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2500字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2500字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心理學研究的重點課題。要研究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就要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認知,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2500字篇一
《淺析我國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心理學研究的重點課題。要研究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就要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認知,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受社會大背景和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現當代大學生在自我思維和行為表現等方面?zhèn)€性突出。我們必須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和對象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工作。
關鍵詞: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我國現當代大學生是朝氣蓬勃的一代,也備受著社會各界的關注與熱議。他們出生在經濟飛速發(fā)展,信息高速發(fā)達的新時代,既睿智又輕狂,既成熟又盲目。當社會各界正驚嘆于他們史無前例的張揚舉止、超前思想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已經在高校校園中悄然出現,并且成為了當下高校校園的“主力軍”。面對這樣一群特點鮮明、時代感突出的年輕群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認清新形式,及時轉變陳舊觀念,充分把握年輕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一步做好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領新時代的大學生們走上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道路。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承載著祖國、社會和家庭的希望,自身定位高,他們急于成長但心理發(fā)展尚未完全穩(wěn)定成熟。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變得復雜和多樣,面對的壓力明顯增大,學業(yè)緊張、就業(yè)困難、經濟壓力,情感困惑等,均能引發(fā)出各種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涵義
希臘哲學家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健康,智慧就難以表現,文化無從施展,力量不能戰(zhàn)斗,財富變成廢物,知識也無法利用。”一個人身體的健康和內心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身心健康是一切事業(yè)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對于正在求學的現當代大學生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人們對健康的定義和理解都是“只要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948年阿拉木圖的成立大會上給“健康”重新作出了定義,人們把這個定義稱作健康新概念。即“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殘缺,而且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都處于完好狀態(tài)。”人類之所以不同于動物,就是因為人類具有發(fā)達的大腦和復雜的心理活動,有創(chuàng)造智慧和預見未來的能力,擁有情感豐富的主觀內心世界。人類自身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互相影響并相互轉化,兩者同屬于一個整體,整體均能正常運轉才能被稱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在“健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心理健康會直接影響生理健康,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通過心理影響生理的過程,會使身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心理導向出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社會適應能力。健康概念延伸到心理健康方面,是人們對健康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科學地應對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既可以合理地評價自我、接受自我,又可以與他人和諧共處;既可以面對不斷變化的現實環(huán)境,又可以不斷完善和保護自己的人格特征,具有很好的自我調控能力,同時在認知功能、情緒反應活動中和意志行為方面可以處在比較積極的狀態(tài)之下。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許多高校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內容、形式和方法雖然大體一致,但提法卻各有不同,例如心理素質教育、心理衛(wèi)生教育以及心理輔導、心理治療等等,從這些各不相同的提法上我們可以看出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也是各有不同的。概括起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通過多種科學理論與實踐指導,培養(yǎng)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提高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競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內容更加充實豐滿,是新時期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工作。當前我們提倡和正在進行的素質教育目的是助力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指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專業(yè)技能、身心健康等各方面成長。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可以使素質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大學生完整人格更好地形成和發(fā)展。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塑造當代大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為切實有效地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有效地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健康的心理基礎也就無法培養(yǎng)優(yōu)良思想品德。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智力發(fā)展。在學習生涯中,如果學生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并充滿蓬勃的朝氣,他的智力活動也會隨之被積極地調動起來。那些被日常感情問題、人際關系等因素所困擾的學生,往往會成績不理想,甚至由于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沖動而違紀違法。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大學生精神類疾病的發(fā)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意義是幫助大學生發(fā)展健康心態(tài)、開發(fā)智力潛能、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僅在于預防治療心理疾病,主要是完善心理調節(jié)機制,促進大學生心理充分發(fā)展。當代大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是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大學生個體的現實需求。
二、我國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
現當代大學生身處社會日趨開放、經濟飛速發(fā)展、信息高速發(fā)達的重要時期,他們既是享受著時代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優(yōu)勢的受益者,又是被這個時代不良因素侵蝕著的受害者,因此他們這一代有著不同于前人的思維、行為和認知方式。現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點。
(一)思維特點
現當代大學生成長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接受著各種海量信息,這使他們思想超前、觀念新穎,對事物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面對問題時邏輯嚴密、觀點深刻、善于言表,時常喜歡用成年人的思維考慮問題。他們信息知識豐富,內心卻很空虛,受到負面沖擊時他們看似老練,但卻又常常表現得激動失控。
(二)情感特點
現當代大學生大多情感強烈,個性張揚,但深度略顯不夠。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造成他們情感容易上躁動不安,他們榮譽感強、虛榮心也很強。他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但精神生活卻空虛迷茫。他們在張揚著自己獨特個性的背后充滿著孤獨無奈和無法宣泄的內心壓抑。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現實社會中受到的刺激可能更多,自我調節(jié)能力本應該是越來越強,但他們往往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表現。
(三)行為特點
現當代大學生依賴心理強,抗挫折能力差,他們在行為上卻表現出很高的自主性,卻因為渴望獨立而表現得過早成熟,一種假性的成熟。他們備受呵護和禁錮,成長空間中的私密空間相對較小;他們喜歡通過網絡與同齡人溝通和傾訴;他們反叛意識強烈,獨立生存能力又很缺乏,因此無法擺脫對家庭的依賴;現當代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衣食無憂,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個性張揚,缺乏團隊忠誠感。他們擁有的心理成熟程度與社會實際要求相差太遠,他們行為表現成熟,內心都比較脆弱;他們大多數心理素質偏弱,抗壓能力很差。據有關調查顯示:“有72.3%的大學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里會留下陰影,甚至有5.1%的同學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①
(四)認知特點
認知,通常指對善惡美丑和對錯的分辨?,F當代大學生在判斷是非對錯、善惡美丑時大都逆向而行,他們雖然敢愛敢恨,但有時會善惡不分,無法明辨是非對錯。換句話說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更趨功利性,通常把自身利益看得比較重,這是他們幼稚和成熟自我矛盾的集中體現?,F當代大學生整體智商偏高,喜歡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我國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我國現階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的,大部分學生能很好地適應自己當下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各項心理能力均發(fā)展和諧,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重視的普遍問題。
