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2)
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
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篇二
《中英教育教學對比淺析》
【摘要】我國英語教育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革,通常會參照英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教育教學模式,獲益頗多;但同時,我們對英國教育的認識也存在著模糊甚至誤解的地方。本論文從多個角度對中英教育教學進行了對比。
【關鍵詞】 教育理念 教學模式 教學手段 中英對比
教育維系著一個國家的未來,關乎整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特別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幾乎每個國家也都積極的推行著各種各樣教育改革,而中國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欣喜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反思――如何進一步完善中國的教育,怎樣使中國的學生在世界范圍內(nèi)更有競爭力?!秴问洗呵铩吩岬?ldquo;善學者,假人之長補其短。”在與別國的比較中,總是能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領悟,本文通過對比中國和英國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的差異,從中進一步探索改善中國教育不足的有效方法。
一、 中英教育理念的對比
英國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雖然它仍保留著王室,大量的中世紀的教堂,和無數(shù)有著上百年悠久歷史的建筑;然而,除去這些形式上的傳統(tǒng),人們獨立、自由的思想主導著整個社會。特別是在成為歐盟成員國以來,英國人文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xiàn)。這一特點在教育上促使英國的許多高等學府摒棄歐洲傳統(tǒng)大學循規(guī)蹈矩的教育思想,博眾國所長,善于接受挑戰(zhàn)和質疑,注重從興趣愛好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能力,和探究精神等,特別是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
在中國人的教育理念中傾向于把人在未來“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的根本”定位為扎實的知識基礎的“知識體系”。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與繼承。在英國,學生畢業(yè)后帶走的是充足的思維空間和持續(xù)探究的興趣;在中國,學生畢業(yè)后帶走的沉甸甸的知識。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知識容量的擴張和更新都以無法比擬的速度進行著,有些知識當我們學到的那一刻開始可能就在被淘汰,帶著這樣的知識走入社會,如何會有競爭力,如何保證個人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呢?與之相反,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敏捷的思維方式和無限的創(chuàng)造的力是永遠都被社會所需要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中國學生更需要的是大膽想象的空間,和探索未知的興趣。
通過對多家大型跨國公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好多高薪的工程師,技術人員都是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東方人,因為他們懂得用功和專研,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然而這些公司的領導階層大部分是西方人,因為他們更善于思考,想象和創(chuàng)新。當他們大膽的提出設想時,下面有能力的技術人員,按照他們的想法進行生產(chǎn)和制造……難怪總是有許多的留學生戲謔的說,國內(nèi)老師教授的“牢固的基礎知識”把我們都變成了“不可缺少的基礎”。
有位學者曾說過,中國教育通常是“學多悟少”,而英美國家的教育通常是“學少悟多”。“高分低能”曾經(jīng)是我們畢業(yè)生的代名詞,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更有人說“中國教育‘毀’人不倦”。其實這背后深藏著對教學理念轉變的迫切需求,基本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今世界發(fā)展的需求,而“激發(fā)式”“交互討論式”的有助于構建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模式的教學是我們應該倡導的。
二、中英教學模式的對比
教學理念的最佳實踐場所便是課堂,通常什么樣的教學理念會決定什么樣的教學模式。英國的課堂節(jié)奏比較緩慢,氣氛很輕松。英國的老師們力求構建愉快的學習氛圍和情景,讓學生自主探究、尋找答案;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設置不同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忙起來,并有所收獲,這樣既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自信心。”普利茅斯的皮特・(Peter Stockton),從事以英語為第二外語學習的研究近十年,說“通常人的關注力在10分鐘左右就開始呈下降趨勢,因此,每隔10分鐘左右要為學生安排一些話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英國劍橋地區(qū)學院的暑期培訓中,英國特色的課堂令人頗有感觸。老師在介紹劍橋時,直接把劍橋的地圖按照地區(qū)形狀剪開,讓中國學生玩了把拼圖游戲。雖然方法簡單,但效果確實不凡,用短短的一堂課把外國人都變成了本地通。幾乎每位老師,在課前都會問同樣的問題“關于這個主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你們最想把什么知識帶回中國?”老師會根據(jù)學生們的需要出發(fā),設計課堂內(nèi)容以及教學,這樣自然就能抓住學生的興趣,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達到教學目的。
英國的社會實踐課程安排十分值得借鑒。每天上午在教室里上課,而下午安排社會實踐課程,學生會跟老師一起坐公交車“逛”劍橋。英國的三大銀行,郵局,歌劇院,中世紀的教堂,酒吧,著名的三一學院,國王學院,徐志摩的“康橋”,倫敦的大本鐘,倫敦眼,塔橋,白金漢宮的換崗等等,這些不在是書本上一頁頁枯燥的文字和單調的圖片,它們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讓學生去親身體驗,親眼目睹,親感震撼。這樣的課程安排如何能不讓學生充滿期待,興趣盎然,回味無窮呢?
英國教育真正注重的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興趣;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天賦;提倡課堂上的自由辯論,即使是對傳統(tǒng)思想的質疑和批評。知識的教授并不是課堂教學的目的,而是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索、思辨的手段。
三、中英教學手段的對比
網(wǎng)絡在英國高等學校教育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WiFi(無線網(wǎng)絡)幾乎遍布校園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在公交車,地鐵站和城際火車上,學生都可以隨時用Twitter, E-mail, MSN等各種軟件與教授進行溝通和交流。大多數(shù)高等教育學府和繼續(xù)教育機構已經(jīng)開始啟用網(wǎng)絡教學軟件,多于90%的英國院校使用在線學習系統(tǒng)讓學生們得以下載講座筆記、上交作業(yè)和進行小組討論。
調查顯示,在線學習系統(tǒng)使學生可以下載近九成的學習資料,并讓87%的學生可以有效安排時間自學。有64%的學生表示他們會在網(wǎng)上交作業(yè)和接收老師的反饋點評。
中國的遠程網(wǎng)絡教育雖然開展了有十多個年頭,不過在實用性,傳播廣度,以及社會認可程度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國內(nèi)的不少高校雖然都實現(xiàn)了脫離單一的黑板加粉筆的傳統(tǒng)上課方式,也運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在網(wǎng)絡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方面明顯做的不夠。特別是在網(wǎng)絡教育的監(jiān)督和評估模塊,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學習記錄卡,記錄學生參加網(wǎng)絡學習的情況;設計網(wǎng)絡集體活動或小組活動,實現(xiàn)互相監(jiān)督;對網(wǎng)絡學習進行階段性和終結性評估并納入學分等方式,真正發(fā)揮網(wǎng)絡在教學中的作用,真正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并給予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在當今幾乎人人手機時刻不離手的時代,網(wǎng)絡與教學的結合明顯已成為必然趨勢。
作為授課的一線教師們以及教育改革的制定者,應該適當減少社會實踐脫節(jié)的,與生活無關的 “陳述性的知識”;應該多給學生留些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多給學生機會去推理、論證;多鍛煉學生的思維;多給學生機會實踐;同時,教師們本身更要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豐富教學方法,把握信息時代的脈搏,運用各種新型的網(wǎng)絡科技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運用的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和持續(xù)的探究學習的興趣,以適應我國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和與世界接軌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豈之,中國大學校長論教育[C],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1
[2]〔美〕托馬斯・里克納著,劉 冰,董曉航,鄧海平譯,美式課堂―品質教育學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
[3]王清風,論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4]單中惠,當代英國基礎教育政策及其影響淺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7.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遼寧裝備制造學院2013年度校本課題《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開放大學英語教與學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云平臺環(huán)境下的開放大學英語教與學模式研究(2013XB01-11)課題負責人:肖琪
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