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思想政治論文范文
初中生思想政治論文范文
政治對中學生的思想教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課程。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中學思想政治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思想政治范文(一)
如何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這個時期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甚至對他們的一生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而情感在當今學生的思想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帶著情感作好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指從正面說服誘導,采取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作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啟發(fā)學生自覺地分辨是非。為了更好讓情感發(fā)揮作用,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灌輸正確思想,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方向和道德行為標準,分清行為是非。學生頭腦中不可能自發(fā)的形成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需要從外面灌輸。學生是非不清,出現(xiàn)行為偏差,其根源是思想認識水平較低造成的。從學生年齡特征看,其思想問題又多是由于無知造成的,只有加強正面灌輸,思想問題才能解決。
多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多培植積極因素。教師必須時刻注意看到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抓住“閃光點”的因素。對于每一個學生,特別是落后生,都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看到他們的缺點又要看到優(yōu)點,利用他們的優(yōu)點來克服他們的缺點。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教師的責任,就在于積極地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的缺點向優(yōu)點方面轉化,促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
樹立榜樣,表揚為主。表揚先進集體和個人,不斷樹立先進榜樣,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榜樣要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為群眾所公認,不能自封或強行指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說服力,效仿力。因為學生有時對教師提出的政治觀念、道德要求缺乏具體的感受,體會不深,而典型榜樣是優(yōu)良品德的動機、情感、意志、行為等有機的整體現(xiàn)實體現(xiàn),它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范例。所以榜樣實際上是正面教育的一種直觀形式。
二、帶著情感啟發(fā)引導學生
啟發(fā)引導就是在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通過說服教育,循循善誘,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把思想引向正確的方向和軌道,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如何運用好情感,讓情感真正發(fā)揮作用,要注意以下方面:
堅持說服教育,切忌強制壓服。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同志說:“凡是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是屬于人民內部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企圖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問題,是非問題,不但沒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對學生的思想問題,只能通過講解、報告、談話、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進行說服教育,啟發(fā)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切不可以教育者自居,動不動就斥責學生。采取堵塞、壓制的方法必然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教育工作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廣泛采取民主討論。啟發(fā)引導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弄清思想,提高認識。讓學生各抒己見,討論爭鳴,互相啟發(fā),集思廣益,就可以達到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的目的。民主討論的方法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它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當學生對問題認識模糊時,應采用討論的方式;當學生在認識上有分歧時,則采用辯論的方式。 三、帶著情感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
心理溝通是指師生之間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達到情感融洽,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應。學生的思想教育是通過教育實現(xiàn)的,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靈相互溝通,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思想,體會學生的心情,使工作要求既有高度,又能實事求是;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心理的大門,愿意聽取老師的見解,諒解老師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切實、有效。為了更好地運用情感和學生溝通,教師應做到:
關心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學會洞察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先導,也是達到心理溝通的先決條件。只有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程度的教育要求,才能使思想教育作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學生既要了解學生的個性、愛好、思想特點、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也要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家庭情況,搞清他們在關心什么,思考什么,探索他們的精神世界,作學生的知心朋友,從而建立起師生間心靈相同的教育渠道。
熱愛和關心學生。教師要對學生滿腔熱忱,要有深厚的感情。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是教育者的天職,是教育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師生就缺少共同語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難有成效。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一把鑰匙。學生得到老師的愛,猶如獲得精神養(yǎng)料,就會感到自身的價值,產(chǎn)生強烈的上進欲望,滿懷信心的去追求新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從生活上體貼學生,從思想上關心學生,用自己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感情,引起學生的共鳴,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
尊重和信任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青年學生的自尊心是很強的,他們需要尊重、信任,需要給予他們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平等待遇。蘇霍姆林司基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這是尊重學生并使之產(chǎn)生自尊的形象說法。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是促使個人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積極向上的動力。學生受到老師的尊重信任,就會增加自尊、自強、自愛的情感,激發(fā)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師不能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甚至是粗暴地批評指責,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至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
總之,學生思想教育中以情感人,用關懷去取得信任,用溫暖去啟迪心扉,用尊重去激發(fā)進去,用友愛去獲得情感上的溝通,從而達到思想上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中學思想政治范文(二)
一、新課改背景下保障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首先,初中政治教學任務的必然選擇。對于政治教學而言,課堂有效性體現(xiàn)了教學內容導向性與落實力度。對于中學政治教學而言,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對課堂有效性的支持可見一斑,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還為課堂有效性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保障,同時通過進一步整體協(xié)調,確保課堂有效性的核心位置。換言之,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可程度,不僅能夠進一步強化對教學內容認可和重視,也緩解了初中政治教學的任務。其次,初中學生政治學習效果的必然保障。課堂有效性是基于現(xiàn)代教育學發(fā)展路向而興起的一種全新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關于政治教學的內容與性質,指出政治教學對于中學生學習效果和個人成長的作用。一方面,有效課堂鼓勵旨在鼓勵學生知識積累與深化,提高學生德行、知識、轉變態(tài)度,成為其他非品德知識訓練學習項目的載體,承擔起學生價值觀塑造等目標及其內容的標桿。學校教育倡導有效課堂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政治教學最終的目標,實現(xiàn)學生政治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具有生機與活力的學生群體。另一方面,和諧社會背景下有效課堂有助于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而和諧社會理念下的政治教學中加深對有效課堂的教育,有利于正確處理和提高中學生的行為素養(yǎng)和科學意識,從而更好的促進中學生世界觀形成,能夠更早的將有效課堂落實到中學生的課余活動中,并能夠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再次,現(xiàn)代化社會對政治教學的必然要求。我國致力于構建和諧社會,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盡管傳統(tǒng)的中學政治教學對于中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等方面有較為系統(tǒng)的課程計劃和豐富內容,對學生施加了非常積極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現(xiàn)代社會中的問題仍然大量存在。倘若僅僅局限于課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難有效改善當下的現(xiàn)狀。由此,如何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接受效果,并使之能指導課下的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梢?,有效的課堂教學對于改善中學生的行為,促進社會和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一頁更多有關“中學思想政治范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