。根據(jù)研究課題需要,可以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時間安排上也有一定的靈括性。
小組合作學習貴在創(chuàng)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xiàn)目標。
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2.小組活動的開展
根據(jù)課題研究的進度,依次組織學生進行開題報告、中期評價、結題展示、終期評價。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做的工作是從總體上規(guī)劃課題研究的時間,把握學小組合作學習進度;給課題小組的研究活動以方法上的指導和研究條件上的幫助,避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偏離正確的方向;監(jiān)督課題小組討論,糾正可能出現(xiàn)的小組成員的不良行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學生進行各種類型的展示活動,特別是要給與課題小組以適當?shù)脑u價和注意展示過程中秩序的維持。
3.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評價
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的評價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將增加以后開展類似活動的難度,所以應該慎重對待這個問題。
從評價的主體來說,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首先,小組成員的自評。在每次小組活動展示之前,小組內部成員都要對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自我評價,找出潛在的問題,進行自我完善。
其次,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討論評價的維度和標準,制定評審表,選出評審組織和成員。接受評價的小組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評價的小組和人員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最后,教師給出自己的評價意見,并匯總各個層面的評價意見,給出各個合作學習小組的最后成績。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成長比成績重要”的觀點,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評價結果,保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的評價的特征是“兩個結合,兩個側重”,即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xiàn)”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例如: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研究活動的形式、內容、頻次、效度,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達成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等,都應當成為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個人對分擔任務的態(tài)度、執(zhí)行及完成情況、小組集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如何與同伴互助合作、個人對課題研究的貢獻(是否有創(chuàng)新)、個人達成研究結果的方式以及對集體研究結果的作用等,則應當成為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