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來自堅持的事例3個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成功來自堅持的事例,歡迎閱讀!
成功來自堅持的事例1:
三十年前,貝特格在一家名叫麥森的陶瓷廠做清潔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廠區(qū)內(nèi)的陶瓷碎片和陶土,每天的工資是20馬克。那時貝特格非常羨慕廠里的學徒,因為他們每天可以多領10馬克,這10馬克對貝特格來說十分重要,他的母親患有哮喘病,每月需要10馬克左右的醫(yī)療費,而他的工資僅夠一家人的日常開銷。
當然,做學徒只是貝特格一廂情愿的想法,這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首先,他沒有足夠的錢交學費。其次,他跟技師普塞套不上任何關系。普塞是意大利人,他對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看得特別重要,除了親屬或十分信任的人,他從不將核心技術傳給任何人,包括廠家派來的工作人員。不過,貝特格并沒有放棄希望,他利用一切機會悄悄地學習燒制陶瓷的方法,清潔工的身份幫了他的大忙,有時,普塞和他的徒弟在制作過程中會損壞一些陶器,并讓貝特格前去打掃,他們并不避諱貝特格,畢竟他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清潔工,沒有人注意他,也沒有人懷疑他。貝特格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他總是一邊打掃衛(wèi)生,一邊偷偷學藝。貝特格有著很強的觀察力,雖然沒有師傅指導,但去的次數(shù)多了,他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一轉(zhuǎn)眼十多年過去了,貝特格的身份還是沒有改變,他仍然是麥森陶瓷廠里的一名普通清潔工,不過,此時的他已經(jīng)身懷絕技,能夠燒制出十分精美的陶器了。一天,技師普塞和廠里的領導鬧了矛盾,一氣之下,他帶著幾個徒弟離開了麥森陶瓷廠,回到了意大利。當時,廠里沒有別的技師,普塞這一走,工廠立刻陷入了癱瘓狀態(tài),廠里的領導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找不到一個人代替普塞,那么他們的工廠將面臨倒閉。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之時,貝特格站了出來,他對工廠老板說:“先生,能不能讓我試試?”老板見是貝特格,他失望地擺著手說:“你一個清潔工能做什么呢?我現(xiàn)在需要的是一名技師。”貝特格沒有辯駁,而是不慌不忙地從身邊取出一件陶器,然后滿懷信心地說:“先生,請您看看這個,它的質(zhì)量能達到廠里的要求嗎?”老板接過來一看,頓時驚得目瞪口呆,這件陶器的水準并不比普塞燒制的差,非常有特色。老板喜出望外,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他立即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和顏悅色地對貝特格說:“工藝不錯!不知你有什么要求?”
“我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您能將我的工資提高到學徒的標準。”貝特格擔心老板不答應,又補充說:“如果您覺得我的要求有些過分的話,我可以繼續(xù)兼任清潔工的活,決不會影響工廠的運轉(zhuǎn)。”老板聽后哈哈地笑著說:“清潔工的工作你就不要做了,只要你能燒制出滿意的產(chǎn)品,我會給你和普塞同樣的工資。”
在貝特格的努力下,麥森陶瓷廠不僅恢復了生產(chǎn),還成了歐洲著名的陶器生產(chǎn)商,而貝特格也一躍成為德國的頂級技師,過上了體面、優(yōu)越的生活。原來,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再卑微的夢想也會開花。
成功來自堅持的事例2:
李智華,女,漢族,1984年生,肢體殘疾,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扎魯特旗人,西安歐亞學院藝術設計系本科在讀。一場大火失去了雙臂,她沒上過高中,通過頑強學習,考上了大專又專升本,現(xiàn)備考2008年書法系的碩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lián)、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少年向身殘志堅的李智華學習。
1984年2月14日,李智華出生在內(nèi)蒙古扎魯特旗伊和背鄉(xiāng)趙家堡村的一戶農(nóng)家。爸爸是一個老實憨厚的農(nóng)民,患有精神病的媽媽硬是由人按著才生下了她,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親李國林外出尋找瘋癲的妻子,出生沒幾個月的李智華一覺醒來將煤油燈碰倒,瞬間炕席、被子相繼燃燒起來……無情的大火改變了她的一生。經(jīng)過搶救,李智華保住了生命,卻永遠失去了雙手。
家庭貧寒的李智華,又偏偏失去了雙手。對于她個人而言,是順從命運的安排還是與命運抗爭,她選擇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奮斗做到和常人一樣。哥哥姐姐上學去,李智華總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園里的歡聲笑語,讓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漸漸地學會了用腳趾夾著鉛筆寫字,剛開始時鉛筆頭怎么也夾不緊,她就用繩子把鉛筆和腳趾捆在一起,繩子松了,就使勁勒。為了能寫好一個簡單的“0”,她竟整整練了1天,腳被磨得又紅又腫。內(nèi)蒙古的冬天特別冷,由于不能穿襪子,智華的雙腳長滿了凍瘡,但她卻從不哼一聲。1990年9月,趙家堡村小學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李智華卻因為殘疾進不了教室,她便拿幾塊磚頭墊在腳下,悄悄地站在窗外聽課;沒有課本,她牢牢記住黑板上的每一個字。有一次老師提了一個問題,班里的孩子們沒有一個能回答上來,這時,卻從窗外傳來李智華清脆而準確的回答聲。在老師的幫助下,李智華終于走進了課堂。
1998年夏天,小智華如愿以償考取了旗重點中學——魯北一中,也就是在這時,媽媽的病情卻加重了,于是小智華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犧牲學業(yè),照顧媽媽。魯北一中的領導知道她的情況后,決定收她為函授生,每周派老師為小華授課。從此,她一邊做家務照顧媽媽,一邊堅持學習。2003年6月7日,她走進了普通高考的考場。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歐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她終于用一雙小腳叩開了高等學府的大門。
