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科學論文集
行政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對于不屬于審判、檢察工作以及立法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guī)進行的解釋。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行政科學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行政科學論文篇一
淺議行政決策科學化
論文關鍵詞:行政決策 科學化 構想
論文摘要:文章從分析我國行政決策的現狀入手,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提出行政決策科學化的一些構想。
一、我國行政決策的現狀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各級決策層積極推進決策科學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1.決策觀念有了轉變。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推動決策觀念的轉變,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積極鼓勵軟科學研究,結合 中國行政管理體制的特點,建立起新的決策理論,形成支持科學決策的知識體系。二是普遍進行干部培訓,以普及決策科學為重點,全面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強化決策者的科學決策意識和技能。三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觀決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論證, 把決策科學化付諸實踐。當今的許多重大決策,如三峽工程建設、 農村改革與 發(fā)展、沿海開放、價格體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專家及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權衡利弊,最終決策的。
2.決策制度逐步完善。決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屬于決策體制內部的具體制度,也包括從制度層面上改善決策的大環(huán)境,如廢除干部領導終身制,實行黨政分開、政企分開和權力下放等。許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項目一般都要先經過有關專家組或專門機構審查、評估,再由政府部門批準立項。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制定了議事規(guī)則,對同級政府提請審議的議案有明確的審議程序和時限,以前極少有過的“否決”現象,現在則時??梢砸姷?。大量的行政事務,過去長期由黨委包攬,現在則由政府決策,還政于政,隨著各級決策層逐步推行政務公開,決策制度日趨完善。
3.決策輔助機構開始建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就普遍恢復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機構和信息處理中心,為決策層提供信息收集、咨詢建議以及方案論證等,以此來輔助決策。另外,由于 網絡和 計算機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來越通暢,社會上的各種信息、調查、咨詢機構也紛紛出現,加入了輔助決策的行列。
4.決策手段走向 現代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一批新興理論為決策行為提供了新的方法論,推動決策科學向高層次發(fā)展?;ヂ摼W的發(fā)展,為科學決策開拓了更廣泛的信息渠道。問卷調查、模型分析等方法也在決策過程中普遍采用。
二、我國行政決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縱觀決策科學化發(fā)展進程,可以發(fā)現我們已經實現了由經驗決策為主向科學決策為主的轉變。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決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決策科學化首先要求民主化,但不少決策者仍然以自己的傾向為決策依據,專家智囊和政策研究人員只能按照領導的意圖做“命題文章”,給領導的意見披上“科學”的外衣,由以前的一個人說了算變成一個人替大家說了算。
2.輔助決策機構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有些機構名為研究所、信息中心,實際功能卻蛻化成起草文件和報告的秘書班子。另外,由于行政體制造成的條塊分割、部門所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些研究機構,制約著他們作用的發(fā)揮。
3.戰(zhàn)術研究多,戰(zhàn)略規(guī)劃少。一些官員總想為自己增加政績。在決策時視野狹窄,缺乏宏觀考慮,忽視長遠目標和總體規(guī)劃。造成這種狀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現行干部體制存在弊端,使一些干部為追逐利益而發(fā)生許多短期行為。
4.決策機構內部結構不盡合理。表現之一是決策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門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執(zhí)行者,影響效率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政府部門內部職責含混,責任難以追究。表現之二是決策多,執(zhí)行少。形成了一種新的結構失衡,影響決策的整體質量。
三、改革我國行政決策制度的建議
1.明確決策主體的自身定位。從決策主體的形式特征看,公共行政決策主要是政府的決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今的決策主體已經包括政府決策層、各類智囊機構和專家系統以及各種社會組織。政府決策層作為決策主體的主導部分,擁有對決策方案的最終裁定權,但它在整個決策系統中的地位已由唯一變成部分。在科學決策中要提高對專家系統的重視程度,發(fā)揮專家學者的特殊作用,不斷提高公共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政府決策層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供決策需求,二是參與方案論證,三是做出最后決斷。由于不能事必躬親,所以,全面掌握宏觀情況,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對方案進行嚴密的評估論證,是政府決策層最應該下功夫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恰恰是科學決策過程的核心。 2.準確把握決策內容,努力提高公共行政決策的質量和水平。一是明確決策指導思想,把握決策方向。公共行政以實現公共利益為本質追求,是最直接和最能體現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思想的政府執(zhí)政行為。二是落實 科學 發(fā)展觀,優(yōu)化決策議題。公共行政要協調和解決的公共事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在選擇決策議題時,要準確把握決策內容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位置,綜合考慮所制定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的相關聯系,認真分析這些政策、方案實施的制約因素及其積極和消極影響,還要科學評估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對各社會群體利益的影響及其能否有效協調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更好地體現公共行政對公共利益的追求。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完善決策方案。通過深入科學的調查研究取得準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 規(guī)律的認識,提出有針對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3.嚴格規(guī)范決策過程,不斷完善公共行政決策的制度程序。一是盡快實現決策程序法制化。從促進決策者的觀念轉變,實現決策層的重新定位,到規(guī)范決策過程,完善決策的方式方法,再到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健全對決策的監(jiān)督,都應當建立較完備的 法律法規(guī)。二是必須堅持民主原則。堅持公共行政決策的民主原則,首先要在決策方案提出和選擇過程中充分調查和反映民意,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方案需要經過公眾聽證,在條件成熟時,可逐步推行重大決策公民表決。三是要有完善的程序制度。關于公共行政決策的程序制度很多,其中特別需要強調“多方案選擇”的程序制度,管 理學經常講:管理就是決策,決策就是選擇。而選擇的基本條件就是多方案的提供,因此,在決策的程序上明確規(guī)定必須提供多種方案才能夠討論和決策,是非常必要的。
4. 現代手段和傳統方法有機結合?;ヂ摼W使決策者可以獲得大量決策 參考信息,但社會調查仍然是重要的決策手段,社會調查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了解客觀實際的一種基本手段。所以不能因為信息時代的到來就忽略社會調查。社會調查和系統分析是同一決策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兩種不同的方法,應該綜合應用。
5.認真抓好決策執(zhí)行,落實決策的責任追究。決策的執(zhí)行對決策本身乃至整個管理過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政府機構對社會行使廣泛的公共權力,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 政治、行政、道德責任。對于政府公共行政決策來說,既然享有決策權力,也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決策責任追究制的核心在于落實責任,而判斷有無責任,關鍵要看決策實效。決策是不是正確,應依據決策執(zhí)行的結果做出評判。如果確因決策本身失誤造成執(zhí)行失敗,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帶來損失,參與決策者就必須承擔責任。只有建立了以結果為導向的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才能使所有公共行政決策者認真負責地行使決策權。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行政科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