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杜甫的詩歌集錦大全
杜甫被稱為我國古代“詩圣”,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小學階段我們就曾經(jīng)學習過杜甫的詩歌?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階段杜甫的詩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小學階段杜甫的詩歌(一)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創(chuàng)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時杜甫52歲。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xù)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宣告結(jié)束。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jīng)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落在四川。他聽聞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鄉(xiāng)。
小學階段杜甫的詩歌(二)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創(chuàng)作背景
佚名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這是他寫這組詩的生活和感情基礎。第二年(一說第三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賞析
第六首寫尋花到了黃四娘家。這首詩記敘在黃四娘家賞花時的場面和感觸,描寫草堂周圍爛漫的春光,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和適意之懷。春花之美、人與自然的親切和諧,都躍然紙上。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他也許并未停步,而是繼續(xù)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時時”,則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嬌”字寫出鶯聲輕軟的特點。“自在”不僅是嬌鶯姿態(tài)的客觀寫照,也傳出它給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輕松的感覺。詩在鶯歌“恰恰”聲中結(jié)束,饒有余韻。此詩寫的是賞景,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像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微,色彩異常秾麗的,則不多見。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莊》),“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這些景都顯得“清麗”;而杜甫在“花滿蹊”后,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秾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聲調(diào)的和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而很講協(xié)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而常常出現(xiàn)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音律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聲調(diào)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并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現(xiàn)在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lián),音調(diào)宛轉(zhuǎn)。“時時”、“恰恰”為疊字,即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維妙維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于心情的表達。在句法上,盛唐詩句多天然渾成,杜甫則與之異趣。比如“對結(jié)”(后聯(lián)駢偶)乃初唐絕句格調(diào),盛唐絕句已少見,因為這種結(jié)尾很難做到神完氣足。杜甫卻因難見巧,如此詩后聯(lián)既對仗工穩(wěn),又饒有余韻,用得恰到好處:在賞心悅目之際,聽到鶯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這兩句按習慣文法應作:戲蝶留連時時舞,嬌鶯自在恰恰啼。把“留連”、“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韻上的需要,同時又在語意上強調(diào)了它們,使含義更易體味出來,句法也顯得新穎多變。
最后一首:“不是愛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慣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語,如“語不驚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寫道:“只恐花盡老相催。”怕的是花謝人老。下兩句則是寫景,寫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開,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對句出之,更是加倍寫法,而又密不透風,情深語細。
小學階段杜甫的詩歌(三)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及時的雨好像知道時節(jié)似的,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就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注釋
?、胖好靼祝?。說雨知時節(jié),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颇耍壕?。發(fā)生:萌發(fā)生長。
?、菨?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隨風而至。
?、葷櫸铮菏怪参锸艿?a href='http://m.rzpgrj.com/jierizhishi/yushui/' target='_blank'>雨水的滋養(yǎng)。
?、梢皬剑禾镆伴g的小路。
?、蔬@兩句意謂滿天黑云,連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見,只能看見江船上的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藭裕禾靹偭恋臅r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袒ㄖ?zhòng):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別稱。此句是說露水盈花的美景。
創(chuàng)作背景
佚名 這首詩寫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zhuǎn)徙的生活后,終因陜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nóng)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