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反思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2)
時間:
陳克鑫1由 分享
三、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改革的地方
上面的三點問題,是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最普遍也是最突出的問題。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填鴨策略,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教師注重自己的外在修為和職業(yè)情操。在公共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好感,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的努力。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候或者是面對新的教學對象的時候,教師要適當?shù)刈⒅刈约旱闹b。人靠衣裝來修飾,這句話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選擇合適的著裝站在講臺上,會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但有很多老師,尤其是家庭任務、家庭負擔比較重的老師,卻忽略了這一點;除了得體的服裝能夠表示老師對學生的重視外,教師還要了解所教授對象的心理特點。其實很多學生討厭的并不是英語,而是討厭英語老師。我記得我在高中的時候,一個代課的英語教師總是不喜歡我們詢問太多的問題,有的時候,甚至簡單地告訴敷衍我們,說是英語的一種習慣用法。時間長了,我們就不太喜歡上她的英語課了?,F(xiàn)在想起來,學生會因為不喜歡英語教師,而討厭英語課程。所以,在不論遇到什么情況,教師都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與學生溝通,即使是在不方便的時候,也要誠懇地表達出,教師是愿意與學生交流的。全心地投入和輕松愉快的表情,這些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的肯定,哪怕只是只言片語,都可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大學生無論是心智還是身體都已經(jīng)逐漸接近成人,因此,教師要站與學生平等的高度幫助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老師產(chǎn)生好感。有利于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進行。
其次,教師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個人專業(yè)素質(zhì)?,F(xiàn)在的高校教師都經(jīng)過了自我再次學校深造或是對外教學交流等形式,不斷地提升個人的素質(zhì)。在專業(yè)的教學領域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很多英語教師不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課堂上,學生對英語課堂厭倦,不愛聽講,這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言語。在公共英語課堂上,言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紐帶。很多教師認為,高校的英語教育不同于基礎教育,英語給學生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讓學生適應不同層次的英語課堂,只有這樣,高校的學生的公共英語才能更上一個臺階。其實這樣觀點,并不一定正確。我們就此曾經(jīng)在學生中進行過調(diào)查,事實表明不是所有的學生,也不止一個學生認為,全英的英語課程他們覺得厭倦,而且有很多聽不懂的地方,教師只是反復的用英語進行解釋,這使學生的神經(jīng)高度緊張,緊張到一定的度,學生就不太愛學習英語了。因此在公共英語課堂上,適當?shù)哪刚Z植入是非常必要的,能讓一些學生很輕松地聯(lián)系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正如Walsh認為的,教師課堂話語可能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也可能妨礙學生的學習。學生需要教師語言的引導,因此,公共英語課堂上適當?shù)哪刚Z植入就更顯得必要。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有一定的邏輯性。教師要明確自己的目的,知道首先要講什么內(nèi)容,然后講什么內(nèi)容最后講什么內(nèi)容。對于拓展內(nèi)容的講解要適度。很多教師認為,中國學生對外語的背景知識了解不多,應該在英語課堂上盡可能多地引入介紹,這種想法是不錯的,但是在教學實施中一定要適當?shù)胤峙鋾r間,在保證課本知識全面講解的同時,盡可能多的課外知識的引入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課堂上會很自然地講解課本知識,比如:這段話的主旨是什么,這個句子中有什么從句,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等等。在課堂上,這些直接灌輸?shù)恼Z句隨處可見。學生們只是簡單地接收這些所謂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大部分的公共英語課堂時間都被教師的大量講解占去,學生們不要說練習的時間,就算是自主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教師的課堂用語中要經(jīng)常存在五個“W”,也就是我們常說的,what,which, when, where, why。學生們只有經(jīng)?;卮疬@五個“W”, 才能了解教師的真正意圖,教師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更好。
多年來,我國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一直存在,授課方法單一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個人覺得,首先要從教師授課的自身方面尋求原因。教師在授課之前就要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做出教學設計、組織和指導。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講自己融入到與學生學習的互動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的課堂言語和教態(tài),教師的板書,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的提問,課堂的調(diào)控,多媒體的使用等多方面的問題都要把學生首先考慮到英語課堂中。有些教師只是單一地使用多媒體,通過大量的色彩和知識的移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學生在課堂上真正能夠掌握的有用的知識技能少之又少。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要針對學生的狀態(tài)不斷變換,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當然,要能正確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還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情緒。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壓力也很大。教師不但要懂得如何用言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還要懂得用親切的肢體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四、結(jié)束語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時刻明確,教師是引導,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要將責任和義務首先牢記于心;要時刻明確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了解課堂動態(tài),掌握并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將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提高與學生學科發(fā)展結(jié)合協(xié)調(diào)起來。如果有條件,國內(nèi)外之間的學術(shù)交流也非常必要。教師只有充分的把握學科間的相關知識,不斷地分析問題,研究英語教學的更深層次的深度教學意義,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才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05/03/09/000468788.shtml
[2]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邏輯性與連貫性,基礎英語教育,2008年第10卷第6期
[3]趙鳳山,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模式的弊端及課堂組織與測試的創(chuàng)新,中學課程資源,2008,05
[4]段金惠,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提問策略研究,鐵道警官高等??茖W院學報,2008,01
[5]趙麗麗,李晶,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