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科技論文2500字
大學生的科技論文2500字
科技就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對于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學生的科技論文2500字,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大學生的科技論文2500字篇一
GPS使用的優(yōu)缺點
[摘要]GPS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yè),由于它具有精確性、靈活性、可操控性等特性在測繪工作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從GPS技術的特性分析了應用中的優(yōu)、缺點。
[關鍵詞]GPS技術 特點 使用 優(yōu)缺點
[中圖分類號] P228.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150-1
1概述GPS技術的特點
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的應用,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的測量方式,提高大地測量的工作效率,GPS技術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高精度定位、布點更靈活、適應性很強、操作更簡便。其具體內容如下。
1.1高精度定位
GPS具有高精度定位的特點。在控制網中,GPS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測量的精確性。各個點可以直接從GPS衛(wèi)星發(fā)出的訊號中獲取其所需的三維定位信息。GPS定位精度可以達到0.1~0.0lppm,而且可以保持精度十分均勻相與此同時,使用不同的作業(yè)方式和處理方法,GPS系統(tǒng)可以滿足不同精度的要求。
1.2布點更靈活
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的應用,還表現在布點時更為方便且靈活方面。在大地測量中利用GPS時,在布點方面,不受太多的條件限制,只需要滿足站點上空的視野開闊就可以,因此布點更加靈活。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站點之間,改變了傳統(tǒng)測量的局限性,測量觀測站點之間即使是不能達到通視這一條件也一樣可以測量。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布點更靈活的特點有利于控制網的選點和測量設計。
1.3適應性很強
適應性很強也是GPS技術在大地策略中的特點之一。一般來說,GPS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對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小。從大地測量的工作環(huán)境上來看,大地測量的工作環(huán)境受外部條件的束縛,不能同一而論,可能在干燥的沙漠之中,可能在寒冷的山頂之上,還有可能是在潮濕的孤島之上。而由于GPS的適應性很強,對這些地理環(huán)境的要求極低, GPS其所得到觀測效率較高、適應性較強。因此,可以應用GPS技術適應性強的特點為大地測量工作服務。
1.4操作更簡便
從GPS技術的操作上,在大地測量中GPS技術的操作也極為簡便的。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觀測人員的工作量,而且還有利于大地測量工作效率的提高。觀測人員只需要在觀測時安裝好機器并將其開機,在測量出儀器的高度之后就只需要在監(jiān)視儀器的工作即可。剩下的測繪工作,儀器將會自動準確的完成。GPS的構成也是極為簡單的,而并非像其他儀器那樣復雜。
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的策略GPS技術應用至大地測量技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了解GPS技術的特點和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4.1繪制大比例尺地形圖
繪制大比例尺地形圖,是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的策略之一。對大地測量工作而言,公路選線多是在大比例尺(1:1000或l:2000)帶狀地形圖上進行。為了更好地了解整個測區(qū)地籍控制網點分布情況,檢查控制網布網的合理性和控制點分布等情況,必須繪制測區(qū)控制網略圖。
1.4.2公路中線及橫、縱斷面放樣
公路中線及橫、縱斷面放樣,也是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公路的中線放樣方面,設計人員采用實時GPS測量,只需將中樁點坐標輸入到GPS電子手簿中,系統(tǒng)軟件就會自動定出放樣點的點位。在公路的縱斷面放樣時方面,應先把需要放樣的數據輸入到電子手簿中,并儲存起來,隨時可以到現場放樣測設。
1.4.3橋梁結構放樣
對于在江河上修建的大跨徑橋梁,在進行大地測量時,由于江面過寬、霧氣較大,易造成儀器讀數誤差。橋梁結構放樣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測量工作,加之天氣情況變化多端、觀測浮標位置飄浮不定,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定位精度。GPS技術在橋梁結構放樣中的應用,定位方法與傳統(tǒng)的定位方法也不盡不同,GPS采用的是空間三點后方距離交會法原理來定位,滿足了平面坐標定位精度的要求,不僅符合橋梁控制網的精度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2GPS技術的不足
(1)GPS系統(tǒng)精確定位的關鍵就在于對衛(wèi)星和接收機之間距離的準確計算,按照固定模式:距離=速度×時間,時間確定之后,速度按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定。眾所周知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很快,但大氣層不是真空狀態(tài),信號要受到電離層和對流層的重重干擾。GPS系統(tǒng)只能對此進行平均計算,在某些具體區(qū)域肯定存在誤差;在大城市或山區(qū)由于高層建筑物及樹木等對信號的影響,也會導致信號的非直線傳播,計算時也會引入一定的誤差。(2)與常規(guī)儀器進行的控制測量一樣,使用GPS-RTK技術應首先復核起算基準點的精度,起算點應為高等級的控制點,并且起算基準點和觀測點之間具有較好的位置分布。當使用動態(tài)GPS-RTK進行觀測時,基準站的精度要經過3-5個高等級控制點的連測、復核,確保基準站坐標在各個方位觀測情況下具有一致的精度。(3)大量的工程實例證明,雖然GPS高程測量能夠達到一定的精度,但用GPS施測的市政工程測量控制點,應進一步用常規(guī)儀器進行水準聯測,保證高程精度滿足市政工程建設的需要。(4)GPS測量中所選擇的控制點位置的差異直接影響到觀測點位的精度。由于GPS測量是通過接收衛(wèi)星發(fā)射的信號經過數據理而得到點位坐標(包括高程)的,任何可能影響信號接收的因素出現干擾時,所測定的點位坐標都可能產生誤差。為此,在選擇測量點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點位視野開闊,視角范圍內應盡量避免有障礙物。②盡量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fā)射源,間距應不小于400m,遠離高壓輸電線路,間距應不小于200m。③遠離具有強烈干擾衛(wèi)星信號接收的物體,并盡量避開大面積的水域。④GPS測量更適用于視野開闊、障礙物較少的新區(qū)建設、野外勘探定位等,在老城區(qū)的建設中,使用GPS測量,或者接收不到信號,或者雖接收到信號,但一直處于浮動狀態(tài),出現假固定或者不能固定,因此所得數據往往誤差較大,既無效率,又無精度,不能顯示出GPS測量的優(yōu)越性。
3結語
總之,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的應用是一項綜合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大地測量中應用GPS技術,應把握好幾個方面的內容,即繪制大比例尺地形圖;公路中線放樣;橋梁結構放樣;不斷探索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發(fā)揮GPS技術在大地測量中的作用,促進大地測量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的科技論文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