(一)心理不健康群體比例偏高
據2004年7月4日《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14%的大學生存在抑郁癥狀,17%的人存在焦慮癥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著明顯的階段性,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蘭州大學2010年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一次普查,普查結果令人震撼:有73.27%的貧困生不滿意當下的生活狀況,有64.51%的貧困生感覺當下生活不幸福,有52.53%的貧困生存在抑郁狀態(tài)和傾向。筆者對5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42.73%的大學生“做事情易緊張恐慌”,有55.92%的大學生“對小事過分苦惱擔憂”,有47.41%的大學生“感覺人際關系冷漠”,有67.26%的大學生“在心情不舒暢時找不到朋友傾訴”,48.63%的大學生“遇到考試就特別緊張”??梢姡F當代大學生心理狀況不容樂觀。
(二)心理不健康率趨勢上升
蘇州大學心理咨詢中心96年開始采用一種新式心理健康測試形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試,二十年積累的數據發(fā)現,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基本穩(wěn)定在6%左右,近些年略有上升,這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部分人的學習和生活已經受到了比較嚴重的影響,而這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其他學生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負面影響。社會科學院還有專家不全面統(tǒng)計,我國近年來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學生輕生,并且這個數字呈上升趨勢。
(三)精神類疾病或成為休退學主導因素
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狀況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著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況不利于學習,而學習不好又導致心理問題的加重進一步影響學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根據2012年上海20所大學的聯合報告,由于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占總體休學退學人數的二分之一。神經癥、精神疾病成為現當代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問題,也是現當代大學生休學、退學的主要原因。
四、我國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
我國高校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質量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輸送新一代優(yōu)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心情決定健康,心態(tài)決定命運,一切從“心”開始,心理問題至關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任務就是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F當代大學生個性張揚,渴望獨立,他們身上既有著很強的反叛性又有著無法改變的依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現實,尋求有效的方式來迎接新時代的巨大挑戰(zhàn)。
(一)因材施教類比分析是基礎
因材施教,必須有針對性地做好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文化不同。以前的大學生在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接受外來文化的沖擊,現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過程與中國文化脫離得相對較遠,他們內心深處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日漸被淡化;第二是生活不同。以前的大學生生活比較簡單艱苦,因此吃苦耐勞意志力堅強?,F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在整個家族的無限寵愛中成長起來的,基本沒受過什么委屈挫折,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以前的大學生和現當代大學生從性格定型到人格成熟之間的差異,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實施應當著重關注的要點。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大學是學生心理健康成熟的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塑造階段,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向社會輸送身心健全的合格大學生。
(二)以人為本找準方向是關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高校各項教育工作須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促進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作為所有工作的首要任務,努力調整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以人為本,尊重現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當下的學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沒有有效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的迷失將導致他們進入社會后不會正確地交流溝通、不會合理地做人處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份結合現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找準工作方向,拓展教育模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轉變方式創(chuàng)新手段是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改變“有心理問題才需要教育”的陳舊想法,通過課堂教育、單獨引導、網絡傳播相結合的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防患于未然;對部分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單獨引導和積極治療,做到預防治療與傳播引導相結合,立體化全方位促進全體學生心理素質優(yōu)化發(fā)展。
為了更好地向現當代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做到心理問題盡早控制、及時解決,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把握現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不守舊、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勇于創(chuàng)新的特點,積極開拓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首先,學校要充份發(fā)揮課堂教育教學的作用。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課程的同時,開設大學生心理適應和發(fā)展的課程,如“健康心理與成才”、“人際關系”、“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開展素質拓展、語言技巧、抗壓性管理、提升自信等相關團體訓練項目,引領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幫助學生提升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
其次,高校要重視主題滲透功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主題性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講座沙龍、心理劇表演、心理知識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寓教于樂,有效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借助電影欣賞、讀書聚會、冥想瑜伽等學生容易參與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自助與助人的能力。再次,重視特殊群體引導。實踐證明,心理訪談和疏導是目前解決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學生成長過程中受社會、家庭等環(huán)境影響各不相同,個性發(fā)展也存在很大差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認真分析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在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再就學生個體情況的不同,針對特殊個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幫扶和疏導。
現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網絡環(huán)境十分便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堅持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可以借助網絡載體,利用網絡平等、隱私、快捷、實效、互動的特點,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個體輔導、咨詢、測試、解析,向現當代大學生普及心理知識,為個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輔導。網絡教育和咨詢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對快捷有效地了解學生心理狀況、采取相應治療手段起著十分重要的推進作用。
五、結語
加強現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及時拋棄和修正老舊落后、不切實際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方法,以實效新穎、務實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解決現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努力幫助大學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態(tài),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有用之才。
注釋:
①戴長瀾.中國首份“90 后”大學生調查報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國青年報,2008-11-12(06).
參考文獻:
[1]戴長瀾.中國首份“90 后”大學生調查報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國青年報,2008-11-12.
[2]黃希庭,鄭涌.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樊富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曹振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1(04).
[5]李霞云.積極人生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12).
[6]牟艷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心理理學,2004(0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