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論文范文
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寫政治論文,對于學生的思維與行為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初三政治論文范文篇一
堅韌與夢想
摘 要:海明威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小說家。他創(chuàng)造了那個時代的神話,也創(chuàng)造了美國文學史上的神話。他的作品風格獨特,設計精巧,也因此在整個歐美文壇上極負盛名。1954年,海明威憑其《老人與?!芬慌e獲得諾貝爾文學大獎。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老人與?!返淖髡吆C魍?,作品人物圣地亞哥的形象、精神以及性格,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以及海明威這部代表作的文學風格和影響,使讀者對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海明威 《老人與?!?圣地亞哥 影響
歐內(nèi)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個很了不起的作家,他于1899年7月21日生于美國伊利諾斯一個叫Oak Park的地方。受父親影響,海明威自孩童時代起就熱愛戶外活動,尤其熱愛打獵和捕魚。打魚幾乎是伴隨他一生的愛好,也正是這一愛好極大地觸發(fā)了他寫作的靈感,促進他獨特個性的形成。他喜歡冒險,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曾數(shù)次身負重傷。1922年,海明威定居到巴黎,從這個年代開始成名。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剛剛結束,作為憤世嫉俗的一代人,海明威對理想、信仰不抱任何幻想,常常生活在悲觀絕望之中,這一點也正是他早期作品的時代背景。《太陽照樣升起》發(fā)表于1926年,這部作品反應的是戰(zhàn)后一代人的生活態(tài)度:空虛、無聊、迷惘。海明威也成了戰(zhàn)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從中學時代開始寫作,從此,寫作伴隨其一生直到1961年去世,而且有好幾部作品是在他去世后才面世的?!独先伺c?!烦霭嬗?952年,海明威本人作為國際文壇上的一個巨星,一直閃耀在歷史的天空。
一、《老人與?!返墓适虑楣?jié)
《老人與?!肥呛C魍@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具影響的文學瑰寶之一。這部作品影響范圍很廣,有人甚至說,有識字的地方就有人知道《老人與海》以及它的作者海明威。這部作品是海明威最經(jīng)典的作品,作品最負盛名的寫作特點是:句子整齊而簡短。這種有趣而獨特的寫作風格也一直是讀者們對作品癡迷的地方。
小說敘述也非常直截了當:圣地亞哥,一個古巴的老漁夫,打魚一直不走運。一個名叫曼諾林的年輕人(對他來說就像自己的兒子),在他的小船(名叫克里夫)上總想幫助他。雖然圣地亞哥的運氣日趨變小,曼諾林并沒有氣餒。他認為老人終究會成功,因此他繼續(xù)幫助老人。即使饑餓時刻伴隨著他,也沒有錢,但他相信圣地亞哥會有辦法弄到食物吃,會有毯子睡。這部小說揭示的主題是人與自然的沖突和抗爭時人所表現(xiàn)的大無畏的精神。圣地亞哥為捕獲馬林魚先與馬林魚抗爭,后與鯊魚搏斗并最終將馬林魚帶回家,顯然,他獨自應對這些艱險是非常勇敢的。明顯的感覺自己一直不走運,但他沒有放棄,內(nèi)心里一個強大的精神力量支配著他繼續(xù)前進。他或許只能被摧毀但不會被打敗。
二、圣地亞哥的形象、性格和精神分析
《老人與海》中的圣地亞哥是海明威所有作品中最優(yōu)秀、最出名的一位人物。這個人物最重要的特點是自信、勇敢、堅忍。
海明威成功地刻畫了老人最優(yōu)秀的品質——自信。老人身瘦如柴,形體憔悴,但他生性樂觀,總是自信地認為第二天一定會捕到一條大魚。是信念、是內(nèi)心里懷著的那份希望支撐著他、鼓勵著他,使他堅持每天都去打魚。他不去夢想暴風雨的來臨,也不設想任何的戰(zhàn)斗和沖突,他只夢到過海灘上的獅子。他老了,青春和力量已被歲月甩走,但這些夢給他力量和勇氣。小說對老人捕魚的過程描寫得非常詳細,目的是襯托出老人不屈不撓、勇敢、堅定的性格。小說的第二部分從最后一天的清早開始,懷著希望,老人又如期默默地駛向深藍色的大海。
他向往大自然的美麗,根本沒有考慮先前的失敗。對他來說,新的一天就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是自古以來就顛覆不滅的真理;而且,人的這種信念在美國文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老人生活上追求簡單樸素。他穿著簡單地出海,獨自一人航行在大海上,不用現(xiàn)在器具,沒有地圖,沒有指南針。幸運的是下午他捕到了一條大魚,在與大魚的搏斗中,他想起了自己的過去,通過描述和馬林魚搏斗的過程,海明威給我們刻畫出了圣地亞哥的硬漢子形象,展示的是他面對強敵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圣地亞哥博弈的是一個強大的馬林魚,對陣的雙方誰都不想服輸。兩天的搏斗之后,他用長矛殺死了馬林魚,因為持續(xù)的戰(zhàn)斗和誰都不愿服輸?shù)慕K極對決,圣地亞哥到最后已經(jīng)筋疲力盡。從這位老人和魚的搏斗描述中,很典型地反映了海明威所推崇的勇敢和英雄主義精神。
