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都有誰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都有誰
無論你是否擁有過人的天資,只要你選擇勤奮,一定會得到屬于你的成功!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1:錢惟演愛書
在讀書方面,錢惟演確實是一個奇人。在洛陽為官時,錢惟演曾經(jīng)告訴歐陽修等屬官:“平生最愛讀書。坐的時候經(jīng)史,臥的時候讀小說,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詞,手中一刻也沒有放下書卷呢。”
錢惟演的話說的很好,讀書不僅僅要勤奮,對待不同門類的書還需要不同的態(tài)度。
經(jīng)史乃是先賢所言,是經(jīng)過治世的大道,只有端坐才能靜心閱讀,才能體現(xiàn)對先賢的尊敬。小說詩詞則可以隨意一些,躺著讀也可以,上廁所讀也可以。一個人若僅僅為了工作,為了升職加薪而讀書,未免乏味,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歐陽修很欣賞錢惟演的讀書觀,多年之后,歐陽修也成了文章大家,文壇領(lǐng)袖。當(dāng)人們問起歐陽修成功的秘訣,歐陽修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都在‘三上’。
所謂馬上、枕上、車上啊。”白天要上班,要處理公務(wù),自然沒有時間考慮寫文章寫詩詞,只有利用一點點滴的時間。宋代入朝多騎馬,于是馬上構(gòu)思。睡覺前回顧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構(gòu)思。上廁所時反正也不能處理公務(wù),寫詩作文,正是充分利用。可以說,歐陽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利用一切時間讀書,堪稱北宋最勤奮的讀書人。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2:劃粥斷齏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jīng)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dān)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dān)??擅看畏吨傺投疾欢鄮В?guī)У臄?shù)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guī)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shù),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制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jīng)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
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xù)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jīng)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
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
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蔥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chuàng)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臺上光輝業(yè)績的展現(xiàn),“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3:孟軻
古時候,有個學(xué)問家叫孟軻。他剛上學(xué)的時候,很用心,寫字一筆一劃,很工整。不久,他覺得學(xué)習(xí)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旎睢S谑?,他逃學(xué)了,常到山坡上樹林中去玩,好開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織布的媽媽問他:“怎么這么早就放學(xué)了?”他只好承認逃學(xué)了。媽媽生氣地說:“我辛辛苦苦織布供你讀書,你卻逃學(xué),太沒出息了!”小孟軻連忙給媽媽跪下。
媽媽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沒織完的布剪斷了,說著:“你不好好讀書,就像這剪斷的布,還有什么用處!”
小孟軻哭著說:“我錯了!今后再也不貪玩了。我一定好好讀書!”從此,小孟軻勤奮學(xué)習(xí),從不偷懶。后來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4:韋編三絕
春秋戰(zhàn)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 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dāng)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dāng)?shù)闹亓???浊鸹撕艽蟮木?,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nèi)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zhì)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zhì)了。” (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比喻讀書勤奮。)
看了“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都有誰”的人還看過: