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分析論文
“鄧小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分析論文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fā)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而鄧小平理論是黨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踐的時代特征提出來的理論觀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鄧小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鄧小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分析全文如下:
隨著《鄧小平理論概論》這門課程在各大高校的開設,“鄧小平理論”的推進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果。目前已經達到了“鄧小平理論”進課堂,進教材的目的,但其教學效果還不盡理想。大多高校學生還沒有很清楚的認識到“鄧小平理論”的實質內涵,沒有將其認識由理性上升到感性,沒有實現(xiàn)知、信、行的有機統(tǒng)一。
一、影響“鄧小平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因素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教學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漸建立起來,民主政治也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獲取知識了解外面的世界,其學習方式也更加自主、獨立,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據(jù)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較低,認為大學生品德修養(yǎng)以及“鄧小平理論”相關課程的實效性較差,而對法律以及形勢政策相關課程較為重視。以上說明我國各大高校的“鄧小平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較差不能達到學生的預期效果,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沒有體現(xiàn)出“鄧小平理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鄧小平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得到落實。
(二)教學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目前,“鄧小平理論”課的教學考核方式還沒有得到相應的改進,使其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各大高校教師使用的考核方式普遍是對所講內容進行考試,考試答案多半是固定,使得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概念性的內容,局限于書本上僅有的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的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這種考核方式忽略了“鄧小平理論”課的價值核心,使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立場以及實質內涵,導致學生形成趨同思維模式,習慣于按照權威的觀念和理念處理問題,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鄧小平理論”課程的教育目標在于使學生能夠充分使用“鄧小平理論”中的觀點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果教師的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內容,記住重要的概念,這在一定程度上誤解了“鄧小平理論”課程的實質內容,使得“鄧小平理論”課的實效性較差,這就違背了“鄧小平理論”課設置的初衷。
(三)教學技術手段落后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還存在資金少、教學設備落后的問題,由于教學設施的不齊全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受到了制約,教學效果不能充分展現(xiàn)出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各大高校“鄧小平理論”課中的使用也較少,這在一定行程度上阻礙了“鄧小平理論”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得其教學水準和效果始終不能上升到較高層次。
二、提高“鄧小平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制定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現(xiàn)狀多進行分析研究,及時掌握學生思想上的變動。從學生思想的動態(tài)變化中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依據(jù)。教師在“鄧小平理論”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不相同,其知識水平必定會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分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鼓勵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耐心指導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全面地提升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對于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難點、易錯點,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舉一反三的運用,引導學生靈活恰當?shù)倪\用“鄧小平理論”中的觀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此外,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鄧小平理論”,總之,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要以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宗旨,將強灌知識的過程轉變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學會創(chuàng)造的過程。
(二)完善現(xiàn)有的評價考核體系
評價考核是教學效果的反饋,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對學生本身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教師在一學期結束后要對其學習成績進行必要的考核,教師要堅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考核??己艘裱骺陀^相結合的原則,要由單一的評價模式轉變?yōu)槎嘣脑u價方式。
教師在評價考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鄧小平理論”中內涵、觀點進行考核還要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考評,可以通過書面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教師在考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學生選擇的機會,如教師在試題的設定上,應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有針對性地確立試題的難易度、等級差別。這樣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
(三)引進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
近幾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在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課程已經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師了解時事動態(tài),還能夠增強課堂效果,使枯燥的課堂生動起來,提升教學質量。將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運用到教學中有利于教師個性化的教學探索。同時,研究表明: 利用集圖像、聲音、文本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對于開發(fā)學生左右腦及視聽覺器官等多方面的潛能,減輕學生負擔、大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是一條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