小說中圣地亞哥這個人物的性格是復雜的。首先,這位老人是勇敢和無畏的化身。沒有人能比他出海出得更遠。四周漆黑、暗流險灘,還有兇狠的海鳥和鯊魚,這一切隨時都會把他摧毀。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獨自駕馭著小船在海上兩天兩夜,絕對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冒險航行。甚至當他已經(jīng)筋疲力盡,沒有了魚叉和魚鏢頭插死鯊魚群的時候,他的勇敢也絲毫不遜色,仍然掙扎著把小船駛到家。其次,老人也是智慧的化身,智慧有時能幫助他避開險境:老人根據(jù)云的變化能夠預測出何時颶風會出現(xiàn)。老人一生的經(jīng)驗是他智慧的源泉,從而使他無論處在何種險境都能從容應對。當海明威塑造出了圣地亞哥勇敢、有智慧、有尊嚴、冷漠的個性形象,他潛心打造出了一個不同于他本人的人物形象,一個不同于任何一個時代的人物形象。正像文中所說的那樣,“有很多不錯的漁夫,甚至是很了不起的漁夫,但你只是你自己”。
三、《老人與?!返纳羁虄?nèi)涵
關于《老人與海》內(nèi)涵深刻,不同的閱讀層次會悟出不同的含義來。首先,它是一個精彩的悲劇故事。一位幾近崩潰的老人,被那份可憐的驕傲和自尊支撐著,獨自一人駛向深海區(qū)的險灘急流,都用魚鉤逮住了大馬林魚,但卻遭遇鯊魚搶劫,自己最終帶回家的只不過是一個大魚的骷髏架而已。但小說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那就是人的精神是不可戰(zhàn)勝的。人有一種能戰(zhàn)勝災難和物質上失敗的一個精神勝利。海明威筆下的這位完美主義者圣地亞哥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男人,就要為榮譽和尊嚴而戰(zhàn),對苦難永不低頭,毫無怨言地接受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最重要的是要有最強大的自控力。在故事的結尾他提到:“人生來不是要被打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垮。”圣地亞哥最終沒有被打垮,他仍然擁有自己的那份尊嚴,因此他是精神勝利者。海明威就此區(qū)分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成功:一種是外在物質方面的成功,一種是內(nèi)在精神方面的成功。
初三政治論文范文篇二
閱讀.成長.夢想
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漪老師告訴我們,人要吃飯,才能生存,這是常識。人要讀書,讀佳作、讀精品,精神才能成長,才能真正脫離爬行動物狀態(tài),成為有脊梁骨、有精神支柱的人,否則,靈魂卑瑣,品質鄙陋,做人底線都把握不住,還談什么服務國家、造福人民?這也是常識,但社會上泛濫的急功近利、金錢拜物、權勢喧囂,已迷惑了許多人的眼睛,更何況缺乏人生閱歷的學生?為了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為了引導和教育他們成為素質良好的現(xiàn)代中國人,首先,要讓學生以及教育者真切體會到閱讀對于生命成長、對于生命價值創(chuàng)造有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1]“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2],閱讀的力量能夠影響終生。
金庸先生說:“古今中外我最佩服兩個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吳先生對圍棋有過人天賦,他除了學習父親從日本帶回的圍棋書籍,又吸收了中國棋藝精華。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生活困難。舅父說:“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沒有用,將來能拿下棋吃飯嗎?”他不假思索地說:“能!”當時正是段祺瑞執(zhí)政時期,他喜好圍棋,很是欣賞吳先生,每月發(fā)給吳先生百元大洋。此后,吳先生到日本下棋,1939年到1956年,被稱為“吳清源時代”。
下棋前,吳先生總要通讀一遍《老子》。在震古鑠今、空前絕后的十次十番棋決戰(zhàn)中,吳先生孤軍奮戰(zhàn),戰(zhàn)勝日本最頂尖七位超級棋士,并把所有對手打到降級,迫使敗者改變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備和強者公平競爭的能力,結果打敗所有對手,登上圍棋頂峰。正是《老子》的“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思想使他排除了貪勝之心帶來的干擾,心境澄明,發(fā)揮出最好水準。[3]
華應龍老師的小學數(shù)學課,有數(shù)學味,更有文化味。華老師讀《老子》到了癡迷的地步,書中批注密密麻麻;他讀《創(chuàng)新啟示錄:超越性思維》,把極限思維運用到教學中。讀到什么書,他都想著怎么遷移到數(shù)學教學上。因為愛讀書,他迅速成長為特級教師。有人說:“我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讀書。”華老師則說:“因為沒有時間讀書,所以我們工作很忙。”就任何一套目前使用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來說,希望一二年級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的百篇文章就形成獨立閱讀能力,只能是癡人說夢。擴大學生閱讀量,讓學生在不同語境、語言材料中逐步感受、理解所識的字,才有可能形成閱讀能力。
中小學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因為對多數(shù)人來說,這一時期是人生真正的起始,精神基礎打好了,將會影響人一生的生命質量,而閱讀正是提升人精神境界的捷徑。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取決于其閱讀的量和質,這就是積累。名著、杰作和經(jīng)典凝聚了人類智慧,積淀了人類精神創(chuàng)造精華,是促進精神成長取之不盡的源泉。多讀,多思考,多比較,閱讀的理解、領悟和鑒賞等能力也就水漲船高。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課程通過優(yōu)秀文化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求語文教師加強課外閱讀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交流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4]語文學科的基礎就是閱讀,語文教師的責任就是要讓學生喜歡上讀書。語文老師有職責向學生介紹好書、推薦好書,并且范圍不宜過窄,重要的是要讓每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書。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些資本在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5]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的最珍貴的服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好讀書的習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夠“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6]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閱讀究竟重要到何種程度?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布羅茨基說:“鄙視書、不讀書,是深重的罪過。由于這一罪過,一個人將終生受到懲罰;如果這一罪過是由整個民族犯下的話,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歷史的懲罰。”入木三分的剖析,令人震驚,催人警醒。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去圖書館閱讀的意義重大,它可以培養(yǎng)人一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受益終身。一個家庭、一所學校、一個區(qū)域,乃至一個國家,愛閱讀才有好教育,讀書鑄就教育夢,教育夢助推中國夢。圖書館的職能之一,就是保存和傳承人類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放在更加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7]閱讀是破解一個民族文化密碼的過程,也是繼承和創(chuàng)造民族文化的過程。閱讀是每位公民的權利,任何國家都應保證公民享有這樣的權利。
北京大學賀麟教授鄭重指出:“讀書是人類特有的神圣權利。”讀書是劃分人與禽獸的界限,也是劃分文明人和野蠻人的界限。讀現(xiàn)代的書是和同時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溝通交流,讀古人的書可承受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chǎn)。讀書可以享受或吸取思想家多年心血的結晶,賀教授對讀書做人的道理闡述得十分深刻。要想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人,就要努力讀書。[1]世界讀書日只有一天,我們要把每一天都當成“讀書日”,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莫言先生說:“如果要實現(xiàn)夢想,必須靠讀書來補充知識,開闊眼界,獲得前進的力量。
任何一個夢想都可能因為讀書而產(chǎn)生,任何一個夢想也必須借助讀書來實現(xiàn)。”[8]在全國人民共筑中國夢之際,讓更多人通過閱讀豐富人生、實現(xiàn)夢想,對于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到來至關重要。 “實現(xiàn)中國夢,離不開讀書。這兩件事緊密相連。”[8]讀書夢,教育夢,中國夢,任重道遠,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于漪. 閱讀推廣要在落實上下功夫[N].中國教育報:2013-4-22(12).
[2]安徽醫(yī)科大學網(wǎng). 讀天下書,圓中國夢[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