許許多多的單位和個人都在關愛著她的學習生活。對于社會給予自己的資助,李智華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圍內(nèi)回報社會。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頭市學習,姐妹倆每天的生活費只有3元錢。當?shù)弥瑢W申懷寶面臨失學時,她們每月向申家寄20元錢;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fā),哥哥給李智華郵寄來300元賣牛糞的錢,可李智華卻把這筆錢給同學們購買成防護用品;2004年,她被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評為“十佳學習之星”,同年,她又在陜西省大學生書法大賽中一舉奪冠;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lián)、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號召全國的青少年向身殘志堅的李智華學習。
2006年7月,大專畢業(yè)的李智華被一家單位聘用,單位發(fā)給她1000元的月工資。在得知13歲少女馬依曼患白血病時,李智華將自己首月工資,全部打入醫(yī)院賬戶,作為馬依曼的治療費用。多年來,李智華還一直給農(nóng)民工子女做書畫輔導?!峨[形的翅膀》這部電影真實地反映了李智華奮斗的經(jīng)歷,李智華沒有雙手,如同沒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對人生,靠駕馭一雙腳,照樣在生活中飛翔。
成功來自堅持的事例3:
黃宇,男,漢族,1967年生,肢體殘疾,中共黨員,上海市徐匯區(qū)人,現(xiàn)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經(jīng)理,系上海市肢殘人協(xié)會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導致下肢嚴重殘疾,沒有進過一天校門,參加遠程大學教育,取得了英語自考多項單科結(jié)業(yè)證書。1991年創(chuàng)辦“小雨亭”刻字社,從100元的啟動資金滾動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年營業(yè)額60余萬元的中型服務企業(yè);解決了15名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就業(yè),曾被評為上海市肢殘人百強明星和自強模范。
在繁華的大上海長樂路,有一家刻字工藝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創(chuàng)辦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黃宇,先天性成骨不全,連打噴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黃宇十三四歲時,30多年來他至少骨折過40多次,導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難以忍受!
黃宇母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夢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親。兒子將永遠是個殘疾人,她內(nèi)心的酸痛只有自己體味。為了給兒子治病,她帶著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醫(yī)院,但專家都說目前還沒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縮,也無法整形,兒子兩條腿和肢體的其他部分漸漸地都彎曲變形了。殘疾已經(jīng)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非常痛苦,但他也認識到痛苦傷心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坦然地去面對殘疾,勇敢地去抗爭,生活才能美好。
知識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黃宇開始要學一門技術以謀生,終于在一家刻圖章的小店當起了學徒。雖然工資只有36元錢,卻擁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復一日他風雨無阻地上班,因為這是他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的開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宇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為他的創(chuàng)業(yè)奠定了基礎。他說:“機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擺在你面前的機會都不要錯過。”1991年,他萌發(fā)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創(chuàng)辦了“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開業(yè)至今,經(jīng)過17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擁有兩家門市部、一間工作室,面積加起來也有200多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chǎn)30余萬元,一年的營額將近70萬,公司共有12名員工,一半是殘疾人。對于這點,黃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場上各種各樣的企業(yè)家很多,如果單單跟別人比每月能賺多少錢,我遠遠比不過別人,但是能夠幫助身邊的殘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對我這樣的殘疾人來說,比賺錢有著更大的意義。”黃宇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先后擔任上海市肢殘人協(xié)會副主席、市殘聯(lián)青年委員會主任,2002年被評為上海市自強模范,2003年被評為徐匯“十佳青年”。2004年春,黃宇與一位溫柔賢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運動員共結(jié)連理,迎來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