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有哪些征兆_泥石流的征兆(2)
泥石流的預測方法
泥石流的預測預報工作很重要,這是防災和減災的重要步驟和措施。目前我國對泥石流的預測預報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溝進行定點觀測研究,力求解決泥石流的形成與運動參數(shù)問題。如對云南省東川市小江流域蔣家溝、大橋溝等泥石流的觀測試驗研究;對四川省漢源縣沙河泥石流的觀測研究等。
2.調查潛在泥石流溝的有關參數(shù)和特征。
3.加強水文、氣象的預報工作,特別是對小范圍的局部暴雨的預報。因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發(fā)因素。比如、當月降雨量超過350毫米時,日降雨量超過150毫米時,就應發(fā)出泥石流警報。
4.建立泥石流技術檔案,特別是大型泥石流溝的流域要素、形成條件、災害情況及整治措施等資料應逐個詳細記錄。并解決信息接收和傳遞等問題。
5.劃分泥石流的危險區(qū)、潛在危險區(qū)或進行泥石流災害敏感度分區(qū)。
6.開展泥石流防災警報器的研究及室內泥石流模型試驗研究。
泥石流災害特點
泥石流是一種自然災害,是山區(qū)特有的一種自然地質現(xiàn)象。由于降水(包括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等)產生在溝谷或山坡上的一種夾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高濃度的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顆粒流。它的運動過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間,是各種自然因素(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等)、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泥石流災害的特點是規(guī)模大、危害嚴重;活動頻繁、危及面廣;且重復成災。
一般情況下,泥石流的發(fā)生有3個條件:
1.大量降雨;
2.大量碎屑物質;
3.山間或山前溝谷地形。
連續(xù)降暴雨或突降大暴雨,山區(qū)會發(fā)生山洪暴發(fā)。如果山高坡陡谷深,亂石成沙土遍野,大量土石混入山洪之中,就形成粘稠渾濁的泥石流。泥石流經常突然爆發(fā),來勢兇猛,可攜帶巨大的石塊,并以高速前進,具有強大的能量,因而破壞性極大。它不僅可以沖毀所經路程碰到的一切,還可掩埋鄉(xiāng)鎮(zhèn)農田,阻塞河流。
世界上發(fā)生泥石流的區(qū)域分布廣泛。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泥石流的蹤跡。泥石流最多的地區(qū)是歐洲阿爾卑斯山區(qū)、亞洲喜馬拉雅山區(qū)、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區(qū)和歐亞美各大洲內部的一些山區(qū)。
我國是多山之國,受巖層斷裂等地質構造的影響,許多山體陡峭,巖石結構不穩(wěn)固,森林覆蓋面積不多,遇到季風氣候的連陰雨、大暴雨天氣,常發(fā)生嚴重的泥石流災害。黃土高原、天山、昆侖山等山前地帶、太行山、長白山泥石流危害都很嚴重。我國的臺灣省也經常有泥石流發(fā)生。
被泥石流摧毀的車輛及建筑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近百座縣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威脅和危害;有20條鐵路干線的走向經過1400余條泥石流分布范圍內,1949年以來,先后發(fā)生中斷鐵路運行的泥石流災害300余起,有33個車站被淤埋。在我國的公路網中,以川藏、川滇、川陜等線路的泥石流災害最嚴重,僅川藏公路沿線就有泥石流溝1000余條,先后發(fā)生泥石流災害400余起,每年因泥石流災害阻礙車輛行駛時間長達1-6個月。泥石流還對一些河流航道造成嚴重危害,如金沙江中下游、雅礱江中下游和嘉陵江中下游等,泥石流活動及其堆積物是這些河段通航的最大障礙。泥石流還對修建于河道上的水電工程造成很大危害,如云南省近幾年受泥石流沖毀的中、小型水電站達360余座、水庫50余座;上千座水庫因泥石流活動而嚴重淤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泥石流相關文章:
2.泥石流有哪些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